恒天然計劃剝離消費品業務,誰有實力接盤?

新京報貝殼財經 2024-05-16 22:40:33

5月16日,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之一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宣布,正在探索剝離其全部或部分消費品業務,深化乳品原料業務,整個剝離過程預計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

恒天然集團目前擁有三大業務:原料業務、餐飲服務業務、消費品業務。在中國,恒天然消費品業務主要品牌有安佳、安滿、安怡等,涉及家庭奶酪、成人奶粉等産品。

分析認爲,中國作爲恒天然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近10年乳制品消費結構發生很大轉變,基礎乳品需求逐年減少,而奶酪、黃油、優質乳清粉進口量持續增加,這將促使恒天然業務調整。恒天然消費品業務具有一定體量,在全球乳業調整的當下,想找到合適的買家並不容易。截至目前,恒天然中國方面尚未就此次戰略調整進行回複。

尋求業務出售

針對剝離消費品業務,恒天然董事會主席Peter McBride(彼得·麥克布萊德)表示,集團進行了一次戰略評估,加強了核心業務作用。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郝萬裏)補充道,這項戰略評估讓恒天然對其在乳制品營養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充滿信心。“我們認爲,成爲專注B2B(企業到企業)業務的乳制品供應商後,通過高效的原料業務和餐飲服務,可以進一步增加合作社價值。”

在上述情況下,恒天然也在探討其大洋洲公司和斯裏蘭卡公司綜合業務的剝離方案。資料顯示,恒天然集團目前擁有原料業務、餐飲服務業務、消費品業務,約占恒天然2024上半財年營業收入的19%。

2023財年,恒天然收入爲260.46億新西蘭元。其中,原料業務、餐飲服務業務、消費品業務分別約占恒天然奶農合作社新西蘭乳固體銷售額的80%、13%、7%,分別收入約174億新西蘭元、39億新西蘭元、33億新西蘭元。

恒天然在此次公告中特別強調,其餐飲服務業務在大中華區擁有強大地位,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也有增長潛力。2023財年,恒天然大中華區的原料業務營收爲44.6億新西蘭元,同比下降4%;餐飲服務業務營收爲22.36億新西蘭元,同比增加20.54%;消費品業務營收爲3.76億新西蘭元,同比增長2.17%。在中國,恒天然消費品業務主要品牌有安佳、安滿、安怡等,涉及家庭奶酪、成人奶粉等産品。

郝萬裏稱,雖然擬剝離的消費品業務最近業績和潛力都有所增強,但恒天然不需要通過它們來實現收購和銷售原料奶的核心職能。優先考慮原料業務和餐飲服務業務,釋放消費品以及相關業務中的資本,將産生更多價值。從長遠來看,剝離可能會讓新的接盤者發揮該業務潛力。

實施戰略轉變

恒天然此次計劃剝離消費品業務,與其戰略方向轉變有關。

早在2018年9月,恒天然就制定了包括業務評估在內的三項計劃。作爲業務評估的一部分,恒天然評估了旗下資産組合,對認定不再是戰略核心的三項資産作出出售決定,包括冰淇淋品牌Tip Top、藥品供應商DFE Pharma的50%股權,以及中國嬰幼兒奶粉企業貝因美相應股權。2021年,恒天然又向優然牧業出售在中國的兩座牧場。同年,恒天然又向澳亞集團出售在中國與雅培合資建立的醇源牧場。

恒天然稱,公司致力于通過牛奶價格和股息實現回報最大化,奶農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相關投資計劃保持不變,並致力于提高合作社的成本效率。

2024上半財年,恒天然收入下降約15%,至112.57億新西蘭元,稅後淨利潤增長23%,至6.774億新西蘭元,盈利受到餐飲服務業和消費品業務利潤率及銷量提高推動。報告期內,恒天然將與雀巢合資的巴西乳品制造商DPA出售給法國蘭特黎斯集團,並稱該舉動符合集團專注奶源的戰略。

下一步,恒天然將聘請顧問協助評估剝離方案,整個剝離過程預計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截至目前,恒天然中國方面尚未就此次戰略調整進行回複。

乳業專家宋亮認爲,恒天然是全球主要乳制品原料供應商,隨著全球健康化消費趨勢變化,恒天然企業戰略也隨之變化,逐漸從提供基礎乳原料轉向高附加值原料産品,因此出售下遊消費品業務在意料之中。目前恒天然並未公布出售價格,但其消費品業務規模不算小,整體售價預計不低。目前全球乳業處于調整期,有實力的接盤者有限。對于中國潛在買家來說,恒天然消費品品牌在國內市場知名度並不高,所以並購價值不大。

“近10年,隨著國內乳制品消費結構變化,乳制品進口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奶酪、黃油、優質乳清粉進口量持續增加。從大的趨勢來看,大部分基礎産品進口量會逐漸減少,出口國會根據這個結構變化進行調整。在這個背景下,恒天然會把中國乃至亞洲市場的優勢品類放大,不具備優勢或者不賺錢的品類將逐步縮減或剝離。恒天然的戰略調整是較爲精准和務實的。”宋亮說。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翟永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