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計劃生育,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這句話是什麽含義呢?

退休筆記 2024-05-20 10:22:53

我們國家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開始。制定了計劃生育政策。這個計劃生育其實就只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而且從80年代初一直持續到了2015年才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也就是說標志著計劃生育制度的結束。其實在那個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後和90年代以後出生的子女,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只有唯一的一個獨生子女。而那個時候我記得還有一個口號。叫做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

不過那個年代的父母親到今天爲止,已經慢慢步入到了退休的行業當中。因爲他們大多數是60年代或者是50年代出生的群體,剛好趕上計劃生育制度,也就是說自己的孩子就是80以後的群體,或者是90以後的群體。但是他們退休以後,尤其是1964年之前出生的男性和1969年之前出生的女性,或者是1974年之前出生的女性,已經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階段,是不是真正意義上就實現了國家層面的養老呢?

其實首先這個理解的初衷,還是有一定的偏差。所謂的國家養老指的是什麽呢?其實他並不是說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作爲獨生子女父母,國家就一定會給你發放養老金,並不是這樣子 。作爲獨生子女的父母,退休以後是可以享受到相應的補貼,也就是獨生子女退休父母的補貼,當然這個補貼的標准每個地區不一樣,有些地區一次性發放大概是小1萬塊錢左右,但是有些地區可能按月發放,大概是100多塊錢左右或者是幾十塊錢左右。

但我們都知道,按照今天的物價來看,幾十塊錢每個月的收入,並不足以保障自己的退休養老生活,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想要實現自己真正意義上的養老,還是要依賴養老金,那麽實際上這個養老金也是國家層面所出台的,從1992年開始,國家全面實施了養老保險的繳納制度,所以說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每個人只要參與了基本養老保險,將來都能夠獲得一份養老金,但是要保障15年以上的參保繳費年限,才能夠符合養老金待遇的領取。

而且對于1992年之前,所參加工作的一些人員,都能夠認定爲視同繳費年限,這部分年限最終也會計算成爲自己的過渡性養老金待遇,所以毫無疑問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是可以享受養老金,而有了養老金作爲基礎是能夠保障自己的退休養老生活。

所以我們這樣來理解,所謂的國家來養老並不是一句空話。他是在那個時代特征下的真實寫照,而且今天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你養老金待遇的發放原則上來講,也都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保障,作爲我們獨生子女的父母,除了可以享受社保養老金以外,還有一部分的獨生子女父母的補貼待遇。這些把它綜合來看,才是真正意義上國家來養老的內容。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于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0 阅读:19

退休筆記

簡介:專注社保領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