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時評丨“36歲存夠300萬元‘退休’”等于躺平嗎?

中國勞動保障報 2024-05-13 19:50:25

真正有上進心的人、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的人,是不會停止前進的,只是前進的方式未必是在某一單位准點上下班

存夠300萬元之後,王女士決定提前“退休”。她在網絡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引發大量網友關注,“36歲女子存夠300萬元‘退休’”的話題也登上熱搜榜。她近日告訴媒體,她利用部分存款買了理財産品,每月有八九千元利息,丈夫也在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近年來,存夠多少錢就“退休”的新聞不時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一名互聯網大廠程序員說:“攢夠400萬元,到40歲‘退休’”;一名財經類自媒體作者稱:“把500萬元現金存銀行,現在就躺平”;多名博主稱:“家庭存款達到100萬-500萬元,基本就可以躺平了”……這種關于存款與“退休”、躺平的話題,都比較吸引眼球。

絕大多數人每月收入相對固定,按部就班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有些人尚未年老就實現財富自由,將“退休”提上了人生日程。這種不尋常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引來熱議。

其實,存款達到一定標准未必就能真退休、真躺平。以王女士爲例。她有房有車、存款300萬元,每月有八九千元利息,其丈夫也有工作和收入,她看似退休了,但並沒有躺平。比如,即便不工作,她還堅持閱讀,不斷充電;她有一個8歲的女兒,她相當于變成了全職媽媽,要爲家庭分擔責任。

也就是說,王女士存夠300萬元不工作了,但還在其他方面忙碌著,並不是無所事事、無憂無慮,而是換一種生活方式繼續向前、向上。此外,不排除王女士未來在某個時間段重新工作。假如家庭一時需要很多錢,其存款未必夠用,需要她再次工作。另外,一旦遇到好的工作機會和創業機遇,她也有可能“複出”。

進而言之,這種“退休”其實只是眼下的決定,未來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不能斷言這種生活方式意味著退休或躺平。

當前,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提供了很多靈活就業崗位。表面上看,一些寶媽、“早退”人員賦閑在家,過著閑適生活。實際上,他們通過互聯網平台從事各種工作或兼職,並非真正的閑人,也就談不上躺平。而且,真正有上進心的人、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的人,是不會停止前進的,只是前進的方式未必是在某一單位准點上下班。

是工作還是提前“退休”,或者存夠多少錢再“退休”,每個人都有權利自主決定,別人無權幹涉。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沒有意識到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只因擁有一定存款就盲目進入“早退”狀態或躺平,難免存在風險。

類似“36歲存夠300萬元‘退休’”的生活方式只是個例,不具有普遍性和可重複性。每個人都應從個人的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出發,作出適合自己的人生選擇。

作者丨馮海甯

編輯丨邱 曼

0 阅读:106

中國勞動保障報

簡介:中國勞動保障報社主辦,人社部主管,提供人社新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