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唯一|全國腫瘤防治科普領域,這位專家再獲殊榮

大河健康報 2024-05-09 18:50:47

近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和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指導,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主辦的“2024人民好醫生腫瘤防治科普行動”在北京舉行。

大會上,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小兵作爲河南唯一,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顧晉、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等全國腫瘤防治領域的10位知名專家,共同受聘爲“2024腫瘤防治科普行動首席專家”。

腫瘤是危害公衆生命健康、制約居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以科學有效的健康知識引導大衆開展自我健康管理,是促進癌症防控的有力抓手。

爲進一步傳播腫瘤防治科普知識、提高公衆防癌抗癌意識,多位業內專家在“2024人民好醫生腫瘤防治科普行動”上提出,作爲傳播健康知識的主陣地和主力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應面向全社會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工作,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廣泛普及腫瘤防治全流程相關知識,推動降低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助力構建全民健康防線。

陳小兵(左一)與共同受聘部分專家合影

“普及腫瘤防治健康知識,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識,是推動癌症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認爲,腫瘤科普既要發揮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專業作用,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發力,傳播科學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識,營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防癌抗癌的健康素養。他建議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創新腫瘤防治知識的科普形式,構建多元化的科普投入機制,推動科普工作不斷優化創新。

在陳小兵眼中,醫學科普不僅是醫生的工作,也是一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臨床醫生即便身處醫院環境之外的非治療場景中,也要保持科普意識,或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可以化解病人的疑惑,這證明科普在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複等多個環節都具有實際價值”。他認爲,科普不應是冰冷的科學,而要用有溫度的人文方式進行傳播,“如何將科普和人文進行整合,這就需要醫生站在患者獲益最大化的角度,量體裁衣地創作科普內容,滿足患者實際健康需求”。

“2024腫瘤防治科普行動首席專家”陳小兵教授是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9批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時兼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食管腫瘤整合康複專委會主任委員、腫瘤運動康複和感染性腫瘤專委會副主委、腫瘤防治科普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等學術職務。

從醫20余年來,陳小兵在消化道腫瘤等惡性腫瘤的規範化內科治療和腫瘤防治科普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作爲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國家健康科普專家、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他主編科普圖書《面對癌症:不恐慌不盲從》,深受社會大衆和媒體歡迎。曾獲評中國科協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2020人民好醫生論壇“人民好醫生”、2022醫學家年會“十大醫學人文影響力專家”等稱號。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