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信用卡中心!互聯網金融平台強勢崛起,銀行被迫改變策略

Bank民工 2024-03-27 23:06:32

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所有銀行都不會再有信用卡中心了,即使與銀行業風雨同舟幾十載,創造了無數輝煌的業績,最後也難逃被撤並的命運。

據悉,個別國有大行、多家股份制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正在對傳統的信用卡中心事業部進行改造,並逐步推動將已有的地方信用卡分中心撤銷,相關的信用卡業務納入分行,相關的人員進行優化和分流。

實際上,關于信用卡中心要裁撤的消息,業內早有苗頭,去年12月,上海農商銀行宣布架構調整,撤銷信用卡部,而在今年3月初,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廣州分中心、天津分中心陸續獲當地監管同意,終止了營業。

而在此之前,信用卡應該獨立運營,一直是銀行業人士的共識,也是零售業務利潤獲取的主要來源,幾乎每家銀行都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和人才隊伍,致力于開拓藍海市場。

不過,時代要抛棄我們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也不會有任何憐憫。

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六月底,我國信用卡在用數量7.86億張,較一季度末的7.91億張環比下跌了0.59%,甚至已經下滑至21年一季度的規模水平。

從交易量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到一致的結論,信用卡交易額最高的前五家銀行,同比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這些數據也從側面說明,信用卡新增發卡遇到了瓶頸,存量客戶還在不斷銷戶,信用卡用戶的數量和質量出現“雙降”,銀行端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了。

內憂外患,利潤收窄

據《2023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消費余額的構成中,傳統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仍在信貸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壓力,已經兵臨城下。

以螞蟻集團、陸金所、360數科爲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在這幾年迅速擴張,已經成爲了僅次于信用卡的第二大主體,而就在昨天,又一個“王炸”來襲,快手也拿下了小貸金融牌照,長尾客群有了更適合的金融産品。

各大銀行目前的處境,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中高端客群拓展乏力,中低端客群無法下沉,只有守著存量的客戶,眼睜睜看著利潤被一點點被蠶食。

暫避鋒芒,另謀出路

銀行業主動進行調整,撤並信用卡中心,並不能理解爲向互聯網金融投降,也不是放棄信用卡業務,只是暫時躲避鋒芒,縮減不必要的開支,集中優勢力量,以期實現逆風翻盤。

從信用卡的規模和體量上看,網貸不可能取代信用卡的地位,在交易費率和成本控制方面,也跟銀行不在一個層次,唯一是網貸的便利性和風控模型,略勝銀行一籌。

很明顯,銀行業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弊端,並且在想辦法改變策略,而數字信用卡的普及,就是向互聯網金融宣戰的排頭兵。

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信用卡和互聯網金融將是共存的時代,用戶可以充分體驗二者的區別,找到適合自己的産品,但我相信,還是銀行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0 阅读:541

Bank民工

簡介:一個經驗豐富、業務全面的90後金融圈銀行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