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剛宣誓就職,俄軍大動作就來了,哈爾科夫燃戰火,烏多線告急

李傑新觀察 2024-05-13 17:24:27

圖爲俄軍炮擊哈爾科夫

本期話題,俄軍猛攻哈爾科夫,主攻還是佯攻?

隨著俄烏沖突的進行,俄軍似乎准備在哈爾科夫開辟新戰場。當地時間5月10日,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遭遇俄軍猛烈攻擊,在之後不長的時間內,俄軍就控制了多個居民點。

俄國防部11日表示,其北部集團軍已經控制了哈爾科夫的鮑裏索夫卡、奧庫爾佐沃、普列捷尼夫卡、皮利納和斯特裏列恰等居民點。並且擊斃烏軍170人,俘虜34人。烏克蘭方面則表示,他們擊退了俄軍的進攻,但戰鬥仍在持續。

而按照俄總統普京在此前的表態來看,俄軍確實准備在哈爾科夫地區建立一個軍事緩沖區,以避免烏軍對俄邊境地區的襲擊。畢竟,在這之前,烏軍就經常在靠近俄邊境的地區對別爾哥德羅等地區實施火力襲擊。而烏軍能夠來去自如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爲有哈爾科夫這樣的邊境要地。

這對于俄羅斯來說就是一個壞消息,這不僅意味著邊境地區的俄羅斯民衆要時刻承受來自烏軍導彈、無人機、火炮等力量的威懾,也將一部分俄羅斯軍事力量牽制在了該地區。從這一點上來說,普京要求在該地區建立一個緩沖區也就無可厚非。

圖爲俄總統普京

只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俄烏兩軍在前線的局勢依舊不夠明朗。俄軍此時發動哈爾科夫戰役,是想要在該地區構建一個新的主攻方向,還是側面佯攻,爲南線的俄軍增加優勢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在整場俄烏沖突的大局上,去尋找答案。要知道,這場烏克蘭危機已經持續超過兩年時間,它還要持續多久,沒有人能夠給出准確的答案。

再加上普京剛剛宣誓就任,爲期六年的總統任期拉開帷幕。那麽這六年時間,烏克蘭危機能否解決,以何種形式解決?接下來六年時間,俄羅斯能否將戰略重心轉向國內的經濟發展?

這些問題,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尤其是對俄羅斯的民衆來說,戰爭與和平,他們大概率更希望是後者。如果是後者,如果俄羅斯希望盡快結束俄烏沖突,恢複和平狀態,他們應該做什麽呢?放棄已經到手的克裏米亞半島,已經被俄控制的頓涅斯克、盧甘斯克的部分地區,看著烏克蘭加入北約嗎?

這顯然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俄羅斯也想結束這場沖突,而且更想以他們的想法結束這場沖突。將我們前面的問題綜合起來,實際上就是一句話,俄烏沖突要以俄羅斯的方案解決,那麽俄軍就必須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穩穩地占據上風,並且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是一個大前提,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我們再來看俄軍對哈爾科夫的進攻,就會發現,主攻和佯攻其實都有可能。甚至這本身就是一石三鳥之計,其中“一鳥”剛剛我們已經提到了,即在哈爾科夫地區建立緩沖區,那麽另外“兩只鳥”又是什麽呢?

圖爲赫爾松地區接受訓練俄軍

首先,從短期戰局來看,現在的烏克蘭正是適合交戰的季節。不論是俄軍還是烏軍,實際上都希望在這個時期內發動一場大的戰役。尤其是對俄軍來說,繼續向前推進戰線,乃至于完全控制頓巴斯地區,這個時期就顯得尤爲重要。

現在俄軍的主要重點依舊是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尤其是在赫爾松一線,俄軍大概率是寄希望于越過第聶伯河,控制該河流的西岸地區,以實現穩固克裏米亞,同時威脅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地區,切斷烏克蘭從黑海上向外連接通道的戰略目標。

巧合的是在北線俄軍進攻哈爾科夫的同時,南線的俄軍也在積極訓練,俄國防部表示,俄軍的“第聶伯”集群的海軍陸戰隊正在南部的赫爾松演練強渡第聶伯河的行動。

圖爲俄軍對赫爾松右岸進行打擊

5月12日,俄軍“第聶伯”集群空降兵炮兵分隊對赫爾松州右岸和第聶伯河三角洲島上的烏軍據點進行了火力打擊。種種迹象表明,俄軍極有可能在唱一出調虎離山、聲東擊西的大戲。

簡而言之,就是俄軍很有可能要在西方對烏援助尚未完全到達的空當,集中優勢兵力對第聶伯河西岸的烏軍發動大規模的戰役,以期控制第聶伯河西岸,爲俄軍的更大的戰略意圖打開缺口。

而這個時候,俄軍自然不希望北線的烏軍幹預自己的計劃。而在哈爾科夫開辟新戰場,牽制部分烏軍兵力無疑是有效的方式。因此,出于短期的戰局需要,俄軍進攻哈爾科夫的就應該是佯攻。

圖爲被襲擊後的哈爾科夫

其次,從長期的戰局發展來說,攻擊、並控制哈爾科夫,對俄軍的戰略布局也是有利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完全可以佯攻變主攻。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哈爾科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烏克蘭的第二大城市、東部重要的交通、能源樞紐。而且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其中大多數人是俄語群體,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在此地有著一定的群衆基礎。

控制該地區,不僅避免了俄邊境地區直接暴露于烏軍的炮火下,還會掐斷烏克蘭前後方的聯系,尤其是對激戰正酣的頓巴斯地區的烏軍而言,這就像是釜底抽薪,直接隔斷了後方的兵力、後勤支援。同時,隨著戰局的需要,如果俄軍能夠在南線打開局面,那麽哈爾科夫就可以由佯攻變成主攻,大量的俄軍可以從此地出發,威懾烏克蘭的中心地帶。

最後,對哈爾科夫的進攻,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爲了制造一個類似于巴赫穆特、阿夫傑耶夫卡那樣的“戰場絞肉機”。從俄烏沖突的本質來說,烏軍就是西方國家用來消耗俄軍實力的棋子。同樣,俄羅斯事實上也需要借這種力量削弱烏克蘭,以及其背後的西方國家。

圖爲處于戰爭中的烏克蘭兒童

簡單來說,在哈爾科夫開辟一個新戰場,並讓其長期存在,進而吸引烏克蘭方向這裏投入更多的兵力和武器裝備,不斷地消耗烏克蘭的有生力量。而這個地方消耗的有生力量又不僅僅是烏克蘭的,還有美國、英國等支持烏軍的國家的財力和物力。同時對于烏方來說,更嚴重的後果,或許也不僅是戰場上兵員的傷亡。而是這場戰爭之後,烏克蘭應該怎麽辦?

大量的青壯勞動力被送上戰場,國家資産中的大部分在戰後也會用來償還政治債務。沒有勞動力,也沒有足夠財力的烏克蘭戰後自然難以恢複實力。而這恰恰也是俄羅斯方面想要實現的一個戰略目的,通過一場又一場的城市拉鋸戰,讓烏克蘭的青壯年永遠地留在戰場。

綜合來說,俄軍對哈爾科夫的進攻,不大可能是臨時起意,而是有計劃、有目的開辟新戰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俄軍在哈爾科夫的兵力不一定能完全掌控該地區,但多少會給烏軍造成一定的麻煩。至于佯攻和助攻的可能性,客觀來說,兩者皆有,而兩者之間如何轉換,就要看俄烏戰局下一步如何發展。

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現在,俄軍在哈爾科夫的行動也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會如何進行,我們且行且看。

0 阅读:10

李傑新觀察

簡介:從事軍事戰略、安全形勢、武器裝備、海洋軍事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