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吧,磁鐵也救不了合蓋降頻的MacBookAir

差評君 2024-05-13 11:00:21

Macbook Air 終于可以外接兩塊屏幕了,但是性能會砍半!

事情是這樣的,前陣子發布的 M3 MacBook Air 支持外接雙屏顯示了。

沒錯,就是這麽一個見怪不怪的功能,放在蘋果這邊都算是個 “ 重磅 ” 更新,甚至 Macbook Air 到今年才支持。。。

雖然這點對于 Air 系列來說,不太像剛需,但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誰不想兩塊屏幕一目十行呢。

但其實,外接兩塊屏幕這事,MacBook Air 曾經是支持的,17 年後 M 芯片橫空出世之前這段時間都是支持的,甚至可以兩路 4K60。

當時 Intel CPU 附贈的雷電口,數據傳輸快、擴展支持能力又強,量大管飽,算是 MacBook 上一個相當大的賣點。

但這個優勢,在 M 系列出世之後,灰飛煙滅了,搭載 M 芯片後因爲處理器硬性通道限制,搞的 Air 系列只能外接一塊屏幕。

當然,想用總會有辦法,但只能通過無線投屏,或者接口協議轉換加特定拓展塢這種略顯歪門的辦法。。。

而且就算成功了,效果也沒有原生支持的雙屏來的舒服,分辨率只能到 1080p 、殘血 2K,刷新率就更不用想了。

很多小夥伴就因爲這一點選擇加錢上了 Pro 系列。

所以,當托尼聽到 Air 系列可以外接雙屏消息的時候,就算都 2024 年了,我還是開心的,誰能拒絕升級換機多了一個理由呢。

但是,當我打開官網一看,果子的防不勝防,還是吹到了心坎裏。

在支持雙屏的底下有一個小括號,想用上兩塊屏幕的前提是,閉合狀態用, Macbook Air 才能外接雙屏。

不是,這就沒必要了吧。。。你這就多少有點刻意了,哪怕給降點分辨率也行啊。

再說了 MacBook Air 可是無風扇設計,全靠金屬外殼散熱,已經很勉強了,你這再蓋個被。。。熱量全堆積在內部,那不分分鍾過熱降頻。

海外科技博主 Max Tech 用 3DMark 壓力測試證明了這一點, Macbook Air開蓋得分 8083 分,合蓋直接腰斬掉到了 5916 分。

M3 性能再強,也不能這麽霍霍啊。

問題出現之後,網友發散的腦洞給出了好幾個解決辦法,有說接一塊帶魚屏,一塊頂個兩塊的。

也有小夥伴提出說, “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可以用磁鐵讓 MacBook Air 認爲自己是合蓋狀態 ” 。

诶等會兒。。這個辦法好像有點東西。

是這麽回事兒,現代筆記本電腦是依靠一對磁力結構裝置,來判斷合蓋的。

一面裝著霍爾傳感器,另一面塞一塊磁鐵,通過接觸時的磁力作用,來通知電源管理系統,現在是合蓋還是開蓋狀態。

理論上用磁鐵蒙過霍爾傳感器,確實可以做到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實現雙屏自由。

但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顧慮,磁鐵貼著電腦,不會把電腦搞壞嗎?

實際上,現在tws耳機、手機、電腦裏都有磁鐵的應用,磁鐵都市傳說早已經被時間叠代掉了,就連主人公 CRT 顯示器和機械硬盤基本都退出曆史舞台了。

當時的 CRT 顯示器,也就是俗稱的 “ 大屁股 ” 顯示器,會奪此稱號都是因爲顯示技術的限制,顯像管和熒光屏之間的介質粒子會被磁力幹擾,導致顯示的畫面扭曲變形,但現在液晶顯示器 LCD、OLED 都是小燈珠的形式,不會受到磁力幹擾。

同一時期的機械硬盤就更好理解了,結構件都含磁,磁頭、磁頭臂、磁性盤片,聽上去就跟磁脫不開關系。

結構件處處都是磁,碰到磁鐵肯定會有影響,有強磁鐵靠的很近的時候,磁頭就會找不到對應位置,從而影響到正常工作。

但想達成強磁鐵貼著放的條件,可能還沒摔壞它容易。。

其實,從蘋果敢給手機裏面內置磁鐵,還推出一系列磁吸配件,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甚至就連 MagSafe 這個名字,Magnet Safe 似乎也在暗示著 “ 磁是安全的 ”,大可不必談磁色變。

那麽話說回來,磁鐵到底能不能解決 MacBook Air 的合蓋問題呢?

很遺憾,並不能,磁鐵誘騙合蓋對 Windows 本是有用,甚至對 19 年之前的 Macbook 來說也是有用的。

但是蘋果在 19 年的時候,在轉軸位置多加了一個角度感應器進去,來起到判斷合蓋角度,控制亮屏息屏的作用。

也就是說,磁鐵大法也解決不了 MacBook Air 的合蓋降頻了。

但是,都看到這了,告訴你一點解決辦法都沒有,未免也太紮心。

今天托尼傳授給大家一個極限散熱辦法。

冰箱貼 + 小風扇,沒錯就是這麽個樸素的辦法,讓你們失望了。

角度傳感器太靈敏,冰箱貼已經是極限了。。

這個姿勢真的可以讓 MacBook Air 保持息屏狀態,同時稍微有一點點散熱能力。

至于體面一點的辦法,要麽等蘋果自己下場來一個合蓋規則修改。。

要不然,只能是棄 Air 選 Pro 了。。。

0 阅读:459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3:54

    這個機器就是給你輕辦公的,你非要當主力性能本,那不是活該自虐麽

  • ss
    2024-05-14 01:51

    macbookair M3 芯片 512G灰色。恭喜鍾誠大帥哥喜提蘋果筆記本。

  • 2024-05-16 01:28

    根據蘋果公司99名科研人員用了99天的時間研究得出,99%的人都不會有這樣的需求,所以,一切爲了環保才降頻節能

  • 2024-05-15 10:34

    主要還是沒拿到雷電授權,多花了幾年才搞定

  • 2024-05-14 12:40

    被動散熱用在筆記本上還是不太行

  • 2024-05-15 02:50

    蘋果用大數據分析:大部分的air用戶沒這個需求,所以………

  • 2024-05-14 18:06

    選擇air要對自己的工作場景有清醒的認識。air面向的人群是經常帶電腦外出,用蘋果電腦收發郵件,上網,使用Office軟件,看視頻,偶爾編輯一下視頻的用戶准備的。高負荷大強度的應用就應該選擇pro。實際上pro並不比air貴很多,而且屏幕音箱都遠超air,如果不經常移動筆記本,普通用戶選擇pro也是不錯的。

  • 2024-05-14 05:27

    直接弄個半導體散熱底座呗

  • 2024-05-15 08:47

    12寸挺好15寸太大了13寸嫌大

差評君

簡介:大佬不想讓你知道的互聯網真相,關注差評君我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