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與人才將再續“孟夏之約”

新黃河 2024-05-21 09:40:33

人才招引,到底應該怎麽開展?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這幾天看到濟南第二屆“海右人才節”的報道,筆者腦海裏浮現出的念頭就是:

這樣一道沒有標准答案的考題,濟南答得真不錯。

這則報道是關于人才節舉辦部署的,更是關于人才招引導向的——

古語雲: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這句話是在講選人用人,也是在講導向問題。

我們不妨先看看報道,到底說了什麽內容。

報道中有這樣幾句話:

1.“去年6月,我市成功舉辦首屆‘海右人才節’,組織5大類206場活動,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達到了‘辦一次節、聚一批才、興一座城’的預期效果。”

2.“今年的人才節在活動安排上,將……更加突出讓人才唱主角,更加主動融入高質量發展需求,力求更高質量的精彩呈現。”

3.“更加突出統籌優化,更加突出節儉高效,更加突出因地制宜,更加突出融合協同,更加突出服務大局。”

報道本身就不長,摘錄的這些也都很短,但每一句都非常有深意。

第一句,描述的一個基本事實:

去年,首屆“海右人才節”效果很不錯。

說實話,人才招引到處都在做,但能以一個節會,叫響品牌,打造出影響力的城市,不是很多。

第二句,講述的濟南人才節的舉辦理念:說白了,就是讓人才唱主角。報道用連續的排比,強調了人才節活動和現實發展之間的遞進聯系。

這樣的表述背後,是濟南近年來人才招引理念優化和良好人才生態構建的實踐總結,這樣的活動理念,需要的是多年的沉澱,要經曆好多步驟,包括但不限于:

轉變思路;

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采取務實舉措。

這裏的每一步濟南走的都踏實穩健。

第三句,表述的是人才節的舉辦原則:

統籌優化、節儉高效、因地制宜、融合協同、服務大局……歸根到底四個字“務實管用”。

這,正是濟南幹事創業的風格!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李大钊先生百年前寫下的這句話,用在人才招引上,再合適不過。

當前,濟南已經開啓新的發展曆程,經濟總量達到了1.27萬億,改革攻堅的難度和複雜也到了空前的程度。可以說,濟南對人才的需求,已經走到了一個更加巨大也更複雜的階段。

引領時代要靠人才。濟南著力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10個標志性産業鏈群想要跟上潮流、勇立潮頭,關鍵在于人才和創新,而且還要有大格局、大視野。

自身革新要靠人才。濟南傳統制造業份量大,轉型升級任務重,目前正在推進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業園區改造、産業結構重構等工作,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科技的賦能。

對標發展要靠人才。在城市化間對標發展不斷白熱化的今天,人才招引早已不是一地兩地的競爭,而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腳步稍微走慢點,就會被追兵反超、標兵甩遠。人才科創力量不能走在前列,就沒有辦法脫穎而出。

舉辦“海右人才節”,以立法方式設立“海右人才日”,是濟南優化人才生態的又一標志性舉措,釋放了濟南與廣大人才雙向奔赴、彼此成就的強烈信號。

5月11日,濟南剛剛舉辦了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共有1500余家用人單位提供了2.6萬余個工作崗位,凸顯了濟南的吸引力和良好發展前景,而再過不到一個月,“海右人才節”這場有關人才的“孟夏之約”又將啓幕,祝願選擇濟南的朋友,得償所願,與濟南一起拔節生長!

來源:微信公衆號“姬望平”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