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觀音沒有成佛,不是如來不想加封她,你看孫悟空說過什麽

遙河 2024-04-12 21:10:29

衆所周知,《西遊記》中西天取經的計劃,其實是爲唐僧一人量身定制的。唐僧是如來二徒弟金蟬子的轉世,爲了曆練這個年輕氣盛的公司高層,如來就策劃了這場人間大冒險,同時還給他配備了幾個優秀員工。

一行人取得正經後,唐僧便被封爲了“旃檀功德佛”。而除了唐僧之外,其余的幾個人因表現優異,同樣受到了不小的封賞,孫悟空封了佛,八戒、沙僧還有白龍馬則成了菩薩。

不過,正當所有人都皆大歡喜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在這一路上,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又是幫取經團隊找人,又是爲師徒四人排憂解難,可到了最後,她既沒有立地升佛,也沒有得到賞賜,這是爲什麽呢?

修成正果

實際上,靈山集團一開始就只計劃給唐僧一人封佛,孫悟空等四人的封賞都是臨時決定的。

在原著中,觀音菩薩剛找到孫悟空的時候,曾對他說道:“你可跟他(唐僧)做徒弟,秉教伽持,先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靈山只是想給這些取經人一個入佛門的資格。

不過隨著取經的進行,如來發現這幾個員工表現還不錯,特別是在“真假美猴王”之後,唐僧也都認可了這幾個徒弟,和他們剪除二心,開始一心一意前往西天,攻克八十一難。

在這一回中,如來佛祖也給了孫悟空一個新的承諾:“你好生守護唐僧,功成之後,汝亦坐蓮台。”也就是答應封孫悟空爲佛。

故事發展到這,整個取經團隊的獎勵基本都翻了倍。在到達西天後,孫悟空被封爲“鬥戰勝佛”,八戒成了“淨壇使者菩薩”,沙僧則封爲“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就連白龍馬都得了個“八部天龍廣利菩薩”的封號,四人中誕生了一佛三菩薩,皆成爲了靈山集團的高層。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計劃已經變了,由原先的封一人,變成了封五人,爲何不給觀音菩薩也升一升級呢?

其實,不是如來不想給她封,而是沒有封的必要。因爲觀音菩薩還有另一個身份,這個隱藏身份比大多數佛、神仙的地位都高,甚至連如來見了她,都得稱其爲“尊者”。

觀音菩薩的身份

在孫悟空剛成爲唐僧徒弟時,因爲其生性頑劣,不服管教,讓取經大業難以進行。而爲了能讓唐僧徹底管制這個潑猴,觀音就給孫悟空戴上了一個金箍,還教了唐僧一段緊箍咒。

如果潑猴有忤逆之心,唐僧一念咒語,孫悟空頭頂的金箍就會不斷收縮,使他頭痛欲裂,失去反抗的機會,不過這也讓孫悟空對觀音懷恨在心。

在原著十五回,師徒二人行至鷹愁澗,正看水時,小白龍忽然從水中鑽出,將唐僧的白馬一口吞掉,隨後又鑽入水下。見此情景,孫悟空便去南海請來觀音菩薩。

然而,在和觀音會面後,孫悟空就立馬質問起了觀音,氣憤地問她:“好你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能生方法害我!”

從孫悟空的這番話中就可以看出,在西遊記的故事中,觀音菩薩的隱藏身份是“七佛之師”,那麽何爲“七佛”呢?

所謂的七佛,就是莊嚴劫中的三佛,即毗婆屍、屍棄以及毗舍浮,和賢劫中的四佛,即拘留孫、俱那航牟尼、迦葉,還有釋迦牟尼。

這其中的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身爲“七佛之師”,也就是如來的師父,所以她的地位和閱曆都高過如來,自然不用論功行賞了。

實際上,觀世音菩薩一直都有升佛的資質,但爲了救濟天下蒼生,她便放棄了升佛。

在《妙法蓮華經》中有述:“若有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不過,觀音菩薩只在西遊記中是“七佛之師”,其余的文獻多是以文殊菩薩作爲“七佛之師”。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