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做直播帶貨,回鄉求學工作:僑鄉泉州與東南亞的雙向奔赴

華輿 2024-02-29 11:30:32

閩南人有“下南洋”的傳統。自唐宋以降,東南亞給予一代代閩南人許多機遇。

這次春節回泉州老家,接觸到很多與下南洋相關的新趨勢:許多個人和企業開啓“新下南洋”模式,加入在跨境電商和直播領域淘金的行列,政府也出力扶持;在東南亞成長的閩南華人後代,選擇回祖輩的家鄉留學、工作,泉州地方高校也加緊在東南亞招生和合作的步伐;個人、機構和政府將近些年火爆的文旅和華人符號相結合,活化僑鄉古厝和社區,重建華人和家鄉的聯結,也吸引了一批年輕人返鄉創業和尋找機會。

下南洋,回家鄉,殊途同歸,只是實現夢想的不同路徑。東南亞國家與閩南文化圈和經濟圈的緊密聯系,促成了這種雙向的人員、商貿和文化元素的流動。

在東南亞打拼的年輕人

老家泉州南安的初中同學振勇(化名),2010年就曾被當時的公司派到印尼首都雅加達工作了幾年。他的印象中,當時的雅加達跟中國的三線城市很相似。之後每次再去,都可以看見顯著的變化,尤其是漸次拔地而起的大型購物商城。國內的許多行業,很快也都火到東南亞,比如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等。

去年,振勇成立自己的公司,加入的就是最火的直播行業。他的公司在馬來西亞和印尼分別設有直播基地,成立直播娛樂公會,雇用當地人,簽約和培養當地有潛力的內容創作者,利用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通過直播帶貨或直播打賞來營利。他的公會旗下的內容創作者,涉及娛樂、遊戲、美妝、服裝等細分領域,還有以評點時事而著稱的創作者。

振勇趕上了這些新興領域在東南亞市場發展的最好時機。根據Fast Data發布的《2023年度上半年TikTok生態發展白皮書》,擁有1.13億用戶的印尼是TikTok除美國外的第二大用戶市場,也是Tik Tok電商體量最大的市場。印尼還是帶貨直播總時長和觀看人次最多的國家,帶貨直播數量也遠高于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然而機遇背後也有許多風險和挑戰。振勇的公司在東南亞這些新興領域打拼,常常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在東南亞打拼,意味著既要了解當地的法律規則,又要熟悉當地的政治社會環境。振勇選擇更多地和當地人合作,包括與對中國和東南亞兩頭都較爲熟悉的當地華人合作,來盡可能規避潛在的風險和障礙。

振勇在東南亞探索市場時,常常接觸到會講閩南語的華人,尤其是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些華人既非常熟悉當地情況,又保持著與振勇家鄉閩南以及中國的聯系。根據馬來西亞統計部2010年的普查數據,在馬來西亞槟城的65萬多華人中,63.9%講閩南語,而在整個馬來西亞,講閩南語的華人比例則達到41%。而根據新加坡統計局2010年的普查數據,閩南籍華人共有超過110萬人,占當地華人總數的40%,是最大的華人群體。對許多在東南亞打拼的閩南年輕人來說,語言是一個融入當地人生活和商業網絡的重要方式。

振勇十分看好東南亞未來的機遇。TikTok Shop印尼站在被印尼政府關停兩個月後,與當地企業合作再次上線,讓振勇在這個平台上的跨境電商業務也有了新的發展空間,而直播帶貨和直播打賞業務趕上當地第一波發展勢頭最好的時候,業績也蒸蒸日上。他未來打算繼續雇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本地大學生,同時培養一批流量擔當的本地主播,讓他的公司紮根在東南亞。

東南亞市場的活力,不只吸引像振勇這樣的泉州創業者,地方政府也希望助推企業下南洋,抓住東南亞的發展機遇。

近些年,東盟持續位居泉州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目前進出口總額占泉州的近三成。據媒體報道,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政策紅利下,2023年,泉州對東盟進出口總額達600多億元。“泉州制造”的紡織品、服裝、鞋類、工程機械、瓷磚、陶瓷、雨傘等商品熱銷東盟國家,而東盟國家的礦産、食品、農産品等也通過泉州口岸進口。

去年,泉州提出打造“泉州智造+僑商力量”優品出海的“泉州模式”。遍布海外尤其是東南亞的以泉州籍鄉親爲主體的商會、聯誼會、同鄉會等,成爲實現這種新模式的重要資源。泉州及各縣市政府代表團在東南亞出訪,往往要拜會當地泉籍社團,這些僑商和社團現在又成爲政府幫助企業拓展東南亞市場可以調動的資源。比如,去年初,晉江經貿代表團到東南亞行程中的重要一環,即是拜訪陳永栽、陳祖昌、施漢生、吳聰滿、蘇承智等著名僑領、企業家,與當地商會、同鄉總會等僑親開展座談交流。

政府與僑商及社團深度合作,推動企業下南洋搶占市場,已有成功案例。在政府支持下,泰國石獅同鄉總會暨泰國石獅商會牽頭在泉州石獅設立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對接福建全省十多個産業帶。此後,又推出全國首個面向華僑的跨境電商平台“僑易邦”,爲中小企業産品出海、華人華僑采購貿易、跨境電商等從業者提供全産業鏈綜合服務。借由這些平台,一批泉州傳統外貿企業轉入跨境電商軌道,在東南亞設立海外倉和直播基地,進駐當地流行的Shopee、Lazada、TikTok等平台,將“泉州制造”“中國制造”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銷到當地。

這種政府與僑商及社團的合作模式,是擁有950多萬海外泉籍華人華僑資源的泉州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在泉州和東南亞兩地打拼的企業抱團發展時可以調動的強大資源,由此發展壯大的政商網絡,也打上鮮明的泉州印記。

  ▲穿著東南亞娘惹裝的閩南小女孩,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遊玩,她的面前就是閩南傳統古厝和中西合璧的番仔樓。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回祖輩家鄉求學工作

東南亞與閩南之間密織的人際、商業和文化網絡,促成了泉州人和東南亞華人的“雙向奔赴”。一方面,泉州人以新的方式下南洋尋找機會,並借助當地的閩南籍華人及社團進入當地社會和商業網絡;另一方面,在東南亞出生長大的一些華人後代,也回到祖輩的家鄉求學、工作。

馬來西亞第四代華裔陳玠霓從小學習中文,2019年成爲泉州華僑大學新生。她的祖籍是泉州晉江安海鎮,父母都在馬來西亞出生長大,但父輩有直系親戚在安海,仍保持著聯系,但她是2018年才第一次來到祖輩的家鄉晉江。當時,還在馬來西亞吉打州吉華獨立中學讀高中的陳玠霓,參加了馬來西亞晉江社團聯合會(馬晉聯)在晉江主辦的冬令營,冬令營的主題是馬來西亞華裔青少年的中國“尋根之旅”。

當陳玠霓的父親從社團那裏得知,馬來西亞華裔有到華僑大學留學的機會時,他鼓勵女兒去申請,而母親也因爲一同參加了尋根冬令營、親眼看見了家鄉的發展和變化而不再擔憂。陳玠霓還了解到,好幾個中學老師、學長學姐都是華大校友,這讓她對華大有了更多期待。因爲成績優異,陳玠霓拿到了華大優秀新生獎學金。

盡管因爲疫情阻隔,很長時間不能在校上課,她還是認識了很多成爲很好朋友的同學,在線上線下一直保持著互動。陳玠霓很喜歡學校的多元化氛圍,“華大的包容性很強,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同學”。陳玠霓入學的那一年,有一百多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也就讀華大,基本都是華裔,來自馬來西亞不同州。陳玠霓還認識了來自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朋友。

去年6月畢業後,陳玠霓決定留在泉州工作,在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國際學院擔任行政職員。她想要留在泉州繼續探索和感受這裏的文化和氛圍,也打算再讀研究生。她說,因爲“一帶一路”在東南亞拓展帶來的機遇,擁有很好華文基礎的馬來西亞和發展強大的中國之間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比如在跨境電商、網絡營銷等領域,“這對我、對華裔來說都是很好的趨勢和機會”。除了留學這條路徑,馬來西亞華裔也在關注在泉州以及中國工作的機會,如果對海外華裔在工作申請、創業等方面的限制少一些,她相信會有越來越多華裔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或創業。

在陳玠霓成長的馬來西亞吉打州,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華裔選擇到泉州的高校讀書。馬來西亞的華文獨立中學、馬晉聯以及泉州的高校,共同促成了華裔的回流。位于吉打州首府亞羅士打市的吉玻晉江會館2019年底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在馬晉聯穿針引線下,共有79位馬來西亞的優秀華裔在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深造,其中包括多位來自吉打的學生,還有數位來自吉打的晉江小鄉親也參與了那年馬晉聯在晉江主辦的冬令營。這樣的冬令營當時已連續辦了五年。

爲吸引華裔回流,泉州一些高校也積極下南洋活動。2017年,泉州輕工職業學院首次在馬來西亞招收華裔報讀爲期3年的文憑課程,被錄取的學生一律免繳學費,畢業後可以選擇到合作院校繼續深造,或留在晉江及中國其他地方就業創業。馬晉聯和理事還提供獎學金,鼓勵馬晉聯14個屬會會員子女申請到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就讀,學院也給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至2023年7月,學院共招收和培養馬來西亞華裔留學生103人。陳玠霓也曾跟隨學院回到馬來西亞開展招生宣講,向華裔家庭分享她在泉州求學的經驗,解答他們的疑惑。

此外,泉州的高校探索更多與東南亞當地華人社團、學校和企業合作培養學生的方式。

重建華僑和家鄉的聯結

對家鄉的記憶還來自建築。下南洋打拼的華人及其後代在老家建造的番仔樓,兼具閩南古厝和東南亞建築的特點。在泉州,不少個人、機構和政府將這些年火爆的文旅和海外華人符號相結合,活化僑鄉古厝和社區,重建華人和家鄉的聯結。

今年的元旦和春節假期,晉江市新塘街道梧林社區的梧林古村落火爆全網。近代以來,大批晉江人從這裏出發,赴東南亞謀生。梧林村在籍人口1855人,卻有旅居僑胞1.8萬人。這些華人把當地的建築風格帶回家鄉,建起許多中西合璧的華僑建築。

2016年,梧林村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但在這之前,曾有200多棟建築因爲年代久遠、無人管理而破敗倒塌。2017年,晉江市政府啓動活化保護項目,建設400套閩南僑鄉風格安置房,逐漸修繕傳統建築,引入研學、民宿等文旅業態,讓梧林村成爲備受歡迎的“打卡地”。

  ▲晉江梧林村古厝的磚石裝飾。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梧林村的變化,吸引了一批年輕人返鄉創業和尋找機會。80後的華僑後代吳少鵬,以梧林藝術季的策展人及參展藝術家的身份,回到梧林村。他出生在一個菲律賓歸僑家庭。去年,吳少鵬將家中保留的僑批(維系早期華人與家鄉聯系的信件)等資料整理出來,在梧林僑批館策劃了題爲“從馬尼拉灣到雙乳山下”的家族多元資料與藝術創作展覽。

兩個相距遙遠的故鄉,在僑批、照片、文獻、雜志、紙本草圖、大幅丙烯畫中重新聯結,也成爲東南亞與閩南之間源遠流長的聯系的縮影。

  ▲泉州西街奉聖巷賴氏古厝洋樓裏,陳列著閩南傳統家具物件的展覽空間。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同于梧林這樣活化一個社區,一座蘊含豐富華僑家族史的古厝也可以重新煥發生機。我的朋友、泉州師範學院講師蔡舒翔和合作團隊成員,修複位于泉州西街奉聖巷6號和8號的賴氏華僑古厝洋樓,將其打造成一個集合文化、學術、文創和古城保護等功能的空間。家族曆史、華僑文化以及閩南傳統在這裏融合並呈現。

蔡舒翔持續舉辦講座、展覽與研學活動。去年11月,知名藝術家文那在這座古厝分享她在晉江駐地四年所創作的壁畫及雕塑作品《藏海厝》。故事從梧林古村落的閩南官式大厝德抹厝開始,在神靈與大海的故事中推進,最後回到故土泉州,藏海是其中真正的主神,像是一部關于閩南、關于海洋、關于移民的創世神話:“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心中都藏著一片大海,每一個移民都是藏海本人”。

曾與蔡舒翔合作的潘陶團隊提出了“泛閩南文化圈”的概念,這是在文化認同基礎上形成的地方文化聚落。自古以來,東南亞即是“泛閩南文化圈”的一部分,閩南與東南亞構成一個文化地理單元,以僑爲橋,在自然、社會、文化和産業等多個生態裏緊密相連共生。不管是新下南洋,還是回泉州,都是從閩南的故鄉到閩南的故鄉。那些從故鄉到故鄉的人們,也擁有了屬于閩南的共同記憶。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國際事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美國佛羅裏達大學政治學博士。)

作者/黃慶明

來源:南方周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