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版世界大戰敘利亞內戰打平,導致了加沙之戰的爆發

劉蘇看世界風雲 2024-03-11 11:54:07

題記:敘利亞內戰打平,導致了加沙之戰的爆發。

中東,指從地中海東部南部到波斯灣沿岸的部分地區,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的大部分與非洲的埃及、地處于俄羅斯邊界的外高加索地區。約23個國家與地區,1500多萬平方千米,4.9億人口。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中東溝通了亞洲、歐洲和非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爲“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五海爲地中海,黑海,裏海,阿拉伯海和紅海,中東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本地國家,爲爭奪稀缺的淡水資源和寶貴的石油資源經常大打出手。爭奪世界霸權的美俄,因中東的地緣位置和石油資源也在此地爭鋒。

當代中東差不多是人類曆史最混亂的地區。長年的戰火讓中東很多地區已經成爲一片廢墟、域內的五個強國:土耳其、伊朗、埃及、沙特和以色列不僅無法整合此地區,彼此間爭奪利益反而加劇了中東的動蕩。自稱“阿拉伯之春 ”後,五大地區強國及背後的大佬美俄在中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交鋒。

第一次是敘利亞內戰,第二次是也門內戰。第三次是這場加沙之戰。從結果看,前兩次交鋒伊朗系(抵抗之弧)略有小勝。現在這場加沙之戰,臨近終場,伊朗系小負。這三場大規模交鋒中,敘利亞內戰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其參與方之衆,敵我關系之複雜,可謂中東版的世界大戰。爲何說敘利亞內戰決定了當下的中東格局?且看下文。2011年3月敘利亞危機爆發,地區大國以及美俄等逐次下場,敘利亞局勢從示威遊行發展到武裝沖突,從“敘利亞自由軍”出現到“伊斯蘭國”異軍突起,並最終形成敘政府軍、反對派武裝、極端組織武裝等多方混戰、搶占山頭的局面。

(截至2018年3月22日的敘利亞內戰形勢圖。圖中右下色塊說明文字,自上而下分別爲:俄羅斯-伊朗-阿薩德政權控制區、黎巴嫩真主黨控制區、反對派/基地組織侵入區、“伊斯蘭國”控制區、敘利亞庫爾德人控制區、土耳其/反對派控制區。該圖未描述基地組織對敘利亞西部的控制。)反政府陣營中大致可以分爲四類勢力:第一類美英代表的西方勢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或多或少都參與了戰爭。第二類,遜尼派領袖沙特帶領的石油富國,支持反對派武裝。第三類,是埃及、土耳其等,土耳其需要打擊在敘利亞的庫爾德分離勢力。第四類是ISIS、庫爾德這種謀求獨立建國的勢力,其中包括哈馬斯,後來遜尼派哈馬斯轉投什葉派的伊朗系。

敘利亞政府陣營有伊朗、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還有後來下場的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能夠不倒,最大的支持來自伊朗革命衛隊和黎巴嫩真主黨,阿薩德最艱難的時期,連安保都是黎巴嫩真主黨負責的,很多新聞畫面中,可以在阿薩德辦公室看到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的畫像,其中的淵源就來自這段時光。

俄羅斯的下場對于阿薩德來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自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內戰爆發、美國、俄羅斯、歐盟、法國、土耳其、伊朗等國都逐次下場,持續13年的敘利亞內戰早已超出一國之內的沖突,成爲了一個複雜的國際政治和軍事博弈的舞台。敘利亞內戰的輸贏從某種程度決定也門內戰和加沙之戰。以色列現在爲沒有參與敘利亞內戰而悔青了腸子。當各方在敘利亞大打出手,相持不下時,以色列坐擁戈蘭高地卻按兵不動,坐視阿薩德政府由岌岌可危到站穩腳跟。

戈蘭高地距離大馬士革不過幾十公裏,中間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而且以色列居高臨下,若當年以色列發兵,阿薩德政府大概率滅亡,伊朗系將遭受大的挫折。今日的加沙之戰也將不會發生。因爲敘利亞是抵抗之弧連接伊朗、伊拉克和黎巴嫩的關鍵通道,失去敘利亞等于通道被切斷,那對抵抗之弧而言,將是滅頂之災。沒有了伊朗的支持,真主黨絕不會有現在的力量,哈馬斯將被封死在加沙,伊朗系將會陷入各自爲戰的局面。但是以色列錯失了這次機會,伊朗系在敘利亞站穩了腳,抵抗之弧成型。

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真主黨、哈馬斯這些國家或勢力通過這條弧線串聯在一起,把以色列、約旦這些美國勢力反向包圍其中。自此之後,中東伊朗系在跟美以系和沙特海灣系的鬥爭中變成了相持,有攻有守的局面。當下的中東格局是敘利亞內戰塑造的,伊朗系、美以系、海灣系三方分庭抗禮。伊朗系呈現進攻的局面,也門內戰、加沙之戰,胡塞封鎖紅海都是進攻的表現。

如今中東三場戰爭都還在打,加沙之戰、也門胡塞武裝紅海之戰的重要性依舊不如敘利亞內戰。首先,敘利亞內戰的勝負決定了抵抗之弧能不能連成一線,敘利亞內戰伊朗系若敗,黎巴嫩真主黨將岌岌可危。其次敘利亞內戰導致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數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給歐洲國家帶來了嚴峻的社會和政治挑戰。難民還成了土耳其同歐盟討價還價的利器。

綜上所述,敘利亞內戰是國際力量在中東地區博弈的主戰場。這場被稱爲“中東版世界大戰”的沖突,不僅對敘利亞國內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對中東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敘利亞內戰輸贏,決定了誰能主導中東局勢,進而主導世界局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