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福建號航母首航刺激?美國大秀AI戰機空戰,想把中國徹底比下去

陳虎新觀察 2024-05-14 10:25:40

前幾天,美軍先後公開了兩款“神器”。一個是所謂的人工智能戰鬥機,也就是AI戰鬥機。另一個是“蝠鲼”無人潛航器。兩個東西看上去都很科幻。

公開之後在網絡自媒體上,引起的反響也不小。爲什麽美國現在開始亮“神器”了呢?讓我說,很簡單,有點不自信了。這一兩年來,美國獨占鳌頭的一些武器技術,慢慢地都被中國趕上來了。5代戰機現在從數量到質量,中國基本上和美國已經可以說並駕齊驅了。前兩天中國的電彈航母福建艦開始海試,這個應該對美國的刺激也不小。

美國一直習慣于用實力地位說話。但是用實力地位說話,你必須把你的實力亮給大家看一看,讓大家感覺到你確實有這個實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實力被剝奪了,然後怎麽辦呢?就要把壓箱底的“神器”往外亮一亮。不管這些“神器”成熟還是不成熟,反正目的就是要告訴別人:我還是遙遙領先的。

這個AI戰鬥機和這個“蝠鲼”潛航器究竟怎麽樣,我來給大家做點分析。先講一講AI戰鬥機。

先看一看原始新聞。本月3日,美媒首次公開了美軍的AI戰鬥機項目。當天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乘坐名爲“維斯塔”代號X-62的AI戰機升空,與一架由人類飛行員駕駛的戰機進行了一場模擬空戰演練。

據美聯社報道,演練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最接近的時候,兩架戰機僅相距大約300米。據美軍方介紹,“維斯塔”是一架雙座型戰機。在試飛過程當中,肯德爾坐在前座,另一名飛行員坐在後座確保安全。用肯德爾的說法是,“我們首先設定好模擬交戰的具體場景,然後啓動AI系統,讓AI控制戰機一段時間,比如在交戰過程當中讓它控制1到2分鍾,然後我們會關閉系統。”

據報道,肯德爾乘坐的這架試驗機于2023年9月進行了首次在人工智能控制下的空戰,迄今已完成20多次飛行任務。報道稱AI程序學習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某些情況下已經能夠在空中格鬥中擊敗人類飛行員。

原始的新聞信息大概是這個樣子的,聽上去很科幻,已經可以用AI控制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這個演示的項目究竟已經進入到了什麽階段?是工程樣機階段,還是原理樣機階段,或是可行性驗證階段?

什麽是工程樣機階段呢?就是說這個工程樣機和將來實際可用的AI戰鬥機已經基本一樣了。原理樣機和工程樣機有一些差距,但是大差不離。可行性驗證則主要是驗證用AI控制戰鬥機進入到空戰模式究竟能不能行。顯然,可行性驗證是最初的一個階段,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內容,應該就是可行性驗證階段的一個項目。

爲什麽說是可行性驗證呢?因爲我們看到它,用來驗證的這個飛機,美國人把它叫做“維斯塔”,代號X-62。實際上細查一下就會發現,這實際上就是F-16戰機的一個變型,而且是一架雙座的戰鬥機。顯然這肯定不是工程樣機,因爲工程樣機是不會有人類駕駛員的座位的,人類駕駛員的座位給飛機造成的是死重。所以真正的AI戰鬥機不會有人類駕駛員的位置,因此這個實驗項目首先可以肯定不是工程樣機。

是不是原理樣機呢?應該說,是原理樣機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爲我們看到的這個項目使用AI控制空戰,它只是分成了一個一個的小的時間段。按照美國軍方的介紹,盡管演練持續了一個小時,但真正每次用AI控制交戰的過程只有1到2分鍾。顯然,如果能控制全程,這個叫原理樣機,而只是間斷地控制一個小的時間段,設定了特殊的交戰場景,也就是一對一的交戰,顯然這個也夠不上原理樣機。

要知道一對一交戰的背景,比多對多交戰的背景從人工智能計算的角度上來說要簡化了幾個數量級的。那麽不是工程樣機,不是原理樣機,最後做的結論只能是可行性驗證項目,也就是用AI能不能控制戰鬥機進行空戰。

那麽,可行性驗證實際上也是分階段的,初級的、中級的、高級的。那麽這個演示項目是處在什麽樣的階段呢?讓我說應該只是處于中級階段,初級階段可能是在地面的模擬器上完成的,這個已經放到真正的飛機上了,在空中完成的,所以已經超越了初級階段,進入了中級階段。

那麽到沒到高級階段?我認爲,離高級階段還有些距離。雖然沒有明確介紹,但是我們可以去推測,這個空戰的過程是不是一個完備的過程,比如:空戰動作思維和輸出是由AI完成的,那麽信息的進入是不是直接和AI相連呢?換句話來說,這架戰鬥機的態勢感知部分是不是和AI直接相連,還是僅僅通過數據鏈把外部的態勢感知送給AI,讓AI控制空戰?

我認爲更大的可能性是後者,所以試驗用AI來操作空戰的時間很短,所以它應該是處于中級階段,還沒有到達高級階段。

講到這裏,大家基本上能明白了美國的這個AI戰鬥機大概是什麽水平,從這個技術的發展過程當中,它處在什麽樣的狀態。准確地說是在發展過程當中,可行性驗證的中間的階段。後面起碼還要經曆原理樣機和工程樣機的階段,經過大量的試飛,然後才能真正地列裝,進入實際的裝備和作戰。

這個過程有多長不好說,但是不會很短,而且這個過程當中發生的變數也會很多。接下來大家可能關心的是,美國搞了AI戰鬥機了,中國在這方面怎麽樣?美國是不是一下子又遙遙領先了呢?

這方面只能用我的認知和分析來做判斷了。因爲在中國還沒有官方關于AI戰鬥機的准確的報道,那麽讓我分析下:

首先是中國會不會有AI戰鬥機的研發項目?我會說,肯定是有的。爲什麽這麽說?因爲無論是珠海航展還是網上瘋傳說中國研發“忠誠僚機式”的無人機,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了。相關的信息也不少,特別是已經在珠海航展上出現這一類的信息。那麽基本上可以認定我們也一定會有“忠誠僚機”無人機項目。

那麽“忠誠僚機”無人機項目和AI戰機是個什麽關系呢?“忠誠僚機”一定要有AI的,沒有AI部分,“忠誠僚機”就成了一個遙控飛機了,在實際運用當中沒有任何的價值和意義。

那麽再往下說,在這方面中國的進展會是什麽樣子呢?注意我講到我們國內的時候,講到的是“忠誠僚機式”的無人機,這個比美國展示的那個AI戰鬥機從科研的階段來說應該要更進一步,准確地說起碼已經進入到了原理樣機的階段,因爲畢竟平台已經和未來實用的東西很接近了。

至于說AI部分到底到什麽水平,這個沒法說,還有另一個可佐證的信息是殲-20有雙座版,雙座版很可能是配合使用無人僚機的型號,確實雙座版也是最適合使用控制無人僚機的。所以從這樣的一個進展來看,不光可以肯定我們也有相關的項目,而且基本上可以說我們的項目進展不會比美國的慢。

至于說AI的水平到什麽水平,是弱AI中等強度的AI還是強AI,對于“忠誠僚機”來說,弱AI基本上可用度比較低,因此基本上可以判斷中國方面的相關項目它的AI部分起碼應該是中等強度AI的。

至于說單就人工智能的水平中美誰更高,這個不好下定論,但是講到AI在無人戰鬥機的運用上,未必AI的強度越高就越好用。因爲畢竟AI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包括最終控制開火的問題。更何況真正要進入到了原理樣機的時候就涉及傳感器和AI交聯的問題,這個比可行性實驗通過數據鏈給AI輸入戰場態勢要更近了一步。所以未必AI越強,AI戰鬥機越厲害。

如果說在AI戰鬥機當中加入一些人工控制的東西,甚至有意強化一些人工控制的東西,在當下AI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的情況下,可能實際使用的效果反而會更好一些。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分析、判斷、猜測,僅供大家參考。

0 阅读:45

陳虎新觀察

簡介:陳虎專欄,國際軍情點評,武器裝備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