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神秘茶器

華輿 2024-05-08 14:01:13

話說《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寫賈母帶了劉姥姥等衆人至栊翠庵來,妙玉爲賈母等人奉上茶後,又讓寶钗和黛玉到耳房內吃“梯己茶”,寶玉悄悄地隨後跟了來。有這樣一段描寫:“又見妙玉另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镌著‘分瓜瓟斝’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恺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轼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遞與寶钗。”

▲19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裏的薛寶钗與分瓜瓟斝

這裏提到了“分瓜瓟斝”,是一個很特別的飲具,其名稱不見于各類古文獻,應是曹雪芹爲故事情節需要而虛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3月北京第1版、2008年7月北京第3版《紅樓夢》(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注釋稱:分瓜瓟(bān páo班袍)斝(jiǎ)——分瓜、瓟:均葫蘆類。斝:飲器。分瓜瓟斝:用一斝形模子套在小瓟上,使之按模子的形狀成長,成型後去子風幹做飲器。一說是一種特制的飲器,狀似分瓜瓟,故名。

首先需要明確,《紅樓夢》裏這段文字屬于曹雪芹的遊戲筆墨。因爲北宋神宗趙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四月蘇轼正在黃州貶居,失去人身自由,不可能出現在“秘府”即位于京師(今河南開封)的秘書省。曹雪芹不可能不了解蘇轼這一經曆,所以他這麽寫就是有意爲之。在曹雪芹的時代,如果真的有人拿出這麽一件器物,那毫無疑問屬于“一眼假”。不過,這種遊戲筆墨也並非率意而爲,而是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即雍正、乾隆兩朝的仿古風氣。

據《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載,乾隆八年(1743)“十一月初七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張玉交白玉仙人一件、白玉馬一件、碧玉虎一件。傳旨:將白玉仙人、白玉馬俱燒漢玉,配文雅座,再碧玉虎配楠木胎漆座,做舊……將做來白玉人馬照考古圖內顔色燒造……其座仍配秀氣些,座上面刻隸字‘宣和禦玩’,底面刻篆字‘伯時珍藏’。……”“宣和”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伯時”是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字。在慕古心態的驅使下,乾隆帝不但將新玉器做舊,而且要刻上假的宋代款。這種行爲在乾隆時期成爲一種風氣。《紅樓夢》裏的這段內容,可以說是對這種風氣的嘲諷。

▲甲骨文“斝”字

其次,“斝”是一種古老的盛酒器和禮器。《詩經》裏面就寫到“斝”:“或獻或酢,洗爵奠斝。”(《大雅·行葦》)。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斝,玉爵也。夏曰琖(盞),殷曰斝,周曰爵。”斝有特定的形制,通常以青銅鑄造,三足,一鋬(pàn,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形狀似爵而大,然無流無尾,腹有圓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裆,袋足似鬲的,也有少數體方而四角圓,四足、帶蓋的。甲骨文中就有“斝”字,與考古出土的斝形狀一致。

古人早已發現了範制葫蘆器的訣竅——在葫蘆幼小時將其納入已制好的有陰文花紋的範模中,待其長成,與範模嚴絲合縫,取出後即可得陽文花紋的“匏器”。商承祚在《長沙古物聞見記》中記有《楚匏》一則:“二十六年,季襄得匏一,出楚墓,……吹管亦匏質,當納幼葫蘆于竹管中,長成取用。”王世襄先生認爲,如果這件匏器的吹管確實是用管套葫蘆之法長成的,那麽至少在兩千年前古人已經知道用模子來範制匏器了。

在明代,帶花紋、文字的匏器已是民間常見的一種工藝美術品了。據謝肇淛《五雜組》載:“余于市場戲劇中見葫蘆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爲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到清初,匏器更成爲宮廷貴族的新寵,往往仿照古代銅玉器物,範成各種形態花紋,相關實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大量收藏。

▲清 金錾雲龍紋葫蘆式執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王世襄先生考證,有年款的匏器尚未見到有早于康熙的。乾隆帝弘曆在《詠壺盧器》序中說:“壺盧器者出于康熙年間,聖祖(康熙帝玄烨)命奉宸取架匏而規模之,及熟遂成器焉,盌(即碗)、盂、盆、盒惟所命。蓋其樸可尚,而巧亦非人力之能爲也。”

由于葫蘆生長的特點,範制葫蘆有其局限性,正如乾隆帝弘曆所說,範制盌、盂、盆、盒這類造型簡單且體形較小的器皿比較容易,而對于斝這樣的複雜器型則無法一次性範制成功,而需要通過拼接、髹漆等後期加工來實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康熙匏制勾蓮紋壺,就是在範制後再進行後期加工而成的,這樣的實例不勝枚舉。前引注釋稱“用一斝形模子套在小瓟上,使之按模子的形狀成長,成型後去子風幹做飲器”,其實不太具有實操性。

前引注釋還稱“一說是一種特制的飲器,狀似分瓜瓟,故名”。沈從文先生曾對此種觀點表示明確反對,認爲“分瓜瓟斝”只能是“用瓟瓜仿作斝形的用具”。考以實物,也有可商榷之處。清代制作的葫蘆形器物甚多,有瓶、盤、盒、壺、硯等等。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金錾雲龍紋葫蘆式執壺,其容器部分便是標准的葫蘆形。至于斝這類器物,也有近似葫蘆形的,如同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的掐絲琺琅獸面紋出戟斝、蕉葉紋四足方斝,均爲鼓腹,在保留“斝”主要特征的同時又有所變形。此二者,稱其“狀似分瓜瓟”也未嘗不可。

▲殷墟出土“婦好”方斝 河南博物院藏

1987版與2010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均有“分瓜瓟斝”的特寫鏡頭,不過大小、形制大異其趣。19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裏薛寶钗所持之杯,其外形可以說與“斝”毫不相關;2010版則盡量保留了“斝”的外形特征,並顯出範制葫蘆器的色澤,而且幾乎看不出有拼接的痕迹。但正如前文所述,這樣複雜的器型是不可能用範制葫蘆法一次性制成的,過于完美的外形反而更容易令人覺得其虛假做作了。(完)

作者/張德斌

來源:北京晚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