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到家,《我的阿勒泰》大結局,真是我今年看過最傷心的大結局

溫柔娛公子 2024-05-16 14:51:32

迷你短劇《我的阿勒泰》漸入佳境,連續三日登頂全網收視榜首。

美麗壯闊的夏牧場,像童話世界,那綠油油的草地,那藍天白雲,還有那清澈的溪流……無不引人駐足,是啊,在這裏,你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天都像是草尖上的露珠,純粹幹淨閃著光。

雖然劇情平淡松散,但意外打動人心。

純愛的少男少女,每一次對視勝似接吻,于適扮演的哈薩克族巴太,眉目疏朗,有直戳人心的原生美。

和漢族李文秀初次見面,不是一眼萬年,而是互相注意但又有點害羞不敢對視。

愛意如這原野上的野草,一旦生根,便會肆意生長。

可是,《我的阿勒泰》才8集,故事感覺剛剛開始,立馬就要結束,官方也發出了大結局的預告,甚至文字版結局已經透露。

雖然觀衆一開始就覺得這會是個悲傷的故事,但真看到時仍忍不住大喊“爲什麽爲什麽”。

巴太、李文秀錯過

巴太,劇裏的男主角,他名爲巴合提別克,是幸福的意思,可他並不幸福。

哥哥早逝,老爸固執,他夢想去馬場,但被父親打了也只會說“我去放羊”,人生就是這麽擰巴、矛盾。

本以爲他和李文秀的錯過,會是長輩的施壓,然而看了大結局的介紹,立馬明白“他只是文秀的過客,有緣無分”。

在第8集,巴太心愛的馬兒踏雪受驚,李文秀被拖拽生命受到危險,及時趕來的巴太冷靜射殺了“踏雪”……

事後,巴太一言不發走了,他去了青島的馬場,而文秀找了份工作但他們再也沒有見過,簡單的文字介紹,寥寥幾句,昭示著他們注定分離。

哪怕在結尾的一段,又留下了開放式的見面,“她愛的少年也站在那兒”,但真的能再回去嗎?也許從巴太對踏雪拉開弓箭開始就注定走向悲劇了。

編劇給女主起名李文秀,大概也是受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影響,同樣是漢族少女和哈薩克族少年的愛情故事,淡淡的遺憾,淡淡的哀傷。

正如首版預告片裏的旁白所說“去愛,去受傷,去經曆”,愛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北疆之美,是狂野的夢,是山野的風”,愛情太渺小,在廣袤的大自然中,去感受就好了。

巴太爸爸獨自轉場

巴太的父親蘇力坦,是封建大家長,專橫暴戾,他不同意兒子和漢族女孩戀,也不同意他回馬場工作,也不同意兒媳托肯改嫁帶走兩個孩子。

他像被時代淘汰的“老頑固”,學騎摩托車,一下子摔了馬上走人,嘴硬“我天生會騎馬”。

這樣的老人,一面固執,一面惹人心酸,他是固守陳規的牧民,仿佛一輩子都在跟外界唱反調,可他只是一個希望牧場的風吹得再久一點的老一輩罷了。

在大結局,蘇力坦似有妥協,他賣掉了一半的羊和馬,獨自轉場去深山牧場,繼續自己的放牧生活。

他是時代變革中永遠過不去的一道屏障,導演滕叢叢沒有批判,而是平靜描述每個人,關乎代際沖突,關乎個體尊重。

張鳳俠、高曉亮be

馬伊琍飾演的江蘇女人在阿勒泰生活了數年,她樂觀堅韌,她獨自帶著婆婆生活,豁達開朗,但同時脆弱敏感,寡居5年,思念亡夫。

在月亮灣救下蔣奇明飾演的淘金人高曉亮時,兩人火速談上戀愛。

在意識到高曉亮去縣城賣黑木耳不會回來後,張鳳俠潇灑轉身。

而在結局,高曉亮又出來搞事情,他不僅偷挖蟲草,而且間接害了踏雪。

這段來得快,去得快,就像生活的調味劑,馬伊琍演出了女俠風範,喜怒哀樂皆浮雲,結局依舊在遼闊的阿勒泰開著小賣部。

托肯、朝戈

毫無疑問,托肯是《我的阿勒泰》裏最可愛的最鮮活的一個角色。

她傳統,聽丈夫、公公的話,老實幹活做家務,一心只要一個搓衣板。

同時她也有野生的能量感,會聊八卦、會在草原上開心摘著野草莓,演員阿麗瑪畢業于上戲,正宗哈薩克族,表演渾然天成,閃耀著堅強的生命力,觀衆越看越喜歡。

而她改嫁朝戈到底能不能成呢?

其實,在她聽到朝戈“我一個年輕小夥子,找你帶著兩個孩子……”時,就意識到了語言裏隱含的歧視,于是乎她要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去縣城開飯館子,和朝戈又是開放結尾。

導演很會拍,短短8集就拍出了三對cp的開始和結束,優點在于克制,缺點在于太短,觀衆剛剛迷上,就要“戒斷”,麻溜再拍第二季吧!

0 阅读:370

溫柔娛公子

簡介:溫情解讀影視圈,透視生活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