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一名婦女來到中南海,自稱“周總理夫人”,鄧穎超:趕緊設宴

觀今品古 2024-05-16 20:36:46

前言

1953年,一名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步伐輕快來到北京中南海,當詢問她姓甚名誰時她卻自稱是“周總理的夫人”。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的夫人是鄧穎超,誰知鄧穎超對于這名婦人的到來很是欣喜,連忙吩咐擺置宴席迎接。

那麽,這位自稱“周總理夫人”的婦女究竟是誰呢?她與周總理、鄧穎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革命烈火中的範桂霞

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後,在南下的征途上曆經艱辛,長時間的奔波勞累,再加上公務與瑣事的繁重壓力,周恩來病倒了,一度高燒昏迷不醒。

這讓大家焦急萬分,他們連忙將周恩來轉運至香港的一處秘密聯絡點,在這邊的醫院進行救治。

周恩來此時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經過全面的檢查,發現他已患了惡性瘧疾,持續的高燒使得他深陷昏迷。

廣東省委得知情況後,立即爲周恩來尋找了一處安靜的住宅作爲臨時的治病所。

並特別安排了一名有護士經驗的同志前來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而這位照顧周恩來的同志便是範桂霞。

範桂霞出生于廣東佛岡的一個醫藥世家,她的父親是一位赤腳醫生,與母親一同經營著一家醫藥店,維持生計的同時,也養育了範氏姐妹。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範桂霞自小就對醫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接觸到了進步的思想和理念。

建軍大業劇照

她們一同閱讀進步書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探討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範桂霞最終加入了共産黨。

命運在這時卻給範家當頭一棒。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中,蔣介石發動了清黨大屠殺。

而叛徒的出賣也讓範家慘遭滅門,一天晚上,一群反動派悄然而至,將整個範家包圍。

範桂霞此時在二樓,她立刻從陽台爬出,逃至鄰居房頂,從而幸免于難。

但她的二妹因在一樓未能及時逃脫,不幸被抓走。反動派爲了找到範桂霞的下落,對年邁的父親拳打腳踢,直到淩晨三點,看到他奄奄一息才肯罷休。

之後,這些暴徒揚長而去。範桂霞待敵人離開後,痛哭流涕地來到父親的身邊,只見父親對她說:“他們還會回來的,你快跑。”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範桂霞一刻也不敢耽擱,在一名女工的幫助下,範桂霞購買了船票先逃往澳門,之後輾轉來到香港。

在這裏,她終于重新與組織取得了聯系,並被派遣去照顧身患重病的周恩來同志。

周恩來的“假妻子”

這一天,範桂霞接到了一個任務,不僅需要她細心照料一位特殊的病人,還要她扮演這位病人的“假妻子”,以此身份進行一項重要的工作。

對于尚未踏入婚姻的範桂霞來說,這個任務無疑讓她感到既羞澀又緊張。

但她知道,這次任務的非凡意義,任何一絲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于是便接下了這個重任。

她來到了住所,仔細地擦拭著每一個角落,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爲的就是給病人准備最舒適的休憩之地。

楊石魂

直到太陽即將落山之際,一輛汽車緩緩駛來,汕頭地委書記楊石魂小心翼翼地背下一位昏迷不醒的人,將他安置在床上。

他低聲囑咐好後,便匆匆離去。一切安排妥當後,範桂霞靜靜地站在床邊,她越瞧越覺得眼熟,定睛一看,這位病人不是周恩來嗎!

她曾聽說過他的事迹,但從未想過會與他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她按照醫生的囑托,對周恩來細心照料。

範桂霞時刻關注著他的病情,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在他身邊照顧了三天三夜,周恩來終于悠悠轉醒。

當周恩來從昏迷中蘇醒過來時,他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陌生的環境之中。他警覺地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了範桂霞的身上。

他警覺地問道:“這裏是什麽地方?你是誰?爲什麽會在這裏?”

範桂霞連忙上前解釋:“這裏是香港,您之前因爲高燒昏迷了好幾天。我是廣東省委秘書長沈寶同派來照顧您的。”

聽到這些解釋後,周恩來的神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感激地向範桂霞說道:“謝謝你這些天的照顧了。”

周恩來轉醒就代表已經脫離了危機,在接下來的這幾天中,周恩來的身體也慢慢恢複,雖略顯虛弱,但相比于之前,現在已經可以稍加走動走動了。

周恩來也是個閑不住的人,想著自己能走動了,恢複好了,可以工作了。但組織回絕了,身體是革命的資本,堅決讓他好好養休息,養好身體。

周恩來只能在室內走動。範桂霞也擔心周恩來長時間窩在室內會感到煩悶,便經常給他帶來報紙,讓他看看報來打發時間。

在兩人的聊天當中,周恩來無不透露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在得知範桂霞一家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後,周恩來也寬慰她:“革命就是要犧牲的,只有跟敵人抗爭到底,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在與周恩來的交流中,範桂霞收獲頗多。範桂霞告訴周恩來自己此次的任務是扮演周恩來的“假妻子”,在外以李氏夫妻的身份出現。

範桂霞還提到了自己男朋友潘耀芳也是一名共産黨,只不過兩人現在暫時失去了聯系,不過她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再次相聚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範桂霞學到了許多身爲富商太太必備的技能:跳舞、喝酒、打麻將等等。

沒多久,周恩來要去參加廣州起義的重要會議,雖然路途有些遙遠但周恩來還是堅持要自己徒步前去。

而周恩來在外的掩護身份是個養尊處優富商,哪有富商單獨徒步走路的道理,于是範桂霞以“李太太”的身份,陪同在周恩來的身邊一同前往。

只見範桂霞身穿連衣裙,腳踩高跟鞋,脂粉氣撲面而來,俨然一位富家少奶奶。

她挽著手腕佩戴金表,身著綢馬褂的周恩來,兩人走在一起誰看不說他們的家底闊綽。

周恩來由于大病初愈,體力尚未完全恢複。長時間的路途對他來說是一次極大的挑戰,沒走幾步便氣喘籲籲。

即使這樣周恩來也仍舊沒有叫車,堅持徒步走到了會場。

在周恩來的修養期間,他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最終恢複到了之前的狀態。這也意味著他即將離開這個地方,啓程前往上海投身工作了。

範桂霞和楊石魂前來爲他送行,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別,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舍。隨著輪船的緩緩駛離,他的身影也逐漸消失在他們眼前。

回到上海的周恩來,心中充滿了對妻子的思念。他向妻子講述了自己在外期間所經曆的種種艱辛與危險,特別是那場高燒不退自己疾病纏身的艱險。

而這次能夠平安歸來,更是離不開範桂霞和楊石魂的悉心照料與陪伴。鄧穎超在聽完周恩來的講述後,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她心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感謝他們。

“總理夫人”探訪周恩來

1953年8月,中南海來了一位特別的訪客,只見來訪的人是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她自稱是“總理夫人”。

得知這位特殊來客是範桂霞後,鄧穎超立即親自出迎,將她引進了屋內,熱情招待。

這是範桂霞在香港與周恩來一別後,時隔26年終于再次見面。餐桌上,範桂霞也講述著自己這些年的經曆。

在周恩來從香港回到上海後,1928年,範桂霞的男朋友潘耀芳也曆經千辛萬苦終于回到了廣州,與她取得了聯系。

不久,兩人便結婚了。婚後夫妻兩人並沒有歸于平淡,而是仍舊投身于革命的工作當中。

不過當時南方黨組織遭到空前的破壞,他們不得不轉入地下,依靠單線聯系來維持大家之間的聯系。

革命的殘酷現實卻讓他們漸漸失去了聯系,在敵人的大肆破壞下,他們根本找不到聯系人的消息,也不知道那些與他們有過聯系的人是否還存活于世。

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們只能選擇放棄,回到家鄉,成爲一名普通的老師,一直教書到現在。如今,再次回到中南海的範桂霞,她的眼神依然堅定而明亮。

1994年,爲國家奉獻一生的範桂霞離開了人世,終年89歲。

她的故事,不僅僅是一段個人的傳奇,更是一段曆史的見證,見證了中國革命的艱難與偉大。

結語

她不僅是中國革命曆史中的一個普通參與者,更是一個時代精神的象征。她的人生充滿了挑戰與奮鬥,也充滿了對信仰的堅守和對生活的熱愛。

範桂霞是一個充滿勇氣的女性。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她毅然選擇了投身革命,與周恩來等革命先驅並肩作戰。

她深知革命的道路充滿荊棘,但她從未退縮,始終堅守在革命的最前線。她的勇氣不僅體現在面對敵人的勇敢上,更體現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的堅韌不拔。

正是這種勇氣,讓她在革命的洪流中脫穎而出,成爲了一名傑出的革命戰士。

範桂霞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女性。她深知革命的成功離不開正確的戰略和策略。

因此,她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她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調整自己的革命策略。

她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對革命事業的貢獻上,更體現在她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上。

她懂得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如何在困難面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遇到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時,我們要冷靜思考,尋求解決的方法,勇于去面對和挑戰。

要有堅定的信仰,只有堅定的信仰和追求,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斷超越自我。

範桂霞的人生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她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麽是真正的勇氣、智慧和信仰。

她的事迹不僅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更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具備這些品質,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更堅定。

範桂霞,這位偉大的女性,將永遠镌刻在中國革命的曆史長河中,成爲我們永遠的楷模和榜樣。

參考資料

【黨史故事】掩護周恩來留港養病的關鍵人物——範桂霞.雲浮市博物館

周恩來的“假妻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 阅读: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