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最高跳水69名!一半多大學排名下降,到底發生了什麽

史海流年 2024-02-22 22:34:48

我國《軟科大學排行榜》是世界大學四大權威排行榜之一,與軟科並列的權威大學排名還有:QS世界大學排行榜、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以及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

由于《2023年U.S.News世界大學》對美國大學排名時,存在造假行爲,因此,《2024年U.S.News世界大學》沒有發布全部的排名數據,令人遺憾。

應該說,《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也是具有權威性的。從《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主榜來看,清華大學以1004.1分,排名全國第一位。北京大學以910.5分,排名全國第二位,比清華大學低了93.6分。

浙江大學以822.9分,比清華大學低了181.2分,比北京大學低了87.6分,排名全國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四位,複旦大學排名第五位,南京大學排名第六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七位,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八位,武漢大學排名第九位,西安交通大學排名第十位。

從排名來看,除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沒有進入前十,C9名校因此沒有包攬前十、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排名跻身前十外,其他的排名都比較正常。

中山大學排名第11位,四川大學排名第12位,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第13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第14位,東南大學排名第15位,北京理工大學排名第16位,同濟大學排名第17位,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18位,北京師範大學排名第19位,南開大學排名第20位。

當然,如果將《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與《2022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相比,我們就可以看出某些端倪。

下面,我們以廣東省高校的數據爲例進行說明。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前500強中,廣東省共有24所院校進入排行榜。

一、排名上升的高校不到一半

與《2022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相比,《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廣東省高校排名上升的是中山大學,上升了1名,從第12名上升到第11名。南方科技大學上升了2名,由第35名上升到第33名。

汕頭大學的排名上升了25名,由第267名提高到第242名。東莞理工學院上升了2名,由第246名上升到第244名。廣東海洋大學上升了3名,由第316名提高到第313名。惠州學院提高了3名。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上升了16名,從413名提高到397名。廣東第二師範學院上升幅度最大,由第441名提高到第399名,奪得《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廣東省高校提高幅度最大的“冠軍”。

韓山師範學院提高了14名,由第454名提高到440名,進步的幅度也是比較明顯的。不過,以上排名都有提升的大學僅有10所,占24所高校的41.67%。深圳大學表現四平八穩,仍然是第68名,與2022年的排名持平。

二、排名“跳水”的廣東省高校,共6所,令人驚訝

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3所高校,均下降了1名。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均下降了3名。五邑大學下降了4名。廣州大學下降了6名。

排名“跳水”的高校分別是:韶關學院“跳水”了69名,由第417名下降到486名,“奪得了排名跳水高校的冠軍”。

肇慶學院表現也出人意料,由第400名下降到第465名,“跳水”幅度達到了65名。嘉應學院“跳水”幅度達到了52名,由第419名下降到第471名。

仲恺農業工程學院“跳水”了32名,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跳水”了22名,嶺南師範學院“跳水”了10名。共有12所高校排名“下滑”,占比50%。“跳水”高校共有6所,占比25%。

三、廣東省排名前500強的高校,一半排名下降,甚至出現“跳水”現象,到底發生了什麽?如何評價?

大學排行榜一直是衡量高校實力和聲譽的重要標准。然而,近期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上,廣東省一半高校的排名出現了大起大落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于這一現象,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標准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學質量、科研實力、社會影響力等多個方面。而每一所大學在這些方面的發展情況都是不同的,因此排名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但是,廣東省高校排名的整體大幅波動,確實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從曆史原因來看,廣東省的高校近年來經曆了合並、更名、調整等改革,這些改革對于高校的排名産生了直接影響。

例如,一些高校通過合並,提高了自身的綜合實力和排名;而一些高校由于種種原因,排名出現了下滑。此外,廣東省作爲中國南方的教育重鎮,其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競爭激烈,也導致了排名的波動。

從發展角度來看,廣東省的高校需要注重自身特色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實力,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以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應該注重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提高自身的社會聲譽。

總而言之,廣東省一半高校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既有曆史原因,也有發展需要。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一現象,同時也希望各高校能夠以此爲契機,加強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0 阅读:2947
评论列表
  • 2024-02-23 15:16

    把最後一名提到第一名其他不變,除了他上升其他所有排名下降。所以這個說法無意義。

  • 2024-02-23 09:54

    不管你怎麽排,只有用人單位的標准才是唯一正確的。

  • 2024-02-22 23:46

    除了清北它們都說自己是第三[無奈吐舌]

史海流年

簡介:教育教學,高考志願,強基、綜評、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