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下令調查中國汽車,雷蒙多語出驚人,2天後,華春瑩對美攤牌

劉勇教授 2024-03-04 17:22:18

幾天前,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宣布將采取措施,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他聲稱這些中國制造的汽車的網聯操作系統會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數據”,並將這些信息傳回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此外,拜登還特地強調“不會讓這種情況在任期內發生”。而就在拜登宣布這一措施後,美國商務部長也出來解釋了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爲,卻遭到了中方的回擊。

雷蒙多

據環球網報道,3月1日,美國媒體公開了針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采訪視頻,在采訪期間,雷蒙多極力渲染“中國威脅”,對中國汽車發表驚人言論,雷蒙多聲稱,如今的智能汽車相當于長了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如果美國有數百萬輛中國的智能汽車,那麽它們“每分鍾都在收集美國人的數據,然後把數據傳回北京”,這一番言論無疑是抹黑中國汽車存在安全問題。雷蒙多還設想稱,假如美國的道路上有300萬輛中國制造的智能汽車,北京方面能讓他們“同時熄火”。

沒想到的是,雷蒙多的表態卻遭到了美國網友的反對。有不少人指責她是“偏執狂”,有美國網友在評論中表示,雷蒙多的言論,是否意味著她承認了蘋果手機正在收集美國民衆的數據?也有美國民衆在評論中質疑,雷蒙多的回答似乎是一種“套路回答”,美國指責別人所做的事情,恰恰是美國正在做的事情。

就在2天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3月3日在社交媒體上連發多條帖文,回擊雷蒙多。華春瑩指出,“汽車就像是裝了輪子的蘋果手機?北京可以讓美國道路上的數百萬中國汽車同時熄火?友善提醒雷蒙多部長,蘋果手機是美國産品。你是不是在暗示蘋果手機、特斯拉甚至波音,一直在將機密數據傳送回美國,並可能隨時被華盛頓關停?”

華春瑩發文

隨後,華春瑩發布了一張意味深長的對比圖。上方圖片中,美國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去年訪華期間在上海受到熱烈歡迎,中國員工同他親切合影;下方圖片中,一輛輛中國電動汽車則被打上了“被調查”的標簽。這張對比圖中無疑表露出了明顯的對比,既說明了中國對全球汽車公司的開放,也揭露出了美國對中國汽車産業正采取“前所未有”的限制。

華春瑩根據這張對比圖發文寫道:“誰在全球汽車市場上采取了‘不公平的做法’?”由此可見,中美在對待他國企業上的區別。雖然特斯拉是美國電動車企,但中國卻很早就引進了,並建立了上海工廠。美國三大汽車廠商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中國從不會覺得是“威脅”,相反美國卻害怕中國汽車的進步。

華春瑩發文

事實上,中國汽車在全球廣受歡迎,靠的不是所謂“不公平做法”,而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中國始終向全球汽車企業敞開大門,美國車企一直充分享受中國大市場的紅利。反倒是美方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設置歧視性補貼政策等障礙,嚴重阻礙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這種把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只會阻礙美國汽車産業發展。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甯所言:我們敦促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歧視打壓中國企業,切實維護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在美的中國汽車

自拜登上台以來,美國政客們頻繁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同時在多個領域瘋狂制裁中國,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和制造業。隨著中國科技的持續進步,美國害怕失去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地位,所以美國只能打著所謂“威脅國家安全”的旗號,大肆針對中國企業,這一做法反映出了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擔憂。

總而言之,對于美國政府來說,處理中美關系無疑是矛盾的,作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必然需要維持與中國之間的競爭關系,但又不願意看到中國飛速發展,來沖擊美國世界頭號霸主的地位,所以想方設法的在實體上打壓制裁中國。但事實表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希望美方可以早日認清現實,用實際行動來推動中美關系發展。

4 阅读:2579
评论列表
  • 2024-03-05 06:32

    話一出大家都知道馬航誰幹的吧

  • 2024-03-05 09:20

    你賣的好比他先進就是不行,莓國佬的得行

劉勇教授

簡介:軍事學教授;作戰指揮學博士,戰役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