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外機大幅瘦身!是減配還是技術升級?

數碼家電人 2024-04-13 02:02:11

近兩年,空調重量減輕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並有成主流的趨勢。這一反常現象讓很多空調經銷商不安。原來30多公斤的外機,現在都“瘦身”爲20多公斤。空調室外機重量減輕是減配還是技術進步?對于這一問題業內正反兩派展開對戰,爭論不休。

正方以空調廠家爲代表,他們認爲空調重量減輕主要依托于技術的進步。

現在,空調的“心髒”普遍使用了直流變頻壓縮機,這類壓縮機重量更輕,效率更高。更大壓縮比的直流變頻壓縮機是技術進步的産物,同樣排量的機器在高轉速下能産生更高制冷量。同時,空調風機也使用了更加輕巧的直流變頻電機。還有室外機電抗線圈,現在也有了新的替代方案。這些都是空調外機變輕的原因。

制冷劑的優化也促使空調減重。從R22到R410,再到R32,制冷劑的性能和轉換效率提升了至少30%以上,不需要那長的冷凝器銅管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大部分品牌在銅管上做了減配,在保障性能的同時節省用料。

反方以空調經銷商家和消費者爲代表,他們認爲有些空調品牌減配嚴重,忽悠消費者不懂,把減配說成節能減排,甚至還在外機重量上虛標。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空調外機冷凝器由原來雙排銅管減配爲單排或者是1.6排,甚至有的空調電機線圈和連接管等處有鋁替代銅的現象,這些減配會嚴重影響空調的性能。這類産品即使在實驗室測試符合標識的能效標准,但其實際使用效果會大打折扣。這幾年酷暑時節高溫宕機的現象明顯增多,嚴寒冬天制熱性能越來差,都能說明這幾年空調的質量確實在下降。

“家電人”認爲,在銅鋁等空調原材料大幅漲價的當下,空調廠家探索如何能進一步壓縮原材料支出本無可厚非。空調瘦身有技術進步的因素不可忽視,不過一個品牌如果忽視消費者的使用感受,而是單純以降配置、降標准等低劣方式來搶奪市場,就是透支品牌靠産品品質所積累下來的信譽,無異于火中取栗,飲鸩止渴。

減配也會對空調市場的競爭格局産生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廠商可能會通過減配來降低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整個市場的産品品質下降,從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對于那些堅持品質至上的廠商來說,減配現象也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此外,減配還可能對空調行業的技術創新産生一定的阻礙。隨著消費者對空調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成爲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然而,如果廠商過于追求低成本而忽視了技術創新,那麽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這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還會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5 阅读:13762
评论列表
  • 昵稱 33
    2024-04-17 14:40

    空調制冷技術100多年來都一樣,電機技術其實也沒多少進步,只是交流直流不同方案罷了,輕了這麽多,很簡單,鋁比銅密度小多了,你找找8.90年代的空調和冰箱,全是銅,銅管銅鳍片,現在給你用鋁就算良心了

    用戶10xxx28 回覆:
    就這智商,100年造就[100]
    用戶74xxx94 回覆:
    1915年,卡裏爾成立了一家公司,它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一。但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機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場,常因天氣悶熱而有不少人暈倒,而首先安裝了三台中央空調,此舉大大成功,涼爽的環境使得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增,自此,空調成爲商家吸引顧客的有力工具,空調爲人們服務的時代,正式來臨了。
  • 2024-04-21 15:10

    其實用鋁代替銅,首先就是合資企業搞出來的,比如西XX,伊XXX,那還是90年代,家電高價時代,國産吸收這些先進經驗,也開始簡配,而且更勝一籌,無商不奸不是傳說!

    一絲光亮 回覆: 用戶13xxx21
    跪著爬不起來了,正常!
    用戶13xxx21 回覆:
    他砸他的,我買我的。不沖突!
  • 黃昏 22
    2024-04-17 19:33

    銅的價格近期漲幅不小,而空調的價格幾乎沒動。這是怎麽做到的?那只能減重呗[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4-14 17:14

    富士通一款空調 1.5匹 內機重淨18公斤 外機重41公斤 能效比僅做到.5.7 國內科技都這麽發達了 內外機差不只是日本機的一半多一點 就能做到5.27 甚至5.6?佩服佩服佩服

    鳴. 回覆:
    主要是因爲囊中羞澀!然後爲自己的貧窮無奈的選擇找各種理由而顯得明智。
    你說的對 回覆:
    價格賣的和國內三匹空調差不多,國産這麽堆料又不是做不出來,問題是消費群體有多大[呲牙笑]
  • 2024-04-15 12:53

    空調外機以現在的技術肯定是大和重的品質好制冷效果好。

    猛將兄 回覆:
    我回去就給空調外機加鉛塊
    用戶38xxx90 回覆: 猛將兄
    我覺得還是在這裏擡扛吧。
  • 2024-04-18 11:55

    七八年前買的1.5p海爾,當時小孩辦滿月酒,最熱的時候,一台空調帶兩個房間外加一個過道,拆開來看過,是兩排散熱銅管。去年買的兩台格力都是1.6排的散熱銅管。

  • 2024-05-05 09:16

    格力美的 某東上 “京什麽”空調一律不要買 都是標高護線下 1.入門 雲佳1.5匹(1.6排+電子膨脹閥+全直流三件套+上下掃風+10年全包)2900元 2.中高端 格力雲佩 1.5匹(雙排冷凝器+電子膨脹閥+全直流三件套+運動導風板+10年全包)3950 左右 說不定還送風扇 中高端配置 3.美的 纖白 1.5匹(雙排冷凝器+電子膨脹閥+全直流三件套+四項掃風 6年質保) 中上配置 對的起價格 4.卡薩帝天悅1.5匹(雙排冷凝器+電子膨脹閥+全直流三件套+四向掃風 10年全包)3999元左右 外機61斤 足夠優秀了 估計很難買到了 5. 3匹空調直接買 雲錦2 (高效壓縮機+雙排+電子膨脹閥+四向掃風+超重內外機+十年包修)價格7500左右 相當不錯了 最後 非高端用戶 能買挂式不買風管(中央空調類) 挂式:優點:價格透明 經濟實惠 技術成熟 單獨使用 節約省電 好清洗便維修 十年之後不行了 便于更換 價格不貴 切符合開發商建築設計 無需多加改造 缺點:大平層 別墅 恒溫性不如中央空調 四五個房間一起開不如中央空調節能 分體式空調選配要點: 1直接1.5匹 客廳直接3匹

    鬥篷幽靈 回覆:
    格力雲錦減配了,都被消費者給告了,退一賠三,外機換了型號,跟以前的不一樣
  • 2024-04-18 09:07

    技術升級很多。以前老的空調在冷媒充足和翅片幹淨的情況下排氣溫度保護還是比較常見的。現在的空調明顯少了好多。減配也是存在的。

    鬥篷幽靈 回覆:
    控制板降溫了,現在常見的技術
  • Zero 8
    2024-05-19 01:10

    我是做別的産品售後的,新推薄款機型,迎合了很多人想要顔值的心理,實際就是靠減配實現的

  • 2024-05-06 23:49

    降成本用鋁管,壽命就幾年,鋁管氧化快,我買個三星冰箱冰鋁管,質保期就鋁管漏了,焊後一年多又漏,過保了,花了800元改銅管背在背後外挂散熱。

  • 2024-04-20 11:22

    符不符合規定,符合了都沒錯。我是商家,我也這麽幹。就如汽車防撞梁,國內沒規定,或者規定能符合,幹嘛不以最低成本做呢,無商不奸。其實,商品行業應出台規定,所有商品必須將所有配件,材質,品牌在說明書中詳細列出,有人是願意低價買能用的産品的,有人也願意價格高點,質量好點,由用戶選擇。

  • 2024-05-05 08:59

    個人認爲 雙排冷凝器+電子膨脹閥+全直流三件套+上下左右四向調風 是一級1.5匹空調最基本的配置

    用戶11xxx67 回覆:
    國産目前沒有
  • 2024-05-05 14:06

    空調核心技術,幾十年了,還不是那樣?[摳鼻]

  • 2024-05-19 17:27

    制冷效果好壽命長就是王道,用紙當管也不是問題!

  • 2024-04-17 11:09

    前幾年tcl1.5外機比海爾1.5外機尺寸大了一倍

    祢衡 回覆:
    班門我錯了。。我不該弄斧的。。
    用戶18xxx36 回覆:
    我去年裝了三台海爾空調,只用了幾個小時,效果如何不好比較。在我認知當中,格力美的海爾(及少數幾個國際品牌)以外的都是雜牌機。以前一個搞售後的朋友他們圈中分線,特別是某斯被他們劃爲四線品牌,別以爲廣告打的多,不影響他品質差。
  • 2024-04-22 18:56

    價格戰的必然結果。

  • 2024-05-31 04:03

    作爲一個廣東人,只是想說,能把空調,做到跟風扇一樣省電,他就是神[笑著哭],在個個科技領域都有突破,就是空調,沒有變化的,吃電大戶

  • 2024-04-15 23:19

    只買對的,

  • 2024-04-21 18:02

    空調外機響 是風扇軸承問題嗎 大概4年的

    擦肩的幸福 回覆:
    壓縮機呢?聽聲音就知道
  • 2024-04-28 12:39

    通風空調從業20年,所謂的減輕無非就是減少使用壽命增加機子故障率,就拿冰箱來說不管你幾千還是幾萬,過幾年必然故障

  • 2024-04-27 14:04

    2013年買的格力大1.5匹到現在沒修過。

  • 2024-04-29 11:54

    一堆電商定制的渠道機,你不減就別賣了

  • 2024-05-01 18:12

    以前宣傳變頻空調永不停機,可我買的美的變頻開26.5度經常停機不制冷,室外三十幾度,室內都28度了一身汗,問美的說停機是正常的,不是定頻勝似定頻!

    鬥篷幽靈 回覆:
    你要買高溫外機,都是特定的型號,網上查一下就知道了
  • 2024-05-05 04:50

    別說什麽效率,多大散熱面就有多少散熱能力,和制冷劑關系不大。就是減配。

  • 2024-05-05 02:19

    用鋁的就是減配,銅的就是標配,就這麽簡單

  • 2024-05-13 11:09

    當年28杠將就用料實在,勢大力沉。現在輕一公斤貴幾千塊。

  • 2024-05-16 16:09

    散熱同蒸發面積已經無底線了

  • 2024-05-18 12:58

    空調核心技術幾十年來一直沿用日本技術[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28 06:19

    格力就偷偷減配外機,價格還是跟日系空調一樣

  • 2024-06-04 21:08

    價格戰的必然結果。

  • 2024-04-27 07:56

    反正我個人買空調室外機越大越好,因爲大散熱就會更好。

  • 2024-05-21 07:14

    國內的産品動不動就是搞價格戰,不止是電器,別人需要1000成本的東西,一個遙遙領先說100或者幹脆來個50就能做到,技術真的如此神奇?

  • 2024-05-23 10:15

    低價竟爭的惡果啊!

  • 2024-06-01 02:20

    簡配啊

  • 2024-06-06 21:49

    三菱空調、大金空調、將軍空調、松下空調等日本空調哪個不比國內的品質好,哪個不比國産的內外機分量重!偷工減料粗制爛造,有比較才有鑒別,買台三菱使用就知道了!

  • 2024-04-18 08:32

    首先活下去[吃瓜]

  • 2024-04-18 12:16

    質量越來越差。用不了幾年修的錢己經夠買一台機了。消費者其實付出的錢比原來定頻機費用多了很多。資本家總是含忽悠人

  • 2024-04-23 07:54

    想買格力定頻單冷機,買不到了[笑著哭]

    呆兮小萌 回覆:
    先科空調/美博空調/金鴻盛是格力壓縮機。單冷
  • 2024-06-05 22:33

    怎麽賺錢怎麽來[摳鼻]

數碼家電人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