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手無用,建議家長幹脆打殘算了,老師這句話被家長舉報,看教育局怎麽回應?

車有轍 2023-03-15 15:00:39

“如果孩子的手無用,建議家長幹脆打殘算了,留著裝飾看著令人惡心!”

“你女兒的手留著也無用了,什麽作業也完成不了,考出這樣的成績,丟人現眼!”

……

3月13日,媒體報道,湛江吳川市某小學五年級班級群,ID名爲“楊某某老師”發表不當言論侮辱學生,引起家長不滿,遂將其言論截圖發布到網上。

據稱,該教師先在群裏發了一張語文試卷(試卷的作文沒寫),然後艾特所有人,發出如上言論。

事發後,媒體致電吳川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教師爲人師表,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深遠。在公開場合侮辱學生,言論不當,已經違反師德,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肯定要受到相應處理。

但是,這是一件小事,學校可以處理,教育局沒必要如臨大敵。若不堪壓力對涉事教師從重處罰,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網暴,這對涉事教師不公平。

說實話,看到該教師在群裏發表的言論後,毫米老師也很震驚。不知道楊老師多大年紀,入職多久,很顯然經驗不足。

首先,作爲一位教師,她缺乏責任意識。

孩子沒完成試卷作文,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做題速度慢,或者基礎差不會寫作文,還可能是身體不適。

如果是客觀原因,老師就應該因材施教,降低要求,個別輔導,爭取讓孩子有所進步。即使是主觀原因,也要分析孩子沒寫作文的心理動機,是與家庭有關還是與學校有關。

不問青紅皂白向家長發難,明擺著就是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家長,認爲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家長單方面的責任。

當然,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不完成家庭作業等,家長肯定有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第一粒扣子沒扣好,後續的教育就很吃力。

但是,學校教育也承擔了重要的教育功能,各學科教師應該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負責。孩子的學習有問題,老師應該跟家長協同尋求解決,不能一味地責怪家長和孩子。

其次,她缺乏基本的職業素養。

一是沒有服務精神。教師雖然不是爲學生服務的,卻是爲社會和家長服務的。教師應該尊重家長,切不可“挾孩子以令家長”,對家長頤指氣使。

現在的家長權利意識很強,網絡時代舉報渠道也非常多,教師言行上稍有不慎,就會將自己陷于被動。

二是不懂得與家長溝通。孩子存在問題,教師應該與家長溝通,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給孩子打標簽、下結論,如“這孩子不可救藥”“我是沒辦法了你看著辦吧”,或者動不動讓家長帶回去教育。

指出孩子的問題時,語氣一定要委婉。“孩子是自己的好”,沒有哪位家長願意徹底否定自己的孩子。作爲老師,無論采取何種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家長感受到你是爲了孩子好,而不是在泄私憤或卸責任。

三是忽略了微信群的公共屬性。有些老師以爲班級微信群是自己的獨立王國,是可以掌控的領地,在群裏說話做事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動辄威脅要將別人踢出去。

事實上,微信群是一個言論散播速度最快的廣場,每一個人在群裏所說的任何話,都有可能成爲“呈堂證供”。老師在家長群裏只能談工作,切記不要涉及到具體的學生與家長,尤其不能有出格的言論。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公職人員就是在微信群裏翻了車,大家一定要引以爲戒。

最後說一下教育局的態度。

教育局對老師們的態度,有點像封建家長。只要有誰告狀,第一反應便是“得罪各位了,待我回家好好教訓他一頓”,而不問事情的前因後果,性質是否嚴重,是否值得如此大動幹戈。

像這件事,問題的性質我已分析得很清楚了,涉事老師一是經驗不足,二是職業素養欠缺,但並不是犯了大錯。學校即可妥善處理,不值得教育局出面問責。

如果教育局遇事都這是副態度,等于是將自己跟學校、跟老師們把關系撇得幹幹淨淨,把責任推卸得徹徹底底。長此以往,會寒了老師們的心,失去老師們的信任。

0 阅读:7

車有轍

簡介:喜歡車,愛車,傳播汽車文化,更新汽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