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攝影家格瓦·戴高樂:中國很多地方值得多次探索

海外網 2024-04-26 10:30:56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 應妮)在爲來賓介紹一幅《讀水書的老者》照片時,法國攝影家格瓦·戴高樂明顯恍惚了一下,似乎是在回想拍攝這張照片的情境。這是他2019年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用鏡頭記錄下的一刻,照片中的老者已經八十多歲,是一位“水書習俗”的非遺傳承人。

4月24日,法國攝影家格瓦·戴高樂在北京爲來賓介紹自己拍攝的作品。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偉大的足迹——格瓦·戴高樂攝影展”24日在北京的一家藝術館舉行,現場集中展示了他從1978年首次到訪中國至今的四十余年裏拍攝的照片。

攝影家格瓦·戴高樂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戴高樂將軍的侄孫,他的父親貝爾納·戴高樂曾任法中委員會主席,被譽爲中法友誼的“信使”。

1964年,貝爾納·戴高樂第一次來中國,曾經拍攝過一個中國的視頻。通過父親的這個視頻,格瓦·戴高樂第一次知道了中國,並對這個遙遠的國度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和向往。

1978年時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23歲的格瓦·戴高樂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兩周時間裏他去了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個城市,把鏡頭更多聚焦在街邊的普通人,如胡同裏下棋的老人、公園裏納涼的遊人、理發店櫥窗裏展示的時髦發型等,一股蓬勃的活力從他的照片中滿溢出來。

此後,格瓦·戴高樂多次重返中國,拍攝了大量體現中國社會人文和城市發展變遷的照片,用鏡頭記錄並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變化,延續著戴高樂家族對中國的友好情緣,“2013年我陪著父親來到上海和北京,我們都被中國的巨大變化所震驚”。

4月24日,“偉大的足迹——格瓦·戴高樂攝影展”展覽現場。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在我看來,中國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建築、科技和人們的衣食住行”。格瓦·戴高樂說自己已經來過四次北京,也多次去過上海、西安等地,他認爲中國很多地方都值得多次探索。“我喜歡表現人情味兒,從普通人角度來看更有溫情有韻味,更能讓人感動。我珍視所有這些旅途,它們都是珍貴的回憶。每每回看這些照片,我都會忍不住想,照片中的這些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組建家庭了,他們的生活是什麽樣的……”

4月25日,69歲的格瓦·戴高樂應邀再次前往貴州省。四年前的貴州之行,他的鏡頭聚焦水族的風土人情,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習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一次,他將和中國攝影家一同對花江峽谷大橋的建設進行專題拍攝。這座在建中的大橋橋面距離峽谷水面垂直高度達625米,建成後將成爲世界最高的大橋,“我很期待看到它早日建成的樣子”。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