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頭條】4000萬元不好拿!上海“最牛業委會”追討物業公司案一審判決被撤銷

小康雜志社 2024-04-26 09:33:51

圖源:卡樂圖片 甯穎/攝

去年年初,上海“中遠兩灣城”小區在網絡上火了——小區業委會不僅炒掉了管理小區長達20年的物業公司,還請來專業律師團隊和審計團隊,全面審計過去20年物業賬目,倒查20年的公共水電及停車費,最終獲得有力證據,法院判決前物業公司返還全體業主4000余萬元。

這一判決結果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很多網友稱贊中遠兩灣城小區業主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認爲他們的嘗試對很多小區有借鑒意義,因而把該小區業委會稱爲“最牛業委會”。

一年過去了,上海中遠兩灣城小區業主們還沒拿到物業返還的4000萬元物業費,而雙方的糾紛還在繼續。

4月23日,中遠兩灣城小區業委會審計組組長賀先生表示,原本已于2023年初進行了判決的案子,因中遠物業不服普陀區人民法院判決結果,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現在是撤銷之前普陀區法院的判決,發回重審。”

對于這一裁定結果,小區業主們召開業主代表溝通會,推進業主聯名上訴相關事宜,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小區居民的合法權益,“3天時間已有超2000名業主簽名。”

一審判決被撤銷

中遠兩灣城地處上海市普陀區,坐落于蘇州河畔,毗鄰上海火車站、天安千樹等地標,是上海內環以內最大小區,二手房均價約爲10萬元/平方米。該小區分爲東西兩區,一共有96幢超過30層的高樓密集排列,整個小區約容納12000多戶、5萬多居民,光停車位就有7000多個。

回顧案情,該案原告爲上海市普陀區中遠兩灣城小區第三屆業主委員會,被告爲中遠物業,案由爲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1998年,上海中心城區最大棚戶區“兩灣一宅”舊區改造啓動,項目被命名爲“中遠兩灣城”。小區1999年正式開工,分四期建設,2006年全面竣工。中遠物業自2001年9月1日起爲小區提供服務。小區于2008年成立了第一屆業委會後,與中遠物業簽訂了臨時服務合同,于2021年1月31日終止服務。2021年2月1日,萬科物業進場。截至目前,中遠兩灣城共誕生了三屆業委會。

前任物業公司“中遠物業”系開發商自配物業,管理該小區達到20年之久,由于業主們認爲小區管理混亂、賬目不清,數年前他們開始籌劃換掉原業委會以及中遠物業,由于該小區業主人數十分龐大,經過一番複雜運作,該小區新上任業委會終于成功炒掉原物業公司,于2021年2月換成了萬科物業。

小區裏流傳最廣泛的故事,是有業主偶然發現草叢裏壞掉的景觀燈被灌滿了水泥,意識到問題的業主挨個檢查,發現被灌了水泥的燈杆十之有六。地庫裏,燈架上的燈泡只剩五分之一。業主們爲此找到物業,得到的答複卻是“維修費用較高,夜間照明無需太多”。

再加之房地産市場日趨火熱,被開發商帶到浙江等地開盤的兩灣城四期,吸引了諸多炒房客。大戶型房源被二房東接手後,加隔斷出租,170㎡的四室兩廳,至少能住十幾個人。幾年時間裏,群租從四期蔓延到另外三個區域,擁有11600多戶居民的超大社區兩灣城,就變成上海內環最有名的群租房聚落,被外界貼上“魔幻”的標簽。

矛盾自此變得日益尖銳,業主對物業的指控也從服務質量不佳升級到“中飽私囊”。比如,有業主指控物業放縱保安從公共車位收益中賺取差價。也有業主開始仔細閱讀物業張貼出來的審計公示,發現小區公共收益數額越來越小,支出結余也越來越少。

小區第三屆業委會還倒查了過去20年的小區賬目,發現物業費結算後結余、停車管理費結余、公共收益業主分成結余等均有問題,于是將中遠物業起訴至法庭。

去年1月底,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一審宣判,釆納了小區業主的訴求,判決中遠物業公司應返還全體業主共計人民幣4000萬元,此外,案件受理費高達35.22萬元,由中遠兩灣城業委會負擔15萬元,中遠物業負擔20.22萬元。

假設這筆4000萬元返還金到位,簡單按戶分配計算,則小區每戶都能分得3300多元。

中遠物業不服普陀區人民法院判決結果,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民事裁定書顯示,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4月4日立案,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該院認爲,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裁定撤銷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2021)滬0107民初6549號民事判決,案件發回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重審,上訴人上海中遠物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預交的二審案件受理費35.22萬元予以退回。落款日期爲2024年4月3日。

超2000名業主簽名上訴

據悉,二審立案至今已有一年,二審法院組織過二次證據交換及一次線上異步審理,原定于2023年6月底前進行的法庭辯論至今並未舉行,在此情況下,近期二審法院直接作出裁定,令衆多業主不滿。

對于這一裁定結果,中遠兩灣城業主代表表示,小區業委會或將召開業主代表溝通會,推進業主聯名上訴的相關事宜,繼續以法律手段維護小區數萬居民的合法權益。裁定書的表述也比較簡短模糊,業主們希望進一步了解一審判決中認定的基本事實具體包括哪些,其中又有哪些事實不清晰。

該業主還表示,律師團隊會繼續力爭,對此很有信心。另一方面,業主們准備聯名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因爲擔心時間拖得太久,最後就算判了,錢款能不能追回來也是個問題。

目前小區業委會正在推進業主聯名上訴的相關事宜,已有超2000名業主簽名。

不過,去年上海市尚法律師事務所房地産部主任律師唐震東、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付永生均表示,本案中“判決向業主委員會返還公共收益”這樣的訴訟請求與判決內容與法律規定不符,給被告翻案留下了漏洞。

(微信公衆號“財智頭條”綜合自:澎湃新聞、光明網、中國新聞網、第一財經等)

編輯:袁凱

校對:風華

審核:龔紫陌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