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強國丨廣東邦盛:“北鬥+”催生新業態

小康雜志社 2024-05-08 18:35:58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 降蘊彰

作爲國內首批涉足北鬥定位導航産業的企業之一,廣東邦盛在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方面取得的成就十分突出,現已擁有包括基于BDS/GPS的遠程監控系統、一種自動識別及切換報警類型的定位監控系統等近百項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掌握數十項軟件産品著作權。

供圖/受訪者

國家知識産權局近日發布公告,廣東邦盛北鬥科技股份公司(下文簡稱廣東邦盛)申請一項名爲“基于人工智能的北鬥定位數據處理方法及系統”知識産權,公開號爲CN117665875A。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北鬥技術應用軟件開發、軟件産品及服務銷售、技術服務等,在國內北鬥應用領域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卓越企業。據悉,截至2023上半年,廣東邦盛自主申請並獲得授權的知識産權125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83項。

廣東邦盛的業務範圍涵蓋車輛安全監測、森林火情監測、邊坡堤壩位移監測、橋梁隧道安全監測、水情水質安全監測、文旅建築健康監測及智慧農業等領域。近年來,該公司著力解決北鬥應用領域的一些“卡脖子”技術難題,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包括雲平台綜合應用能力、物聯網全面感知能力、固定/移動式傳感器高效采集能力、BIM精細化項目呈現能力、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能力等,提供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智能化信息管理建設等全方位服務,形成了以北鬥技術爲核心的全面解決方案。2020年以來,公司産品北鬥智能網絡終端及安全守護系統産銷量及在細分市場占有率全國排名蟬聯第三;公司開發的森林防火設備北鬥-LORA網關已取得國際歐盟CE證書。此外,公司還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也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北鬥導航已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當安裝有北鬥高精度智能網聯車載終端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該系統可實時將記錄的事故現場視頻圖像和北鬥高精度定位汽車行駛軌迹的車道級信息數據自動上傳至交警和保險公司道路交通事故在線處理平台,交警即可遠程在線勘查定責快速處理,同時及時將高精度定位全時空信息有關數據推送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同步遠程在線接收查勘、審核相關即時事故現場的高清視頻和圖像等信息,實現快速定損、快速理賠,這樣可以降低交通管理和保險公司的綜合成本。再看另一個應用案例。假如草原或森林發生火情,還沒等人發現,衛星監測設備就已經把火情信息發送給消防監控中心,可自動形成草原或森林火情熱點報告、定位火情熱點經緯度,並由監控中心派出無人機到現場實施滅火……這些都是廣東邦盛經常出現的接警服務真實場景。在現實生活中,“廣東邦盛”已經成爲了衆多客戶心目中高效服務的滿意對象。

早在2016年5月16日,廣東邦盛就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挂牌。據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彭文斌介紹,從2017年到2022年,廣東邦盛的營業收入從764萬元增長到25702.25萬元,增長了32.66倍;淨利潤從-6.8萬元增長到4154.71萬元,增長了611.28倍。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淨利潤2252.6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爲0.21元。堅實的技術底蘊爲企業長遠健康發展鋪就了陽光大道。

搶先布局“北鬥+汽車服務”領域

廣東邦盛成立于2007年,坐落于廣東省佛山市軍民融合産業園,是園區重點招商引資的軍民融合領域北鬥行業運營商。據彭文斌介紹,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是爲客戶提供包括公關活動策劃與執行、品牌或産品推廣、廣告設計等一系列的公共關系服務和廣告設計服務,幫助客戶塑造品牌、提升産品價值、擴大市場影響力,吸納有效終端消費客戶。在公共關系服務和廣告設計服務過程中,接觸了不少汽車銷售服務4S店的客戶,逐步了解到車輛GPS防盜設備利潤較高,于是就發展成爲車輛GPS防盜設備服務商;再往後,正式進入了北鬥衛星應用開發領域。

廣東邦盛自轉型以來,專注研究“北鬥+”車聯網行業軟件和“北鬥+”行業解決方案,致力于資産安全保障和出行安全守護,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投入及行業應用積累,基于北鬥技術應用、物聯網與雲計算等核心技術,研發出“雲-管-端”一體化的國內先進、行業領先的應用解決方案。該方案在“雲”層,形成了面向連接管理、公共行業服務、數據管理等多業務支持的平台系統綜合應用解決方案;在“管”層,形成了以2G/3G/4G/5G蜂窩通信與直線無線通信爲關鍵技術的應用協議;在“端”層,形成了以終端智能化、網聯化爲關鍵技術的應用産品。綜合來看,“雲-管-端”三平台各司其職,又互相聯動,密不可分。

隨著北鬥系統應用業務的大力發展,原主體公司的公關廣告業務逐年減少。轉型後的公司通過“北鬥+”應用解決了服務商的定位和用戶大數據布局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廣東邦盛又不斷對發展戰略進行科學合理調整,新增加了以北鬥位置應用爲基礎的平台管理服務,從而實現了客戶量的快速增長。

“北鬥+”車聯網行業軟件和“北鬥+”行業解決方案投放市場之後,獲得廣泛的認可和好評。廣東邦盛乘勝追擊,進一步打造了一個北鬥軟件生態平台,該平台不僅可以幫助下遊代理商及4S 店提高其與客戶之間的用戶黏度和活躍度,合作客戶還可通過北鬥車聯網定位終端和定位查詢等相關服務讓終端客戶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內容,從而實現企業與客戶雙贏。

2019年5月,廣東邦盛加入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並被選舉爲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單位。彭文斌表示,加入該協會並被選舉爲副會長單位有助于較快提高在汽車流通領域的知名度,是公司覆蓋廣東汽車後市場行業的重要之舉。就在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大幅提高,達到4585.89萬元,同比增長258.78%;淨利潤爲1001.01萬元,扭虧爲盈,同比增長226.08%。

更進一步分析,2019年該公司之所以大幅提高營業收入,實現扭虧爲盈,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2019年開拓了“以北鬥位置應用爲基礎的平台服務模式”。利用公司已有的位置服務平台爲保險企業等客戶提供技術+運營的解決方案,讓客戶能夠更好爲他們的大規模個人用戶提供産品和服務,並對其個人用戶進行管理。公司和中國大地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廣東佳安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合作,爲其提供平台管理服務,在該板塊實現了2928萬元的收入。二是2019年公司大力發展北鬥車輛智能控制業務,業績明顯上升,實現879.97萬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61.10% 。三是2019年公司開展了“軟件開發”業務,爲多家代理商及下屬4S門店開發軟件及客戶管理平台系統,由此實現營收702.11萬元。相比2017、2018年,2019年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分別達到50.89%和21.83%。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北鬥系統應用業務已成爲公司主營業務。

由于廣東邦盛搶先布局北鬥定位導航系統在汽車保險領域的應用,成功打造了北鬥保險綜合服務系統,迅速成爲“北鬥+汽車服務”領域的龍頭服務商。通過“北鬥+”賦能,與廣東邦盛合作的4S店客戶在汽車售後環節就能更多獲利,也讓養車變得更方便更省心,使得該服務在合作中獲得各大保險機構的認可與終端消費者的歡迎。

目前,廣東邦盛開拓的汽車行業平台管理服務業務已經覆蓋全國15個省區市、210多個城市;全國大約28000家汽車4S店,其中,應用廣東邦盛“北鬥智能網絡終端及安全守護系統”的就有2000多家,在線車主約有200余萬人。廣東邦盛合作的客戶既有奔馳、寶馬、奧迪等知名汽車品牌,也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中國人保、中國太平人壽等知名保險集團。

“北鬥+5G”催生多個新業態

在搶先布局北鬥系統汽車服務領域的同時,廣東邦盛還積極探索北鬥系統在森林防火、智慧基建、智慧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短短的四五年內,廣東邦盛開發的“北鬥智能網絡終端及安全守護系統”一系列相關細分産品在安全應用與防災減損中均顯示出重大應用價值。

以“北鬥+森林火情監測預警系統”爲例,廣東邦盛通過整合北鬥衛星短報文通信、互聯網與 4G/5G 通信,在全國境內無通信盲區,徹底地解決森林消防預警與通信難題。具體來說,是通過熱成像攝像頭實現全天候對林區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視頻監控,在視頻監控盲區,使用煙霧溫度監控節點終端檢測林區溫度變化與煙霧,節點終端的煙霧和溫度通過北鬥網關基站收集數據,再通過北鬥技術將煙霧溫度數據發送到北鬥衛星。北鬥衛星將數據通過北鬥短報文技術傳輸到北鬥衛星數據接收站,回傳到服務器分析數據,實現盲點檢測,獲得檢測全覆蓋效果。

“北鬥森林火情監測預警系統”是廣東邦盛自主研發的全天候自動守護森林資源安全的應用系統,基于北鬥技術的創新發展,整合北鬥衛星短報文通信、互聯網與 4G/5G 通信,在全國境內無通信盲區。系統提供衛星應急通信,位置追蹤和數據采集,通過網格化監控管理,確保及時發現火災隱患點,通過北鬥短報文功能將火災隱患點坐標發給監控中心和相關管理負責人員,及時地響應災情與應急救援指揮,有效提高應急搜救管理水平,徹底地解決森林消防預警與通信難題,減少了國家財産損失和人員傷亡,降低環境汙染和社會壓力,真正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2021年廣東邦盛研發推廣的“北鬥森林防火監測預警大數據服務平台”入選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目前已在一些國家林區推廣應用,成爲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

在搶先布局汽車服務、森林防火兩大領域的同時,在智慧基建、智慧農業等領域,廣東邦盛以北鬥技術填補了多項空白。比如,在智慧基建方面,廣東邦盛以北鬥技術填補了地基位移和樓宇變形監控領域的空白,並采集建築數據,使每棟單體建築的生命周期有據可查;通過物聯網,利用互聯網通信技術將傳感器、通信設備、人員、建築設備以及建築本體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遠程管控的信息化系統,爲建築安全監測提供了一套全覆蓋、便捷性、信息化的大數據實時監控平台。在智慧農業領域,廣東邦盛自主研發的適用于縣域經濟品牌發展的“遙感+北鬥+光譜的數字農業系統”,利用北鬥衛星、農業遙感衛星、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作物表型等工具,以區域有機廢棄物厭氧處置中心和農光互補爲紐帶,以農業産業孵化爲驅動力,構築區域種養低碳循環生態農業産業鏈,爲創建省級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提供系統化服務,推動農業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實現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

隨著北鬥系統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建設和發展,相關産品已廣泛應用于農業、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森林防火、通信系統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産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據悉,廣東邦盛正在加大對智慧城市、電力能源等領域的系統開發力度,大力推動北鬥技術不斷深化融合賦能産業的創新發展。

碩果 通過多年的自主開發、自主創新,廣東邦盛已經形成了行業技術領先的完全國産化的動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一系列“北鬥+”行業解決方案。供圖/受訪者

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

作爲國內首批涉足北鬥定位導航産業的企業之一,廣東邦盛在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方面,取得的成就十分突出。該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設計、生産、銷售體系,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現已擁有包括基于BDS/GPS的遠程監控系統、一種自動識別及切換報警類型的定位監控系統等近百項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掌握數十項軟件産品著作權。

2023 年上半年,廣東邦盛完成了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0000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第一年年審以及 IS09001 質量管理體系重新認定,公司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並通過了知識産權管理體系認證。

目前,廣東邦盛擁有專業的科研開發團隊、訓練有素的一線員工以及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還先後與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多家重點大學建立了校企産學研合作關系,建立爲企業輸送人才的碩士研究生工作站,與國內多家專業機構緊密合作,實現了産學研的強強聯合。

廣東邦盛自轉型以來,一直研發“北鬥+”車聯網行業軟件和“北鬥+”行業解決方案。通過多年的自主開發、自主創新,已經形成了行業技術領先的完全國産化的動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一系列“北鬥+”行業解決方案。爲加大研發力度,加快創新步伐,適應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該公司于2019 年成立了研發中心,目前下設 5 個項目研發小組,包括北鬥+車聯網項目研發小組、北鬥+森林火情監測預警項目研發小組、北鬥+智慧基建項目研發小組、北鬥+智慧農業項目研發小組、北鬥+公共環境安全監測項目研發小組。研發小組承擔廣東邦盛的全部新技術研究、新産品開發等工作。

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廣東邦盛十分重視企業知識産權的保護工作,不斷加大在科研開發、知識産權等方面的投入,近三年,研發分別投入694.91萬元、1050.78萬元、1468.31萬元。連續數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均超過5%。在知識産權投入方面,把知識産權工作切實納入公司的技術創新、生産、經營等各個環節中,2020年通過了知識産權管理體系認證。前不久,國家知識産權局發布公告,廣東邦盛正在申請一項名爲“基于人工智能的北鬥定位數據處理方法及系統”的知識産權,公開號爲CN117665875A。通過知識産權的頻頻申請,公司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發明創新動力,這些技術的科研成果已轉化應用,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近幾年,廣東邦盛的“北鬥駕乘安全檢測設備”、“北鬥智控軟件”、“北鬥車聯網系統”等8個産品被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認定爲“廣東省高新技術産品”,公司還被認定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此外,連續多年,廣東邦盛主營産品産銷量及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排名第三,成爲國內北鬥導航應用産業領域的佼佼者。

2023年3月6日,廣東邦盛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開放公平、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市場主導和共同發展的原則,圍繞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通信系統、數字交通、數字經濟、數字農業、智慧城市等方面全面展開戰略合作,攜手拓展新模式、培育新業態、打造新産業。

“十四五”是我國數字經濟全面發力的階段,也是企業數智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幾年,廣東邦盛將推出更多的新産品、新服務,以期真正成爲北鬥技術應用的卓越企業。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下旬刊

編輯:王靖羽

來源:小康雜志

發布時間:2024-04-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