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慢跑鞋之王”:年收入470億元,連中文譯名都沒有也能大賣

新潮商評論 2024-04-03 07:41:44

過去一年,跑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瑞士跑鞋品牌On(昂跑)銷售額同比大漲46.6%至17.92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43億元)。Deckers Brands旗下的法國跑鞋品牌Hoka One One,2024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內)營收漲幅超過兩成,達到4.29億美元,全財年營收有望突破20億美元。

日本運動巨頭亞瑟士(ASICS)乘上專業運動和複古潮流的東風,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7.7%至5704.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2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77.4%至352.7億日元;其中,跑鞋板塊銷售額同比增長10.7%至2859億日元,占比50%。

靠跑鞋發家的美國運動品牌New Balance,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23年銷售額同比大漲23%至約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0億元),再創曆史新高,較2020年的33億美元幾乎翻倍。

按品類劃分,以跑鞋爲核心,包含多功能鞋、戶外鞋、健走鞋、籃球鞋等細分的鞋類業務依舊是主力,占比近八成;服裝銷售額則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按區域劃分,歐洲營收大漲超35%,美國超過20%。去年其官網有多達63%的銷售額來自新消費者,今年公司計劃在全球開設90家新店,並對現有的50家店鋪進行升級改造。

公開資料顯示:New Balance被稱爲“老爹鞋之王”“慢跑鞋之王”“總統慢跑鞋”,品牌成立于1906年,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在緬因州斯科維根、新罕布什爾州倫敦德裏設有工廠。在全球經營超500家門店,擁有3000多個零售合作夥伴以及350名推廣大使,其中就包括中國的白百何、董潔、趙露思,韓國的IU、金高銀等。

時間回到118年前,New Balance創始人威廉·萊利(William J. Riley)受到小雞雞爪的啓發,研發設計出腳弓支撐器,並在波士頓成立了一家名爲New Balance的公司,專門訂做整形外科的腳弓支撐器和矯正鞋。

到了上世紀50年代,New Balance開始爲當地的跑步者制造專業的運動鞋,包括麻省理工大學的田徑隊。往後發展,他們陸續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以提供多寬度楦頭的運動鞋“TRACKSTER”、配備高避震性耐久材質的C-CAP鞋款,“世界第一慢跑鞋”320慢跑鞋、強調分散重量的ENCAP1300型運動鞋等産品,還開發出吸震材質“ABZORB”。

1982年,被譽爲New Balance巅峰之作的990問世,向來低調的品牌打出廣告:“如果滿分是1000分的話,這雙鞋值990分。”獨特且兼備辨識度的設計、卓越的品質,使其立馬成爲成爲風靡鞋圈的浪潮。前所未有的100美元定價,也絲毫不影響人們購買的熱情。要知道當時的球鞋普遍價格就是10美元,哪怕是Air Jordan 1定價也就65美元。

誕生至今已有42年的990,依然是New Balance系列産品中的佼佼者,1998、2012、2016、2019、2022年又陸續推出第二至第六代的改款,在材質、款式上進行調整,每次出新都極爲搶手。

除了在産品上推陳出新,近年來New Balance還在宣傳上下足功夫,一方面與日系潮牌WTAPS、設計工作室JJJJOUND、丹麥時裝品牌GANN、生活雜志《Safari》等聯名,另一方面與NBA球員科懷·倫納德、賈馬爾·穆雷,網球明星可可·高芙,日本棒球明星大谷翔平等的合作,使其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的熱度不斷上升。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New Balance便以代理形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03年的時候,正式以直營形式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有意思的是,頭十年裏,比起“專業跑鞋”,其複古潮鞋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近些年隨著國內民衆健身意識逐漸覺醒,長期專注于跑鞋研發的New Balance接住了“潑天的富貴”,並加大了在中國的投入。例如簽約中國馬拉松運動員賈俄仁加(這也是該品牌簽約的首位中國運動員)、在上海前灘太古裏開設New Balance全球跑步概念店、開啓面向中國跑者的“NB逐夢計劃”等。

公司CEO喬·普雷斯頓(Joe Preston)表示:過去十年是中國業績的轉折點,銷售額同比增長60%至85%,其中專業跑鞋的增長率達90%。2023年“在中國市場表現良好,銷售額保持穩定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New Balance品牌沒有中文的官方譯名【其中國公司叫做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紐百倫”(New Balanc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商所使用的名稱,已被注冊),“新百倫”(早已在廣東一鞋企手中)均不能使用。至于“紐巴倫”“新佰倫”,則屬于山寨産品。

寫在最後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跑步市場,過去一年舉辦了超400場馬拉松賽事。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專注于跑步、遠足、步行品類的運動品牌增長潛力更大。當然,牌桌上並不只有New Balance一家,除了一衆外國品牌,還要面對特步、安踏、李甯等中國品牌的挑戰。

10 阅读:18904
评论列表

新潮商評論

簡介:追蹤科技、制造業、大消費領域最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