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反攻時間確定,俄烏沖突距離美軍下場,只差一步

時報天下 2024-05-10 11:23:05

根據《亞洲時報》的報道,目前法國已經正式向烏克蘭派遣了第一批軍隊,人數約爲一百人,目前已經被部署到前線,支援斯拉維揚斯克的烏克蘭第54獨立機械化旅。

法國軍隊的加入,讓俄烏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外界最關心的無非一點:對于法國軍隊的加入,普京會采取何種態度?是視作與北約之間的直接開戰?還是當作沒看到?這是外界比較期待的。

我個人的觀點,普京不會有太大反應,這主要出于三個原因:

1,法國雖然派兵了,但手法非常克制。這些被派往烏克蘭的士兵來自法國第三步兵團,是法國外籍軍團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什麽叫“外籍軍團”?說白了,派去支援烏克蘭的這支法軍部隊,除了指揮官之外沒有一個法國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給法俄留下了一個緩存的空間;

2,從本質上來說,法國軍隊的加入,不會對戰爭局勢産生太大的影響。因爲計劃派往烏克蘭的法軍人數本就不多,總數大概1500人左右,于整個俄烏戰場而言,就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更何況,目前俄軍在戰場上優勢巨大,當下俄軍戰鬥的重心已經轉變,從之前的攻城掠地轉向殺傷烏軍生員,同時盡可能減少己方損失;

3,烏克蘭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是武器裝備,尤其是防空系統。多家西方媒體和烏克蘭媒體已經爆料過,烏軍的後方防禦工事基本只停留在供高層和外國人打卡的少數幾處地點,其他地方的防禦工事“基本沒有”。爲什麽沒有?說白了,本來就缺錢,高層再撈一筆,剩下的就沒多少了。所以說如果頓巴斯最後的防線被打穿,烏克蘭的大後方基本就是不設防狀態,任由俄軍拿捏。

所以我個人認爲,馬克龍往烏克蘭派兵,它的政治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坐視自己的硬漢形象,同時提升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推進歐洲戰略自主;二是報複俄羅斯,別忘了當初法國從尼日爾撤軍的狼狽樣子,跟普京脫不了幹系,而尼日爾是法國很重要的鈾供應國,從尼日爾撤軍讓法國面子裏子同時遭遇重擊,這筆賬自然要算到普京頭上。

事實上,澤連斯基本人也並沒有對法軍的相助寄予厚望,但問題是,美國同樣靠不住。

5月4號,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俄羅斯會繼續在戰場上取得進展,但他相信基輔能夠守住防線,並在2025年發動新的反攻。

2025年黃花菜都涼了,還反攻?真等到2025年,發起反攻的可能就不是烏軍,而是美軍了。因爲按照美國衆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裏斯的說法,如果烏克蘭垮台,美軍可能會不得不出兵幹預。如果俄軍進展一切順利,今年是有可能結束俄烏沖突的,到時候美國恐怕不下場也得下場了。

2 阅读:415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0:28

    指望美國和歐洲出兵?歐美煽風點火遞刀子可以,讓歐美爲了二毛搭上性命門都沒有。

  • 2024-05-16 10:12

    小編馬上就被俄軍打臉了。

  • 2024-05-10 16:37

    俄武器太差,信息和情報也太差,這戰爭估計還得打幾年

時報天下

簡介:國防時報官方國際欄目。聚焦天下時政,縱覽世界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