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出身不凡卻晚年淒慘,楊潔導演2次探望落淚,爲何不救它?

淵澤之觀 2024-03-27 17:14:14

“我拍《西遊記》最對不起的就是“小白龍”,如果沒有《西遊記》,它這輩子就能活的很開心。”

這是楊潔導演晚年的《自傳》中,最讓人心酸的話之一。

小白龍雖然只是一匹不會說話的馬,但在86版《西遊記》的拍攝中,有許多關于它的名場面。

它忠誠、勤勉,心甘情願的托著師徒四人的行李,一路向西,不停不歇,讓人難以忘懷。

然而,白龍馬在拍攝完成之後的生活,卻過得非常淒慘,最終更是被抛棄到冰冷的山洞中,屍骨無存。

楊潔導演曾兩次去看望它,見到昔日老友瘦骨嶙峋的模樣潸然淚下,卻無法出手相助。

戲裏戲外的十萬八千裏

楊潔導演曾經說過,《西遊記》中師徒四人跑遍了十萬八千裏,他們劇組在現實中,其實也跑了何止十萬八千裏。

一方面是取景取材,比如人們熟知的《三借芭蕉扇》,就是在新疆吐魯番拍攝的;

另一方面,就是爲了找合適的群演。

“白龍馬是《西遊記》中的第五個人物,沒有它就沒有《西遊記》的成功。”攝像師王崇秋,是這麽評價白龍馬的。

所以小白龍對于全劇組的人來說,其實並不能算是“群演”,反而是非常重要的“主演”之一。

劇組找到它的路,也是頗爲曲折。

當年不像現在條件這麽好,幾乎所有劇組都主打一個“窮”字兒。再加上那個年代馬本身就少,想找一個符合原著、通靈性的白馬,更是難上加難。

1982年,全劇組跑遍了全省的動物園,四處找關系,都沒找到一匹合適的馬。

眼看著《西遊記》開機在即了,最後只能先隨便找了一匹毛色較淺的棕馬,給它上了白顔料,“化妝”成爲白馬。

不過,“小白龍”的角色要經常上山下水,還要在惡劣的雨雪天氣拍攝,基本還沒拍幾場,就“褪色”了。這麽一來不僅耽誤進度,還影響視覺效果……

但一時間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先硬著頭皮拍。

“通靈”白馬,一騎驚人

直到1986年,劇組到了內蒙古大草原拍攝。

在一次開機之前,廣袤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有很多漂亮的駿馬在奔騰,楊潔導演當場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尤其是馬群中的一匹白馬,更是讓她眼前一亮。

楊潔導演連忙跑去詢問附近村民,村民表示這群馬是內蒙古軍區的“編制馬”,他們還熱情的將楊潔導演引薦給了該軍區的一位團長“桑傑紮布”。

巧了,楊潔導演一眼看中的那匹白馬,正是這位桑傑紮布團長的坐騎。

桑傑紮布得知了楊潔的身份,非常高興。

同時,他又有些不舍的摸了摸小白龍。

小白龍是他的坐騎,更是他出生入死的“戰友”,他實在有些不舍將它送走。

但看著楊潔殷切期盼的眼神,他還是忍痛割愛了。

送走小白之前,桑傑紮布像個老父親一樣慈愛的撫摸它的腦袋:“小白小白,你要好好拍戲,聽楊老師的話哦!”

小白龍仿佛真的聽懂了似的,蹭了蹭桑傑紮布,又溫順的低頭蹭了蹭楊潔。

楊潔當時又驚又喜,連連點頭,誇贊小白龍是個有靈性的好孩子。

小白龍的拍攝過程非常順利,它本身就是戰馬,上山下海,困難險阻對它來說都如履平地。

拍攝時,唐僧坐在它身上穩穩當當,給足了人安全感;

不拍攝的時候,小白龍就溫順的站在角落休息,它很乖,也不怕生,誰來逗它玩,它都不會生氣,所以工作人員都非常喜歡它。

小白龍的英姿飒爽,給《西遊記》增添了一抹無可替代的顔色,當年多少看完西遊記的孩子都在心中感歎:我要是也有一批小白龍,那該多好啊!

所以說,後來《西遊記》的成功,確實也離不開小白龍的貢獻。

然而,就這麽一個乖巧、溫順,又非常通人性的白馬,卻在拍攝完《西遊記》之後,落了個淒慘的下場……

英雄遲暮,白馬無可依

關于86版《西遊記》拍攝過程中,楊潔導演和“師徒四人”之間的矛盾,幾乎鬧得人盡皆知。

那時候楊潔被師徒四人帶頭“孤立”,她在劇組時,幾乎沒人願意搭理她。

只有小白龍,會記得是她將自己帶來了劇組,每次楊潔導演高喊“小白龍”的時候,它都會歡快的跑過來,用舌頭舔楊潔,弄得她渾身都是口水。

但楊潔不生氣,反而總是咯咯直笑,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白龍也確實給了她不少的陪伴。

1988年,時經六年時間,86版《西遊記》終于拍攝完成了。

此時的小白龍已經6歲了,和劇組朝夕相處了兩年多,它比剛來時更加溫順,也更加通人性。

《西遊記》拍攝結束後,楊潔導演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白龍了,它被送往了無錫影視基地。

到達基地之前,楊潔再三叮囑影視基地的飼養人,希望他可以善待小白龍。

對方滿口答應,卻態度敷衍。

楊潔導演想多說些什麽,卻怕說多了反而適得其反,于是就搖搖頭沉默了。

86版《西遊記》非常火,可以說是現象級的作品了。

從1988年最後一集播出後,此後的近二十年,都常年在央視黃金檔反複播出,可以說全國老百姓都看過了。

《西遊記》的爆火,帶紅了“師徒四人”,同時也帶紅了那個英氣逼人的“小白龍”。

很多人打聽到小白龍最後去了無錫影視基地,紛紛前往觀瞻。

影視基地一看這情況,立刻將小白龍打造成了一個“網紅項目”,化妝合照、起碼遊走、表演節目……各種項目層出不窮。

只要你願意花錢,想讓小白龍做什麽都可以。

飼養人不在乎小白龍累不累,只要有人來,它就要不停地“工作”,有時候因爲遊客多,它一整天都吃不了飯。

只要它不願意走,就會被飼養人用小樹枝“教育”。

不到半年時間,小白龍曾經油光發亮的皮毛,變得幹枯毛躁。

後來楊潔導演路過無錫,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就前來看望它,當她看到瘦骨嶙峋的小白龍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她顫抖著走過來,輕輕撫摸小白龍的鬃毛,對方看到她,滄桑的眼神中立刻就泛出了淚花,然後發出聲聲哀鳴。

和小白龍朝夕相處兩年,楊潔導演從未見過這樣的它,當場就落下淚來。

她祈求飼養人可以善待小白龍,對方只是假笑著說:“只是有時候忘記給它餵食了,您放心吧,以後會注意的。”

楊潔無話可說,只能再次告別了小白龍。

看著楊潔導演越去越遠,小白龍的哀鳴聲也越來越輕了。

兩年後,楊潔導演再次路過無錫,這次的小白龍已經瘦的不成樣子了。

並且因爲它已經沒了往日的風姿,遊客變少,不再有經濟價值,飼養人比之前更加苛責的帶它。

小白龍又見楊潔,依然發出細弱的哀鳴,似乎沒有怨過,都是眼前人將它帶出草原,又將它送到此處。

楊潔導演抱著小白龍的脖子,眼淚一股一股流下,卻無可奈何……

是馬,亦是人

後來,有人問楊潔:“你既然這麽心疼小白龍,爲什麽不直接把它買下來呢?”

楊潔導演沉默良久,最終也沒有回答。

直到她的自傳出版以後,人們才知曉了個中緣由。

當年拍攝《西遊記》時,全劇組都非常的窮,甚至一度面臨了資金鏈斷裂,要不是同爲老藝術家的遊本昌先生出手,替她一起四處拉贊助,《西遊記》很可能就半路夭折了!

《西遊記》拍了整整六年,楊潔總共才收了不到三千塊的報酬。

即便已經非常窮了,爲了不耽誤拍攝,她還是推掉了很多商業演出的邀請,並且因爲這事兒跟“師徒四人”鬧了不小矛盾。

而且當年有很多“關系戶”想走後門,希望能在電視劇裏某個角色亮個相,但都被她拒絕了,她對藝術的追求大于一切,不允許有任何“帶資進組”的無能人士毀掉她的作品。

正因如此,楊潔在那些年得罪了很多圈裏人。

雖然後來《西遊記》大獲成功,但楊潔導演本人,卻並沒有因此獲得什麽名聲和報酬。

再加上拍攝《西遊記》那幾年,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楊潔導演的身體每況愈下,等拍攝完成以後,她就已經落下病根兒了。

那時候的她別說是花錢買馬了,就連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維持。

所以,每次去影視基地看到垂垂老矣的小白龍,她都心痛難當,可除了祈求工作人員能善待它以外,她什麽都做不了。

1997年,68歲的楊潔導演,聽聞小白龍病死了,屍骨被隨意處理扔在山洞中,她當場淚流滿面。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1986年初見小白龍的樣子,它活潑且溫順,意氣風發的在草原上肆意奔跑。

它是戰馬,本應無拘無束和自己的“戰友”們安度晚年,卻因爲《西遊記》落得如此下場。

楊潔導演心中有過無數悔恨,以至于後來她會在自傳中說:“如果我沒有拍《西遊記》就好了,如果《西遊記》不成功就好了。”

她覺得是因爲《西遊記》,才讓小白龍落得如此下場。

但在她說出這句話時,心中何嘗想的不是自己呢?

若不拍《西遊記》,她楊潔亦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