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光儲盛會邀您共探可持續發展新機遇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2024-05-16 08:32:09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已成爲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全球能源智庫Ember發布最新報告稱,2023年,隨著全球太陽能和風能的增長,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30%。這意味著2023年可能會是一個關鍵轉折點,標志著全球電力行業的排放值達到峰值。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同比增長了23.2%,其中新增的一半以上來自中國。中國是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貢獻者,占全球太陽能增量的51%。

達成COP28目標2030年全球儲能還要再擴大六倍

目前全球能源結構加快調整,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對儲能産業加快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發展新型儲能對于消納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強電網穩定性,提升能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在此背景下,儲能“接棒”風光,成爲近兩年新能源領域中最火的賽道。根據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2GW,年增長率21.9%。其中,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91.3GW,是2022年同期的近兩倍。锂離子電池繼續高速增長,年增長率超過100%。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儲能應用市場,去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占比接近50%,與歐洲、美國合計占全球市場的88%。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碳減排的加速推進,儲能産業處在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IEA發布世界能源展望特別報告——《電池和安全能源轉換》。報告指出,全球200個國家在COP28上承諾,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的總容量再增加兩倍。爲達成這一目標,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總體儲能容量將增加六倍,才有可能滿足可再生能源需求。其中電化學儲能將占到增量中的90%,其余的10%,大部分由抽水蓄能構成。

我國新型儲能迎來發展“黃金時代”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發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新型儲能進入大規模發展期。“十四五”以來,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過1000億元,有力支撐能源電力發展,成爲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其中,2023年全年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比“十三五”期間的裝機規模擴大近十倍。

爲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和鼓勵儲能項目開發建設。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現在,各種新型儲能技術已經在各地進行應用。

作爲我國清潔能源大省,四川正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因地制宜布局建設新型儲能設施,促進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和多場景應用,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布局儲能電站、共享儲能等示範項目。到2025年,四川新型儲能規模將達200萬千瓦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锂離子儲能電池方面,四川已成爲全球動力電池産業生態體系最完整、配套協作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同時,爲拓展新型儲能領域,近日四川還創新出台了全國首個釩電池産業專項政策,致力打造國內領先的釩電池儲能産業基地。

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型儲能技術多元發展、加快叠代,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新型儲能從試點示範轉向規模化商用,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根據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預計,保守場景下,2028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68.7GW,2030年將達到221.2GW,2024—2030年年平均新增儲能裝機規模爲26.6GW;理想場景下,2028年將達到220.9GW,2030年將達到313.9GW,2024—2030年年平均新增儲能裝機規模爲39.9GW。

爲推動光伏及儲能産業的聯動發展,深化全球能源行業合作交流,搭建國際貿易投資平台,今年,中國國際光伏産業大會將全新升級爲2024第七屆中國國際光伏與儲能産業大會,進一步聚合政府、行業、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爲四川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清潔能源基地、爲中國光伏及儲能産業高質量發展、爲全球能源轉型提速推進作出積極貢獻。“光儲新時代 雙碳新征程”。2024第七屆中國國際光伏與儲能産業大會將于11月在成都舉行,系列豐富活動將激發全體光儲人的昂揚鬥志,引領行業攜手並進,共同譜寫中國光儲新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

(鍾繼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