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葩的國家:明明有2.8萬平方公裏國土,卻把首都建在海外小島

讀聞悅事 2024-05-09 10:00:50

文| 洱

編輯| 昭明

首都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通常來說,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中心,但不同的國家在定都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考量。

有一個國家擁有廣闊的內陸領土,卻決定將首都定在遠離內陸的小島上,這個國家便是赤道幾內亞。

赤道幾內亞爲何會將首都建在200公裏外的比奧科島上?比奧科島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呢?

赤道幾內亞是一個較爲貧窮的非洲小國,面積約爲2.8萬平方公裏,從地理環境來看,赤道幾內亞位于北緯2.2 1度-0.5 5度,東經9.2度-11.2 5度,距離赤道較近,一年四季持續高溫。

緊鄰大西洋的赤道幾內亞受濕熱的海洋氣流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赤道雨林氣候,這就導致該國氣溫較高,降雨量較大,只有少數日子能見到陽光,一年四季陰雨連綿,常年雲霧缭繞的環境給當地居民帶去了許多不便。

赤道幾內亞的地形較爲特殊,該國瀕臨海洋,海岸線長482公裏,海岸線較爲平直,少有港灣。

該國的三面被其他幾個國家包圍,海岸線又因港灣較少的緣故較難與外界溝通,當地居民受環境影響,較難與外界溝通,發展相對滯後。

相較于赤道幾內亞內陸來說,比奧科島的地理位置則要優越很多,它位于幾內亞灣的最深處,是赤道幾內亞的中心。

這裏氣候相對溫暖潮濕,更加適宜經濟作物生長和人類生活,這裏對外交往更加便捷,且資源非常豐富。

位于比奧科島的馬拉博年平均氣溫約25度,陸地上多爲死火山,資源相當豐富,盛産黑檀木等名貴藥材。

這裏工業發達,有可可咖啡加工廠、釀酒廠、面粉小工廠,也有天然的優良港灣和國際機場,無論是運輸還是對外進出口,都更爲方便。

從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兩個角度來看,它比赤道幾內亞內陸更加適合做首都。

其次,赤道幾內亞內陸地形較爲複雜,主要由山脈和高原組成,內陸地區海拔較高,內陸海拔爲600到900米的高原山地。

當地地勢崎岖,只有沿海部分有15到25公裏寬的平原,其余地區地勢高低不平,不適宜農作物生長,也不適宜經濟發展和工廠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赤道幾內亞雖地形崎岖,但物産資源卻相當豐富,有汽油、天然氣、黃金、鑽石、磷酸鹽等資源。

海岸線較長的赤道幾內亞也非常適合發展漁業,當地盛産金槍魚、大蝦和非洲黃魚,這些漁産品遠銷海外、極富盛名。

赤道幾內亞共有7個省、8個區和30個市,當地政府之所以放棄在陸地設立首都,選擇在比奧科島北部建都,除了地理環境原因之外,也與曆史原因息息相關。

馬拉博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非洲最早種植可可的地方,這裏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和優越的經濟發展環境,曾是貿易、金融、文化中心。

15世紀中期葡,萄牙入侵此地,將這裏據爲己有,18世紀西班牙人上島,在這裏設立了自己的殖民地。

1827年,西班牙人在馬拉博建立城市,他們奴役當地人民,並在這裏發展産業,西班牙人的殖民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也給他們帶去了新的發展機會。

馬拉博在西班牙的統治下,接觸了更爲先進的農業技術與先進器物,更早與世界接軌,而在馬拉博發展的如火如荼之時,赤道幾內亞內陸地區仍處于原始狀態。

1968年,西屬幾內亞從西班牙手中奪過獨立的主權,正式宣告獨立,將國名定爲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將西班牙人趕走後,把馬拉博重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當時的馬拉博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有西班牙人留下的工業基礎,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將馬拉博設爲首都更適宜經濟發展。

更爲重要的是,當時赤道幾內亞剛剛建國不久,安全隱患較大,位于比奧科島的馬拉博與大陸並不相連,無法被鄰國封鎖,相對更加安全,所以政治人員在經過多輪討論後,才決定將這座城市確立爲國家的首都。

赤道幾內亞將馬拉博設立爲首都後,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和交通,1991年馬拉博發現石油,政府斥巨資大力開墾石油,提出“以農業爲基礎,石油爲重點”的發展口號,憑借石油業和木材加工業實現了當地經濟的騰飛。

馬拉博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赤道幾內亞的工業增長,也吸納了不少傑出人才,隨著馬拉博財政狀況改善,赤道幾內亞政府也加大了交通建設力度,對當地的公路、機場、海港進行整改。

如今,馬拉博已成爲了赤道幾內亞最重要的航空港海港城市,雖然說馬拉博已有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土地面積較小、産業結構單一等問題,當地的發展速度仍舊較慢,至今仍存在糧食不能自給,交通受限等問題。

未來赤道幾內亞還有更長的道路要走,分析了該國的地形、地貌、氣候情況與周邊國家的關系資源分布之後,便不難理解赤道幾內亞政府爲什麽放棄內陸,執意要將首都設立在一個島嶼上了。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將國都設在馬拉博確實更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也期待這個非洲國家能夠依托地理優勢擁有更長足的發展,盡快解決糧食問題,讓百姓都能吃飽飯。

參考資料:非洲中西部的石油國——赤道幾內亞.騰訊網

8 阅读:9284
评论列表

讀聞悅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