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共築月球科研站,俄羅斯要將核電站送上月球,太空競賽升溫

土澳的生活 2024-05-08 21:29:10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紀元裏,俄羅斯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月球上建設核電站,這是其與中國的聯合月球基地項目的一部分,預示著東西方之間太空競賽的再次升溫。

據英媒5月8日稱,國際月球研究站,這一宏大的月球綜合設施預計于2026年破土動工,標志著兩大航天國家共同願景的實體化,即將重塑我們在月球上的存在印記。

該提議中的月球基地,其半徑超過任何迪士尼樂園,將成爲科學家們探索月球奧秘的研究中心。據俄羅斯新聞社報道,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尤裏·鮑裏索夫透露,莫斯科計劃在2033年至2035年間交付並安裝這座月球核電站。

鮑裏索夫早些時候在三月份曾提到,考慮到月球上長達地球14天的夜晚,使得表面太陽能板的供電能力受限,俄羅斯正在考慮利用核能爲該站提供動力。

此番行動不僅體現了俄羅斯對月球能源供應的前瞻思考,也預示著在2028年,俄羅斯火箭將嘗試登陸月球的南北極,開啓對這片未被觸及之地的探索。這些計劃凸顯了在月球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創新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國際科學月球站的發展規劃跨越2025年至2035年,分階段實施,並包含多個模塊單元。鮑裏索夫在四月份強調,爲了確保基地持續運作,開發一個緊湊、可靠且長期的核能供應系統至關重要。

據了解,兩國在2022年確認聯手,旨在抗衡美國NASA的“月球門戶”計劃,標志著一場新太空競賽的加速,其中合作與競爭並存。

二月份的會面進一步鞏固了雙方在“外太空安全”和“人工智能武器”等議題上的共識,顯示出兩國在太空外交領域的緊密聯系,其影響遠遠超出了月球表面的範疇。

隨著這些進展,月球成爲了一個充滿無限資源和潛力夢想的舞台。稀有金屬和氦-3等資源的發現,預示著未來清潔、無限能源的可能性,激發了如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人的太空夢想。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40年,全球太空産業的産值可能達到每年1萬億美元,甚至讓馬斯克成爲世界首位萬億富翁。

當俄羅斯和中國在月球戰略上步步推進時,NASA則計劃在未來十年中期將第一位女性送上火星。同時,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構思月球鐵路計劃,期望利用月球南極可能存在的水資源爲開采小行星或登陸火星的飛船提供燃料。

這場對月球的爭奪戰,如同一場太空時代的“狂野西部”,伴隨著關于月球及其資源歸屬權的法律模糊性,以及超過80個國家已涉足太空的事實,問題變得複雜起來。

哲學家A.C.格雷林在其著作《誰擁有月亮》中警告說,一場“太空狂野西部”即將到來,可能會對地球上本就脆弱的和平與穩定造成“火上澆油”的影響。

盡管1966年的《外層空間條約》規定任何國家不能聲稱擁有月球主權,但私人實體是否可以主張特定區域仍存在法律爭議。2020年,美國提出了旨在建立月球“安全區”的阿爾忒彌斯協議,然而俄羅斯與中國並未加入。

隨著各國紛紛瞄准月球南極,包括NASA已經識別出的阿爾忒彌斯III任務的13個潛在著陸點,以及自1972年吉恩·塞爾南和傑克·施密特之後再無人踏足月球的現狀,月球再次成爲人類探索的焦點。

在這場新的太空競賽中,月球將見證國際合作的美好願景還是競爭對抗的前哨站,將取決于我們今天做出的選擇。

1 阅读:262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0:36

    建議美國再次在好萊塢塔建攝影棚,這樣可以順利“登上”火星,再像在上次太空徑賽中“戰勝”前蘇聯那樣“戰勝”中俄。

土澳的生活

簡介:講一講在海外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