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條舉措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9 07:55:11

爲更好推動商務各領域數字化發展,日前商務部印發《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開展5項重點行動、共20條具體舉措。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數字經濟成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行動計劃》將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打造數實融合消費新場景

培育壯大數字消費,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行動計劃》提出,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打造“4+N”網絡消費矩陣,開展“全國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數商興農慶豐收”“絲路雲品電商節”4個全國性網絡促銷活動,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開展系列配套活動,鼓勵發展數字、綠色、健康等消費,開展家居煥新、國潮煥新、場景煥新等網絡主題促銷,圍繞新品體驗、文娛旅遊、體育賽事、醫療康養等打造一批數實融合消費新場景,培育一批數字消費品牌。

數字消費要打造多樣場景,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加速。《行動計劃》表示,鼓勵商貿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確認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推動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平台覆蓋率提升,完善“老字號數字博物館”,激發老字號創新活力。

組織跨境電商賣家積極出海

跨境電商發展新空間進一步打開。《行動計劃》提出,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方式,組織跨境電商綜試區開展平台和賣家出海等專項行動。支持跨境電商賦能産業帶,引導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服務體系。提升海外倉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水平。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介紹,我國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跨境電商占貨物貿易進出口比重持續提升。《行動計劃》提出,推動貿易全鏈條數字化發展,將加快推進電子貿易單據應用和跨境互操作,培育外貿新動能。

數字文化貿易迎來發展新契機。《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計劃,培育一批以數字文化貿易爲特色的品牌項目、出海平台,支持文化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推動數字文化貿易發展。支持電商平台創新雲計算、移動支付等數字化産品和服務,加強遠程交付能力,開發海外服務市場。

優化數字領域吸引外資環境

優化數字領域吸引外資環境,成爲《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之一。

《行動計劃》提出,繼續推動放寬電信等行業准入,吸引更多外資企業投資數字産業。出台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數字領域提出針對性開放舉措。提升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度。支持北京、上海、天津等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制定重要數據目錄等制度規範,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表示,數字領域外資准入不斷擴大,數字經濟成爲國際合作熱點,我國商務領域新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字領域對外投資合作也將不斷擴大。《行動計劃》提出,引導數字經濟産業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推動出海消費端平台和國內産業端平台協同,鼓勵電商平台帶動智慧物流、移動支付等産業鏈上下遊出海;推動對外投資便利化、數字化,在全國推廣使用對外投資電子證照。

相關新聞

中國貿促會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3/2024》

中企呼籲歐盟繼續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貿促會昨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3/2024》,受訪企業呼籲歐盟繼續改善並優化營商環境。

報告顯示,2023年歐盟營商環境的改善程度較爲有限。32.84%的受訪企業認爲歐盟營商環境出現惡化,較上年度減少0.2個百分點。主要表現爲:歐盟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擡頭,與部分成員國一道炒作“去風險”概念,制定保護主義政策工具箱,提高外資企業在歐投資、並購和參與公共采購難度,發起缺乏充足證據的反補貼調查,幹擾企業的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導致在歐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受限。

受訪企業呼籲歐盟繼續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提出多方面建議,包括停止在“去風險”框架下推動各類歧視性政策,盡力消除前期有關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勿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鼓勵以電動汽車爲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深化合作,爲中歐正常貿易往來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幾天,也就是4月23日,歐盟委員會突襲在歐中資企業辦公場所,以所謂企業接受外國補貼爲名進行檢查。歐委會這種未作事先通知,未作立案通告,就直接突襲企業正常辦公場所的不正當行爲,凸顯了歐盟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惡化。”發言人趙萍說,中國貿促會將積極發揮代言工商、服務企業作用,對此事件保持密切關注,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呼籲歐方盡快回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倡導公平競爭的軌道上來,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中歐經貿關系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趙萍說,《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3/2024》顯示,過去一年,中歐雙邊經貿合作呈現鞏固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雙邊經貿合作展現強大韌性。中國仍爲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場;歐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二是中歐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中歐雙方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改善營商環境、世貿組織改革、金融業雙向開放和監管合作等方面達成了一系列成果和共識。52.38%的受訪企業表示,會保持或擴大對歐投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