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政府報告中的國防預算和“一國兩制”,蘊含兩岸統一大信息

秦安戰略 2024-03-05 15:01:09

看了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很鼓舞人心,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主要關注國防預算和“一國兩制”這兩件大事情。而且,這兩件事情又和兩岸統一密切相關,細細讀來,對兩岸的未來蘊含著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時要接受俄羅斯通訊社的采訪,所以結合起來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問題:對于國防支出預算增長的思考。從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看看,中國堅持軍事防禦戰略,表現出在軍事領域的溫和與克制。當前,中國面臨“台獨”勢力極度囂張、菲律賓南海挑釁不斷、美國武裝台灣喪心病狂、日本大幅增加導彈數量,以及中印邊境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又處于新軍事變革的轉型期,對新質戰鬥力增長的需求日益強烈。

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3月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交的預算草案顯示,2024年全國財政安排國防支出預算16655.4億元,增長7.2%,增幅與去年持平。這是極爲克制與溫和的,中國堅持和爲貴!戰爭不得已時才會采用!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是中國國防預算連續9年維持個位數增長。這說明,中國軍事領域,爲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國國際責任義務,中國保持國防支出合理穩定增長,不偏激、不過分、有底氣,軍事力量的變革和戰鬥力的提升具有持續性、穩定性。關于這一點,大家從近年來解放軍軍事演習的密度和質量就可以顯現出來。

總而言之,中國軍費的穩定持續溫和增長,恰恰說明了中國不主動挑起戰爭,但也從不懼怕戰爭,並針對現實態勢,不斷做好戰爭准備的一貫態度和堅定決心。這讓中國人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讓分裂勢力有了更多的絕望感,讓域外幹涉勢力有了更多的無奈感。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就在這裏,穩穩當當,越來越強大,也預示著兩岸必須統一,也一定能夠統一。

第二個問題:“一國兩制”現實意義的思考。這個現實意義,不僅要聚焦香港和澳門,更要看到台灣問題的解決。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們要繼續全面准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一國兩制”是中國一貫的態度和做法。爲了香港和澳門地區的發展,中國老一輩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其本質依然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就是讓每一個中國人,即便曆史進程、現實環境、生活習慣、適應制度都不一樣,但一樣可以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體現了“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的真谛。

尤其是,中國的“一國兩制”有強大的大陸爲背景,爲港澳同胞提供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展支持。總理也明確指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也就是說,中國大陸有意願、有實力、有規劃,在“一國兩制”的布局下,一視同仁地讓港澳地區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對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也感到很鼓舞,相信,後續還會有一系列措施,讓香港和澳門人民感受得到!

當然,對于香港的發展,我們也要看到風險。就是西方金融利益集團對香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位置的打壓。而且隨著反華措施的進一步到位,對香港的打擊就一定會越猛烈、越瘋狂。但有了大陸強大的支持,一切都不是問題。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關注的,就是“一國兩制”對台灣問題解決的示範作用。台灣人民爲了自己過的更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適合自己的制度,香港和澳門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多地證明這一點。但同時要強調的是,如果要分裂中國,就不要和港澳比過得好不好,而是和戰亂不止的地方比。一旦兵凶戰危,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而不是過得過不好的問題。維護國家統一,這是中國不斷加強軍事力量的使命任務。

一句話總結: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告訴世人,中國必將在統一的大格局下越來越強大,中國實現統一,讓兩岸三地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步伐,誰也無法阻擋,中國既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也有“一國兩制”的可行策略。

秦安,2024年3月5日,北京海澱。

1 阅读:378
评论列表
  • 2024-03-05 15:12

    中國應該增加國防預算,這樣才能更好的打擊台獨分裂勢力以及菲律賓、越南等挾美自重的東南亞鄰國們對南海島嶼侵占野心!

  • 2024-03-05 17:37

    國家有考慮的,必要的開支不吝啬。現在缺的就是一場立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