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城有什麽蹊跷?爲什麽我軍3個師打不下國軍1個團

文叔逗號 2024-05-21 01:23:21

前言——萊陽,國軍的重要後勤樞紐 膠東戰役的關鍵節點

1947年,華野的山東兵團分路退守到了膠東半島,也就是魯東的三角地帶。國軍組成的「膠東兵團」則由西向東推進,在山東的青島旁邊的即墨地區,國民黨54軍駐紮其中。當時,國軍中將阙漢骞也配合著東進的大軍,由南向北推進,准備將我軍一舉趕到大海裏。這種氣勢給人以很強的壓迫感。

到了1947年9月,國軍占領了膠東半島的中心,也就是膠東內陸的最大縣城萊陽。國軍中將範漢傑指揮的大軍持續向前推進,直至10月攻至煙台、龍口、威海等濱海重鎮。然而,正當國軍以爲形勢大好之時,我軍的主力卻以驚人的速度從54軍和第8軍之間的間隙中脫困,突然出現在了國軍的背後。

國軍面臨著困境,一部分向前推進,一部分調頭回追。當他們追到萊陽時才發現,華野的主力已經回到了魯南山區,留下第13縱隊在膠東半島牽制國軍。由于萊陽在膠東半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國軍的重要補給點,因此,54軍的軍長阙漢骞下令,讓第36師的106團團長胡翼烜進駐萊陽,同時配屬給他75山炮連和105榴炮連各一連,另外還加派了108團的第一營,由遊滌淵擔任營長,交給胡翼烜指揮。

遊滌淵戰後還出了一本回憶錄《萊陽縣城血戰記》詳細描述了萊陽這場戰鬥。隨著時間推移,到了1947年11月初,魯西南的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華野的主力從魯中向東反攻,而範漢傑兵團所收複的地區陸續又丟失。在這種情況下,萊陽的戰略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因爲若能奪取該地,就可以切斷國軍青島、煙台的陸上交通,從而迫使國軍放棄膠東半島。

三個師圍攻國軍一個團 國軍展現出少有的戰鬥力

萊陽戰役中,國軍只有一個團和一個額外的營,總共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炮兵連。表面上看,國軍以寡敵衆,但實際上除了正規部隊外,還有一些地方自衛隊或團隊,如「還鄉團」等。雖然這些團隊的武器裝備相對較差,但他們的戰鬥意志卻異常堅強。

萊陽血戰中,最初要主攻的華野七縱遇到了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敵人,國軍的第54軍36師106團打出了這場不可思議的一仗,成鈞的第七縱隊全部三個主力師都投入了戰鬥,但卻沒有取得進展,反而是相當于一個軍的實力失去了戰鬥力。不得已,轉進到山東的周志堅新組建的華野十三縱,由第37師接手最後的總攻。

成鈞

對于萊陽的守備,首先需要簡單介紹一下地理方位,才能理解戰爭爲什麽會打成這樣。萊陽在膠東半島的中心,縣城西門外有一座馬山,北門的西北側有一座小山叫作「亭兒山」,距離大約400米。

106團的第一營在10月初去接防「亭兒山」,36師的師長李志鵬親自前往策劃工事。此外,萊陽縣城有兩處堅固的核心陣地,一處位于東北處的城隍廟,地勢較高可俯瞰整個縣城,另一處在西南邊的萊陽中學,建有堅固的地下工事和暗道。此外,在萊陽城外的東南方有一個名爲「水溝頭」的地點,成爲阻援戰的主要地點。整個萊陽戰役的焦點在于縣城的攻守以及救援阻援兩大方面。

整個戰事發生的過程中,胡翼烜對整個兵力的配置主要是108團第一營,也就是遊滌淵的步兵營,負責守城北以及城外的亭兒山。106團第一營則守南門,延伸至東北的城角以及南關的一些高地。106團第二營負責守西南部和西門外的馬山,而第三營則作爲預備隊。此外,106團的特務連負責守護榴彈炮連的陣地。還有自衛隊、還鄉團等組成的山東省「山東省萊陽縣第一聯防大隊」則負責守衛城內的縣政府以及城外的一些重點地區。

細數到營級的守備位置,實際上並沒有過多的兵力配置。相比之前的一些戰役,通常都是一個整編師進行作戰,但萊陽戰役的情況較爲特殊,只有四個營參與。

總之,遊滌淵的108團第一營守城北和城北的亭兒山,盡管亭兒山並不高,但卻矗立在北方平原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優勢,能夠俯瞰全城。因此,遊滌淵派出的戰力強大的第二連,連長是王蓮升,並配備了一個重機槍排。

根據遊滌淵的描述,戰事將于12月4日開始,當天大雪紛飛,他在晨光微曦中登城遠眺,本想呼吸新鮮的空氣,但意外地發現雪花反射使得能見度超過平常,他不經意地發現遠處雪地中有無數黑影在移動。他立即返回營部,並通報了團長胡翼烜,同時下令全營進入陣地。

到了早上七點多,鎮守亭兒山的第二連電話通報,我軍的第19師師長派出兩名女政工,帶著一封勸降信前來,並警告如果不投降,19師將在天黑後一舉殲滅。這種行動顯示了我軍的自信,甚至大方地告知對方我軍自己的攻擊時間,但一個側面也顯示出一定的驕兵心態。

在《許世友回憶錄》中提到,打萊陽時,利用地方民兵和遊擊隊大張旗鼓在萊陽周圍活動,甚至在民宅的門板上寫上九縱的番號,揚言要攻打萊陽。經過一段時間的襲擾,守軍逐漸麻痹,以爲我軍不過是虛張聲勢。事實上,後來真正主攻萊陽的是華野七縱,司令是成鈞,因爲他在三個月前就曾經率兵攻下過萊陽,對萊陽的情況非常熟悉。因此,華野七縱並非亂點將,而是派出了了解地形環境的部隊來主攻。

國軍少見的步炮協同給我軍造成大量傷害

胡翼烜立即意識到,攻擊發起後,亭兒山的第二連難以支撐,必須要有城內的火炮來支持。因此,他配給遊滌淵一門105榴彈炮和一門75山炮,直接支持第二連。傍晚6點,亭兒山西側的獨立排陣地突然遭到炮擊,城內的榴炮也開始反擊。20分鍾後,我軍的炮火停止,因爲我軍步兵已經逼近,繼續炮擊可能會誤傷自己人。這時已經發生了肉搏戰,城內的炮火也停止了射擊。到了深夜,孤立無援的西側陣地獨立排已經全部陣亡。

接下來的驚奇在于,第19師的攻擊重點轉移到了亭兒山的中央陣地。國軍王蓮升連長發出了信號,胡翼烜事先准備的七五山炮連續炮擊,我軍數百名解放軍猝不及防,瞬間數百人犧牲。然後另一側的解放軍又悄悄靠近,七五山炮再次開火。這樣連續阻擋了我軍兩波攻勢。

到了午夜兩點,19師改變策略,從陣地的後方突擊。這時山頂的第二連立即通報,城內埋伏的105榴彈炮開始炮擊反斜面坡地。遊滌淵描述說,105榴彈炮的震爆聲比七五山炮大得多,而且發射時還搭配了燃燒彈和空炸彈,造成了大量傷亡,整個攻擊隊形瞬間陷入混亂。亭兒山的戰鬥也就此結束。一個步兵連竟然連續阻擋了三波攻勢,這得益于胡翼烜預先派出兩門火炮來支援。

遊滌淵在《萊陽縣城血戰記》中提到,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副營長,因爲他在滇西有過戰場經驗。他在城牆下面設置了隱密的陣地,並鑿了一個洞口直接對准亭兒山。另外,他們與山頂上的連長事先約定了要求射擊的閃光信號,射位指向鐵絲網前方約50米處,在解放軍到達鐵絲網50米處時發射炮彈。如果是攻擊反斜面陣地,就用105榴彈炮進行射擊。這種戰前精細的協調和預判,以及戰術配置,實際上是很少聽說的。此外,他們已經准備好了大殺器等待對方。

12月2日,我軍又進行了四次攻擊,但都未成功。到了12月3日,遊滌淵看到我軍整隊撤離,立即通報團長胡翼烜。胡翼烜認爲可能是解放軍損失慘重,所以後撤整補,也可能是打不下去要撤離。于是,他決定靜待我軍的變化。

直到8點多,他看到遠處的我軍移動,服裝顔色與之前不同。他突然意識到,我軍連續兩天攻擊亭兒山都未能成功,可能會直接攻打城牆,占領亭兒山中間的小村莊。如果亭兒山失守,可能會非常危險,所以他希望胡翼烜給他派一個營的預備隊准備去支援。

在這個時候,胡翼烜做出了調整。他要求遊滌淵派出108團第一營的預備隊准備作戰。遊滌淵按照指示派出了第一連前往,同時將迫擊炮和槍榴彈全部留在城內,由他來指揮進行掩護射擊。他還提前約定了在工事外架設鹿砦和稻草等,一旦華野七縱靠近,就立即點燃稻草,以方便發揮火力。

到了晚間,華野七縱開始向萊陽運動,突然插入了四個關口。七縱參謀長趙啓民回顧了萊陽戰役,描述了七縱各師的行動布局,但結果卻是持續了10天的激戰。他說城內守軍不甘心,派出一個營進行反擊,試圖將21師從東關趕出去。在這種情況下,胡翼烜派出了106團第三營進行掃蕩。

七縱參謀長趙啓民表示,106團第三營的反擊造成了100多人傷亡,最終被擊退。國軍106團第三營營長成志立受傷,因此胡翼烜選擇了新聞室主任周孝武來兼任營長,率領部隊出擊。

周孝武之前曾擔任過第三營的營長。1944年5月,他參與了54軍36師強渡怒江,進行滇西大反攻的行動。因爲他已經經曆過血與淚的考驗,表現得非常強悍。

在東關的戰鬥中,《血戰萊陽》描述了周孝武率領第三營逐屋反擊的場景。戰爭到了最後階段,往往演變成焦土戰。胡翼烜的可用兵力只有4000人,因此在高強度的拉鋸戰中他們消耗迅速。根據趙啓民的說法,到了12月5日晚間,7縱21師正式控制了東關。此外,19師在同一天晚間強攻城北的亭兒山,打掉了一個排。

6日拂曉,攻打城西的馬山,打掉了一個加強連。7日拂曉,在涼亭山又打掉了一個班。至此,七縱基本上控制了四個城關。

縱觀解放戰爭中,我軍對戰國軍的勝利動不動就是成建制的殲滅戰,但在萊陽戰役中,我軍卻像是細嚼慢咽一樣,一步步地吞噬敵人的據點,其實從這一點也看得出萊陽戰役中的激勵和守軍的強悍。

但是戰鬥還未結束,最後的戰鬥更加讓人意想不到,胡翼煜帶著一個營左右的殘部和一夥還鄉團,縮到了城隍廟和縣政府核心陣地,負隅頑抗。城隍廟座落于萊陽城東北角,是一座大型建築,可瞰制全城。

城隍廟內核心工事構築堅固,外壕內有暗堡、蓋溝、防彈壕貫通,各種火器可相互支援,還設有夜間射擊設施。地堡內儲存了大量糧彈,挖有水井。胡翼煜企圖依托這個堅固工事,死守待援。

這裏的戰鬥更加驚心動魄,文叔將在下一個篇幅當中和大家繼續聊“萊陽戰役”。

14 阅读:3680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7:20

    隆化戰鬥也差不多。

  • 2024-05-23 08:46

    [點贊][點贊][點贊]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