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感染重症肺炎,急診搶救四天才脫險!

揚眼 2024-04-15 16:25:46

近日,95歲的趙爺爺體溫突然升高,伴有咳嗽、咳痰,氣喘等不適,在家靜養3天後並未好轉,反而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逐漸意識模糊,神志不清,家人趕緊將其就近送往東部戰區空軍醫院急診科。

急診團隊迅速開展搶救,評估病情後診斷爲“呼吸衰竭、重症肺炎、膿毒性休克”,情況十分危急。急診醫師立即爲趙爺爺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並轉入急診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考慮到老人有高血壓、冠心病基礎病史,且近來飲食攝入較少,營養情況不好,後期的治療困難較大。急診科陳小鳳主任爲趙爺爺制定了合理的治療方案:糾正呼吸循環衰竭、積極抗感染、調整內環境紊亂、早期腸內營養、鍛煉自主呼吸功能。經過急診團隊4天的不懈努力,老人終于成功脫機拔管,2周後肺炎好轉,順利康複出院。

高齡老人患重症肺炎情況複雜,專家提醒要提高警惕

專家介紹,與年輕人相比,老年重症肺炎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高危因素多。高齡、基礎病、吞咽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肌少症和居住于養老院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危險因素。其中吸入性因素是老年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顯示吸入性肺炎占老年肺炎的近 70%。老年人多存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咳嗽反射受損等,隱形誤吸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研究發現,男性、神經系統疾患、肺部基礎疾病和服用特定藥物(抗癫痫藥、質子泵抑制劑)等均和誤吸密切相關。

二是臨床症狀不典型。與年輕患者相比,老年肺炎患者胸痛、咳嗽、發熱和白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並不常見。有研究顯示老年肺炎患者常以意識改變和精神症狀(谵妄、意識模糊)爲首發症狀出現,特別是高齡老人常出現跌倒、尿失禁、消化道症狀(食欲下降、嘔吐、腹痛、腹瀉等)、全身症狀(疲勞、乏力)等肺外不典型症狀。高齡肺炎老人還容易出現“隱匿性”呼吸衰竭,如果出現意識改變、呼吸頻率增快(大于 30次 /min)、不明原因心率增快,則需要警惕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的可能。

三是致病菌分布複雜多。由于老年人基礎狀態、合並症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肺炎的致病菌分布也具備老年患者的固有特點。國內研究發現老年肺炎患者的常見病原菌主要是革蘭陰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爲主;革蘭陽性球菌以肺炎鏈球菌爲主;同時也有真菌、不典型致病菌等。高齡老年肺炎常存在病毒、細菌、真菌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有研究指出老年患者病毒感染後可引起肺泡上皮損傷和纖毛功能受損,促使細菌黏附繁殖,更易繼發細菌感染。

“家中有老人,一定要做好日常照護,可以較大程度降低患重症肺炎的幾率。”陳小鳳提醒,首先要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關閉門窗,防止密閉環境下細菌滋生傳播;平時注意加強營養,多攝入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出門時應戴口罩、經常洗手,同時避免與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密切接觸;重症肺炎高危老人應及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感染風險。

陳小鳳強調,對于有誤吸風險的老人,建議將床頭擡高 30°~40°後采取適當的進食體位,定期翻身拍背,輔助咳痰,保持口腔清潔,常規使用漱口液;鼓勵卒中或者有吞咽功能障礙的老人加強吞咽訓練和早期康複活動,具體方法是,進食時保持低頭,頭偏向一側,進食過程中少量吞咽、多次吞咽或者吞咽後咳嗽。家人一旦發現老人出現疑似症狀要及時送醫,遵醫囑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通訊員 王海羅 于揚子 淩海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夢航

校對 陶善工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