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糧袋子”!深圳爲汕頭謀劃75個小産業項目

溫柔的鐵甲騎士 2024-04-17 01:36:10

2023年以來,深圳爲汕頭謀劃的75個小産業項目陸續完工並産生收益,深圳對口汕頭的66個收入不足15萬元的村全部出列,提前兩年完成省定目標。進駐以來,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頭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實施村集體經濟“進階換擋計劃”,聚焦“小種養”“小作坊”“小文旅”,實施75個投入少、見效快、收入穩的富民小微産業,全部達産後每年可爲村集體增收近1000萬元。

撂荒地變身希望田

在深圳實施的75個小産業項目中,有近四成項目緊盯農業種植,在牢牢穩住“糧袋子”的同時,也鼓起農民的“錢袋子”。據悉,深圳幫扶力量已助力汕頭鄉村完成8000多畝撂荒閑置地複耕複種。

位于潮南區仙城鎮神仙裏村的葡萄莊園原是一片荒地。在深圳駐仙城鎮工作隊的支持下,建設“豆果兼作”種植示範園,在葡萄架下套種大豆等糧食作物,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增加糧食生産。“項目每年能爲村裏增收約12萬元,是村裏名副其實的‘幸福産業’。”劉主任喜悅地說道。

位于潮陽區西胪鎮店後村的竹竿寮山田曾撂荒長達三十年,去年深圳安排幫扶資金43萬元,不到1個月便完成複耕,目前竹竿寮山田已完成土地經營權出租,每年能爲村集體增加超5萬元收入。“記憶中的那片田又回來了!”村民張老先生欣慰地介紹道。

爲“好産品”打開“好銷路”

既要産出“好産品”,也要打開“好銷路”。深圳投入幫扶資金54.75萬元,改造提升潮陽區金竈鎮官安村水果交易集中站,發展訂單農業,爲村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銷售渠道。村民邱大叔高興地說道:“農業公司保價統銷,我今年收入有10多萬呢!”

深圳駐雲澳鎮工作隊以“雲澳臻品”讓當地産品名聲更響、走得更遠。在後方單位深圳市人社局、規自局和深圳免稅集團的支持下,工作隊整合金薯、鱿魚等優質特色産品,打造“雲澳臻品”助農品牌,推動産品上線“深免全球購”平台,拓展國內外市場。還推薦村經聯社和産業帶頭人企業參加深圳餐博會、漁博會、美食節等活動,提升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截至目前,“雲澳臻品”累計銷售額約650萬元,直接培育就業崗位80多個,間接就業崗位460多個。

小産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2023年,深圳駐成田鎮幫扶工作隊以潮汕粿品文化爲切入點,盤活成田鎮東鹽村老村委古宅舊址,耗資42萬元、曆時42天建成東鹽粿品工坊,打造了一個集加工、研學、文旅于一體的産業綜合體,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讓村民在“家門口”便可就業,村內2個防返貧監測戶也都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發展小産業項目,不僅是爲了集體和村民增收,我們還希望以小産業爲支點,撬動鄉村全面振興。”深圳駐成田鎮工作隊隊長張志敏介紹道。粿品工坊只是成田鎮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工作隊進駐以來,全力開發鎮村僑鄉水韻文化資源,建成僑鄉水韻文旅帶、打造了水果玉米産業基地、華西蜜蜂養殖基地和農民創業集市。鄉村産業旺起來的同時,村容村貌靓了起來,鄉村生活也美了起來。走進東鹽村,遊船畫舫,天藍水綠;走進“中國電影之父”鄭正秋的故鄉上鹽村,街道幹淨整潔,“電影文化村”已初具規模。據了解,2024年春節,成田鎮吸引了衆多遊客,臨近粿品工坊,由回鄉潮汕青年開設的咖啡小店,春節7天營業額達7萬元。(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頭指揮部 供稿/供圖)

0 阅读:55

溫柔的鐵甲騎士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