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大洋黑洞,將徹底擺脫海水循環冷卻,深潛2000米?

黑狗安德 2024-05-08 10:36:46

有一個現象在深水領域可謂司空見慣,卻是細思極恐的存在!這就是當今的所有大型正規潛艇,包括各種常規潛艇,也包括上萬噸級甚至到數萬噸級的巨型核潛艇,建造它們的耐壓殼的高強度特種鋼材,包括钛合金的耐壓殼,其基本屈服強度參數與結構厚度,對比建造深海潛水器耐壓殼的特種鋼材與钛合金,其實是同一種材料。而且巨型潛艇的耐壓殼材料厚度一般會超過100毫米,達到120到150毫米的級別。但是當今可以下潛到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再安全返回的載人深潛器,其用特種鋼或者钛合金制造的耐壓殼,基本沒有超過120毫米厚度的。甚至爲了減重增加淨浮力指標,還專門削減爲100毫米。個別新型號甚至打算進一步減重到耐壓殼平均厚度不超過80毫米。因爲通過實踐證明,

100毫米級钛合金耐壓殼完全可以承受1.5萬米到1.8萬米的超級水壓,現在用100毫米級耐壓殼已經屬于余量太大,下一步完全可以繼續減重到80毫米的標准。這樣一來,就造成在基本材料金屬相構成與屈服強度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巨型軍用潛艇的主耐壓殼厚度幾乎是深淵潛航器2倍的奇異局面。但是現實中的所有核潛艇,最強悍的型號也只能安全下潛到1100米;而深潛器卻可以全球大洋的洋底任意到達,面對1.1萬米的水深也是閑庭信步!那麽爲何深潛器的下潛極限,會輕易超越大型潛艇1個數量級還多呢?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說:之所以有這種差異,當然是通過基本常識都能想明白。深淵下潛器的內部空間只有不超過6個立方米,直接承受水壓的總表面積也就在10平方米左右。而巨型核潛艇,

的內部空間動辄1萬立方米,最大的台風級達到4萬立方米以上;直接承受水壓的總表面積大約是3000到8000平米,基本是深淵下潛器的300到800倍。自然導致最大安全下潛深度,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這麽解釋,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深究卻不是這麽回事。比如全球呼吸空氣類大型脊椎動物中,可安全下潛最深的其實是抹香鯨。目前的記錄是海面以下2000米!抹香鯨是除了藍鯨之外最大的鯨之一,雄性個體可以超過80噸。而與抹香鯨身體結構大同小異的海豚,其體重基本都在150公斤以下,與成年男性體重相當。如果按照體型更小,表面承壓面積更少,總承壓量更低,應該深潛能力更強的規律;海豚的下潛極限應該遠遠超過抹香鯨才對。但是現實中海豚的最大下潛極限,只有可憐的300米。

這還是特別強壯的海豚;一般的海豚都很難下潛到200米。可見在自然鯨類中,體型越小越抗壓的所謂規律並不存在。更何況深淵潛航器純粹是靠單層球形耐壓殼本身來承受萬米水壓;又因爲內部空間本來就很有限,根本不存在任何多余的強化支撐肋,更不存在貫通的橫向支撐隔斷。反倒是核潛艇與常規潛艇,在單純的耐壓殼之外,附帶的內外支撐肋與支撐隔板,一樣都不少!可見兩者的抗壓差異性,本質上既不在體量上的數量級差異,更不在于耐壓殼的材料與基本構型設計上。那麽到底差在哪裏?其實所有深潛器,一旦駕駛員進入,再封閉進出艙門之後,就完全是與外界徹底隔絕的。不存在任何貫通內外的油路、氣路與循環水管。甚至連貫穿耐壓殼的電路都沒有!深潛器的所有電源、動力,

與可活動與可操作的部件,都獨立于耐壓殼之外。比如雖然內部駕駛員可以操作電動螺旋槳以及可活動機械臂等,但是並沒有任何電線穿過耐壓殼與操作台連接,而是直接通過金屬耐壓殼實現內外電流的連通。這樣一個徹底封閉的金屬球殼,就可以承受上萬米的水壓。但現有大型常規潛艇與核潛艇都做不到這一點。傳統的潛艇有大量的通海管道與外部海水連通。用于吸收與排出海水,進行降溫循環;排出運行中的廢氣廢液等。尤其是核潛艇,必須大量吸入與排出海水進行循環降溫。不過這麽做,就等于把外部的深海壓力,直接引導到耐壓殼之內。導致最大安全潛深不是潛艇的耐壓殼所決定,而是與外部海水貫通的管道,特別是相關閥門的最大承壓能力決定!曆史上常規潛艇甚至是核潛艇出現,

嚴重的漏水事故導致最終沉沒,往往是先從通海管道或者通海閥門的崩潰開始的。而某大國的某型新潛艇,將在全球率先實現消滅貫穿耐壓殼的任何通海管道與閥門。不再需要從外部吸收海水來冷卻動力系統。同時也避免了定期往外表排出廢氣與廢液,從而間接暴露本身的行蹤。這類技術的提升將是劃時代的。導致其最大安全潛深將直逼2000米。現有的任何反潛手段,都無法對其穩定跟蹤與展開水下攻擊。這才是真正的大洋黑洞!

29 阅读:6064
评论列表
  • 2024-05-10 20:59

    這種新冷卻循環技術我沒聽過,但我聽過某大國的超級聲呐以及新型海況成像技術正在超越某大國的全球最強海軍

  • 2024-05-08 12:19

    小編沒有任何實物和證據,都是猜測![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道禿 回覆:
    想要實物和證據麽,寫個申請報告吧。
  • 2024-05-09 05:34

    蘇聯核潛艇早在冷戰期間就實現1千多米的深潛航行試驗。

  • 2024-05-08 13:18

    笑話,你多下潛一百米能把艦體壓縮十公分[呲牙笑]

  • 2024-05-10 11:19

    啊~好厲害啊[鼓掌]

  • 2024-05-10 08:03

    潛艇會被攻擊啊,

    洞庭余波 回覆:
    下潛到一定深度,絕大多數武器就只能幹瞪眼了!
    習慣孤單 回覆: 洞庭余波
    雖然別人打不了你但是你也不能打別人了,
  • 2024-05-13 11:31

    潛艇以後的發展一定是流軟體,而不是現在的硬體

黑狗安德

簡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