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松獅染成“熊貓犬”,動物園不帶這麽引流的|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評論5 2024-05-05 18:30:20
在旅遊營銷和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動物園的社會責任和科普功能更應被重視。 ▲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泰州動物園門票和拍攝的“熊貓犬”視頻。圖/社交媒 體截圖 文 | 徐斌榮 “這兩只熊貓怎麽狗裏狗氣的。”近日,多名遊客反映在江蘇泰州動物園內發現兩只奇奇怪怪的“熊貓犬”,有網友曬出的泰州動物園門票上確實印有“熊貓犬見面會”字樣。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這兩只“熊貓犬”周身顔色與真正的熊貓十分相似,但是走路時“搖頭晃腦”的樣子又像小狗。 爲何動物園會將狗打扮成熊貓迎客?據上遊新聞報道,泰州動物園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園裏沒有熊貓,這麽做想填補下空白。現在看的人挺多的,需要排隊。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都能看。” 泰州動物園的“熊貓犬”,其實是兩只被染成大熊貓樣貌的松獅犬。動物園將其照片與“熊貓犬見面會”的信息印上門票,其營銷手段無疑是“成功”的,巧妙地利用了人們對大熊貓的喜愛,“填補了園裏沒有熊貓的空白”,一時觀者如雲。 但泰州動物園的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公衆對動物園營銷底線的廣泛討論。 將松獅犬染色成熊貓模樣,這種做法涉嫌欺騙性誘導消費。動物園在票面宣傳中並未明確告知遊客“熊貓犬”的真實身份,這很容易讓遊客産生誤解,認爲自己將要看到的是真正的大熊貓。當遊客發現真相後,難免有人會感到失望和受騙。 從生物學角度,大熊貓、小熊貓、松獅犬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這並不止于寵物與野生動物或圈養動物的區別。動物園的對外宣傳及其現場展示中,都應該准確地介紹動物的名稱、特征與習性等。這也是我國《城市動物園管理規定》的基本要求。 而爲了吸引眼球,將松獅犬染發變“熊貓犬”的行爲,有意混淆了動物物種定義的概念。雖然不至于一定讓公衆誤認了大熊貓、小熊貓、松獅犬,卻突破了動物園營銷的基本底線。 給松獅犬染發的行爲,也引起了人們對動物福利的擔憂。動物園是關于人與動物之間最重要的道德和倫理教育場所,本身就具有促使人們思考和討論關于動物權益和人類對待動物方式的道德問題,促進社會對動物倫理的理解和反思的使命。 染發會對動物的皮膚和毛發造成損傷,這是毋庸置疑的。作爲寵物主的個人,給自己寵物染發或只是值得商榷的事。但于動物園而言,這一有虐待動物之嫌的行爲,顯然有悖于動物園的基本責任。 更爲重要的是,作爲公共空間的動物園是供公衆遊覽、娛樂和教育的場所,承擔著向公衆普及動物學、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等科學知識的責任,有著提高公衆環保意識和動物保護意識的功能。 當然,動物園亦是一個經營場所,通過有效營銷,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本無可厚非。但任何經營活動或營銷手段都應有底線。動物園在旅遊營銷上的底線,就是以動物保護爲基礎、以動物福利爲前提、以科普教育爲天職。其任何舉措與行動不應以犧牲動物的健康和福祉爲代價,更不應在科普與宣傳上誤導公衆。 動物園不僅是動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對這種關系的理解和態度。動物園在追求經濟價值的時候,不能忽視文化、教育、倫理方面的影響,更不應以犧牲其社會角色和功能爲價值。 五一假期的旅遊高峰就要過去,但“熊貓犬”事件留下的思考並未結束。這也提醒我們,在旅遊營銷和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動物園的社會責任和科普功能更應被重視。 撰稿 / 徐斌榮(自然保護工作者)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盧茜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1 阅读:405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9:39

    看到那個視頻,兩只汪汪還是挺可愛的[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可憐兮兮的

  • 2024-05-06 10:14

    人家動物園小。引進不了大熊貓,搞搞氣氛是把你們咋了,

  • 2024-05-06 13:33

    這狗自媒體也是亂扯。人家售票的地方,包括參觀的地方,甚至宣傳都寫的明明白白不是真熊貓,到你這兒就變成沒說明?別跟我扯動物的權益,圈養的動物你這不僞善嗎

  • 2024-05-06 15:33

    又不是大逆不道老讓人規規矩矩,難怪很多企業沒有創新就是因爲怕被議論,反正我覺得這兩只狗熊挺可愛的[呲牙笑]

  • 2024-05-06 15:00

    管的太寬了。人家愛展出狗不可以嗎

  • 2024-05-07 09:49

    這不是當初張譯電影裏的劇情嗎[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