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區:水稻機械化育苗助力糧食豐産

知知貴陽 2024-05-09 22:00:27

今年,烏當區通過水稻機械化集中育苗,爲糧食生産注入新活力,爲新一年的糧食豐産奠定了堅實基礎。

5月8日,在烏當區百宜鎮百宜村的水稻機械化集中育苗中心,記者看到智能溫控大棚內的水稻苗一片綠意盎然,工作人員正通過自動噴淋系統對秧苗進行日常的澆水維護和噴灑農藥肥料。爲了讓秧苗保持良好狀態,育苗中心通過自動噴灌增壓機、自動伸縮遮陰棚等智能化操作,對秧苗進行嚴格管護,把溫度控制在20度到25度之間,濕度保持在70%左右。

烏當區區域農機服務中心育苗中心管護人員韓吉和向記者介紹了他的日常工作流程:“我們有兩個人管12畝地,每天的工作是來到這裏先看溫度表,把溫度控制在適合秧苗成長的範圍內;其次是檢查秧苗是否幹水、是否著病,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噴水、施肥、打藥。”

每個穴盤可培育448株秧苗,每畝可達到一萬多株,每個大棚覆蓋6畝。育苗基地采用分批育苗方式,從浸種到機械化裝盤,再到移栽,每一個環節都有科學的指導和嚴格的管理。據了解,自4月7日起,已成功育苗7批,滿足了周邊鄉鎮對水稻秧苗的需求,包括白米、紅米、紫米等24個品種,將帶動2000多畝的小型機械化水稻種植。預計5月10日進行第一批水稻苗的移栽。

“我們集中管控品質相同的苗,插下去的成活率非常高,育苗的穴盤跟插秧機是一體的,這樣能更好管控溫度、濕度,減少病蟲害,苗更壯了,盤根性更好。”烏當區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敏說道,“機械化服務能夠更好地爲老百姓帶來方便和便利,等這一批秧苗全部移栽完成以後,我們會接著種油菜苗、蔬菜苗,晚糯玉米苗。”

記者:申雨侹 張靖宇

編輯:何冰雪

責編:李 萍

審核:曾 昕

終審:曹欽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