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是清朝帶來的?這個說法究竟有多麽不靠譜

鄉間曆史 2024-05-21 10:33:21

一些喜歡清朝的人,在面對東北地區這個話題的時候,總是說東北地區是清朝帶來的。如果清軍不入關的話,就沒有這一塊領土。但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這個說法是非常的荒謬,因爲東北地區特別是遼東半島,一直都是中原王朝

中國東北地區

早在戰國時期,燕國就已經開始經營東北了,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石嶺鎮就有著燕國二龍湖古城的遺址。還有吉林省通化市的自安山城遺址,這裏曾經是西漢玄菟郡的治所,還有明朝的奴兒幹都司,管轄整個東北地區,治所設于黑龍江下遊

如果完全將東北地區視爲清廷的嫁妝,那這些與中原王朝相關的古城遺址,怎麽解釋?早在清軍入關前,中原王朝就對東北地區進行了長期的經營,而是中原王朝開發東北是曆史的必然,只要關內的人口不斷增長,中原王朝就勢必會往關外擴充土地和移民

特別是遼東半島,這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曆朝曆代的皇帝也都不會不要這個地方,《後漢書》就曾記載,早在始皇帝時期,秦朝就在遼東設置了遼東郡,漢武帝時期漢朝有設置玄菟、樂浪兩個郡,和遼東加起來一共三個郡35個大規模的城市,這三個郡也延續到了東漢

明朝設置奴兒幹都司管轄東北

漢朝遼東三郡

到了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朝從高句麗手中收回了遼東半島,並于上元三年二月,在遼東郡的基礎上設置了安東都護府。這個都護府不同于其他都護府實行的羁縻統治,而是安置了大量的朝廷官員,同內地的各州一樣是朝廷直接控制

除了安東都護府,唐朝還在開元十三年設置黑水都護府來管理當地的靺鞨人,而靺鞨被認爲是女真人的祖先。東北地區的發展速度,相對南方而言比較緩慢,中原王朝在遼東以北的控制力也相對薄弱,這個問題是由氣候導致的

東北地區天寒地凍,而棉花是在清末才開始普及,之前的朝代很難大規模往遼東以北的地方移民,因此東北地區生産力低下。大量的黑土沼澤地,在當時是沒有辦法開墾的,可這就意味著只要生産力發展上來,加上足夠的人口,中原王朝徹底掌控東北是遲早的事

唐朝安東都護府

黑水都護府

清朝入關後,反而給東北地區的開發拖後腿,設置柳條邊封鎖東北和關內正常的貿易,禁止人口湧入開發東北,削弱了東北地區和內地的聯系。曆史上之所以會出現清廷,也是因爲明王朝後期,在經曆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後,王朝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已經散架了

這才出現了明王朝舉全國之力拿不下一個後金的情況,但如果是一個處于中期的王朝,那對于人口只有三十幾萬的後金,完全就是碾壓,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清軍不入關,新的王朝也不會放棄東北地區。和現在唯一的區別,就是曆史上可能不會有滿洲這一群體了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7:23

    一個遼東半島想跟二百多萬平方公裏的滿洲地區劃等號?

  • 2024-05-24 18:05

    早在戰國時期,燕國就已經開始經營東北了。你能拿著曆史地圖集去要回領土嗎?要不回來,仍然是清朝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