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現代化共繪新圖景|全國人大代表朱亞波:大棚裏種出“幸福花”

吉林日報 2024-02-19 16:10:26

走進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黑土地上一排排溫室大棚頗爲壯觀。在十三號村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大棚裏,一片片綠油油的小白菜,一壟壟郁郁蔥蔥的蔬菜嫩苗,青翠欲滴。全國人大代表朱亞波正帶領工人忙碌著,采摘、裝袋、打包……朱亞波的動作麻利又幹練。

“最近正是我們大棚蔬菜上市的季節,市場上供不應求,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每斤能賣到10元錢左右,一個大棚收入將近2萬元。”朱亞波說,她的溫室大棚一年四季不間斷,每年可進行三茬種植,這茬小白菜賣完,馬上就開始種植花卉。

“自從有了這個花卉基地,我們就不用再出遠門打工了,每年在家門口就能掙2萬多塊錢。”村民郝曉春邊幹活邊說,在這兒除除草、澆澆水,活不累,既能照顧家裏的老人孩子,還能增加一份收入。

說起朱亞波,當地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從盆栽經營開始,經過簡易花卉大棚到成立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從年産銷售花卉7000棵到年銷售50余萬棵……朱亞波靠著一股子韌勁,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也成爲村民口中人人稱贊的“花仙子”。

2004年,一個偶然的契機,朱亞波接觸到花卉行業。2006年,她嘗試用簡易棚種植串紅、孔雀草、牽牛、萬壽菊等花卉品種,經營項目由盆栽轉項爲花卉綠化美化。爲了拓寬銷路,朱亞波費了不少心思,她利用農閑時節積極聯系,將適合北方種植的盆花、室外花草照片做成相冊,進行宣傳。短短三年時間,朱亞波的花卉銷量逐年增加,穩穩占領了當地市場。

隨著産業規模的發展壯大,2011年,朱亞波成立了榆樹譽景園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基地成立後,她不斷考察學習,吸收借鑒其他地區先進技術經驗,對傳統大棚進行升級改造,建設了10棟適應花卉培育、葡萄保溫的日光溫室大棚,新型日光溫室大棚引得園區業戶爭相仿效,日光溫室大棚新技術迅速在創業園區推廣。2018年,借助政府扶持政策,朱亞波又新建了10棟日光溫室大棚,種植甜瓜、葡萄等。她的花卉果蔬大棚常年安置勞動力就業100多人,季節性直接間接就業超過150人,朱亞波爲自己和鄉親們鋪就了一條“芬芳”的致富路。

“我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鄉親們對我的支持,名氣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帶領鄉親們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就是我的奮鬥目標。”走上致富路的朱亞波沒忘記一直支持她的鄉親們。爲了讓家鄉好起來、鄉親們富起來,朱亞波每年定期對村民進行花卉、蔬菜、葡萄的種植培訓,傳經驗、教方法、做示範,讓更多的鄉親們通過學習技術知識來增加收入。在朱亞波的指導和幫助下,當地已有160余戶村民發展大棚蔬菜,12戶村民種植花卉苗木,家庭年增收達4萬元以上。從傳統的基地銷售轉型到“基地+農戶”模式,朱亞波的種植基地已經成爲當地棚膜經濟建設的孵化器。

2023年,朱亞波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從素有“天下第一糧倉”之稱的榆樹到人民大會堂,從農民到高級農技師,再到全國人大代表,朱亞波倍感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朱亞波提出的《關于賦能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工程産能提升行動的建議》等建議都得到相關部門答複和落實,這次赴京參會,她准備的建議仍然與“三農”有關。她建議,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防洪抗旱能力,進一步支持引導棚膜經濟發展,提高棚膜經濟在設施農業中所占的份額,通過發展設施農業,激活鄉村振興活力。朱亞波說:“我將積極建言獻策,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神聖職責,用實際行動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