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考試有多難?博士乘組朱楊柱都說難:一年修30門課,比高考難!能量餐揭秘

行俠掌轶 2024-02-20 17:19:32

一名航天的誕生,除了嚴苛的體能、技能訓練,還有無數次的卷面考試。沒想到吧?航天員也要經過一次次考試的。

博士乘組都說難

近日,神舟十六號乘組航天員、博士朱楊柱在一檔采訪中透露:航天員考試就好像又進行了一次高考,但比高考還要難。

朱楊柱解釋道,高考只准備幾門功課,而航天員要學習的理論課有幾十門,基本要在一年之內修完本科四年的課程。

這些課程又分爲基礎課跟專業課,光基礎課程就有接近30門,後面的專業課訓練又是幾十門。

朱楊柱透露,在學習過程中,基本12點之前沒有睡覺的時間。以前劉洋到他的大學做過報告,也講過12點之前不睡覺這個事,現在自己終于理解了。

在采訪中,朱楊柱也小小吐槽了一下航天員考試,稱“以前都是我考別人,現在輪到自己考”。

在我們的印象中,博士就已經是非常聰明拔尖的那一撮人了,能入選航天員更是拔尖中的拔尖。

航天考試連航天員都說難,可見不是一般人能夠解答的,再說了,航天員選拔也不僅僅看智商,更要看綜合素質和毅力。

特別是強大的、堅持不懈的毅力,是成爲航天員最看中的品質之一,如果空有才智,卻無法堅持訓練,也是無法成爲航天員的。

由此可見,我國的每一位航天員,不止在學習上是學霸,在毅力上更是堅韌不拔,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航天員4年都學啥?

聽航天員朱楊柱介紹,航天員也要學習4年,課程更是多達幾十門,那麽,他們究竟都學些什麽呢?

據公開資料顯示,飛行乘組即參加載人航天飛行的乘組,一般由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畢業的航天員組成。

被選拔出的預備航天員從接受訓練到能夠執行飛行任務,職業航天員的訓練一般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通常分爲基礎訓練、航天專業技術訓練、航天飛行任務模擬訓練、強化訓練與任務准備四個階段。

各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不同,訓練的重點、要求和組織形式都不盡相同。因此,訓練安排遵循由一般至特殊,由單項至綜合,由簡單至複雜,由易至難的循序漸進原則。

首先,在基礎訓練階段,航天員要學習空間環境、航天飛行基本原理、航天器結構特點與運行方式等基礎理論課,持續一年時間。

學習這些理論課程,是爲了使航天員掌握載人航天飛行所需的基礎知識,爲後續專業技術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理論學習之後,航天員就會轉入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階段,這個過程會用時一年半。

這個階段的航天員主要以飛船的駕駛和控制等航天器技術和各種操作技能訓練爲主,使航天員掌握航天飛行所需的各項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

航天員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航天飛行任務模擬訓練階段,用時一年左右。

這個階段以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交會對接技術訓練、出艙活動技術訓練以及對應的本次飛行任務技術訓練爲重點,是飛行乘組飛行前最重要的訓練階段。

主要目的是讓航天員了解飛行計劃、任務分工及要求,熟練掌握從進艙開始至返回著陸全過程的正常飛行程序、應急飛行程序和逃逸救生程序,熟練掌握有效載荷操作、交會對接技術以及艙外活動技能,使飛行乘組成員彼此了解、相互熟悉、配合默契。

當第三階段的訓練結束後,航天員便來到了最後一個階段的訓練,用時半年時間。

最後一階段其實並沒有新的內容學習,目的就是強化訓練與任務准備,讓航天員徹底掌握前三階段的技能和知識,並在演練中實踐,進一步提高。

航天員在訓練中和太空中吃啥?

在航天員訓練選拔的四年中,承受的壓力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不僅身體方面,精神方面也要高度集中。

但也正是四年來如一日的不懈訓練,我國載人航天才能以出色的表現完成各項任務,建立屬于自己的空間站。

那麽,航天員在訓練時和在太空中都吃什麽樣的食物,才能保持精神和體能的充沛呢?

這就不得不提“航天員能量餐”了,這款航天食品由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研制,具有良好的補充能量效果,能夠爲航天員長時間工作提供支撐。

比如,當航天進行艙外作業時,需要長達七八個小時的艙外維修任務,就可以提前吃一些能量餐,儲備能量,完成任務。

當然,除了特制的能量餐,普通飯菜也是航天員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那是家鄉的味道。

推薦閱讀:空間站總師:楊利偉是真正的英雄!發射前軍禮告別,遇險靠能量餐

0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