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春季養生,飲食方面請記住“五多、五少”

文化養生談 2024-02-23 07:11:46

春天到來,萬物欣欣向榮,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對應于我們人體來說,體內的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也到了最爲活躍的一個時期。

但不能忽視的是,春天,尤其是早春時節,畢竟還有乍暖還寒的氣候多變,每天的氣候很不穩定,對身體的影響也就更加明顯。爲了避免受氣候變化導致健康波動,做好飲食養生的調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早在《黃帝內經》裏,就反複強調過春季的飲食和作息,比如“春三月,此謂發陳”這類作息的調養,大家相對更熟悉一些。

其實在內經裏面,春季養生除了作息的改變外,同樣也指出了飲食養生的必要變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多五少”來概括:

1、多禽少畜以養心:

現代人對于動物肉類食物來說,可以說是又愛又恨、甚至不乏一些人存在某種害怕的心理。

說大家喜歡動物肉類食物,那是因爲它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也更加鮮美可口。而說大家害怕肉食,那是因爲衆所周知的“脂肪”問題。

動物肉類食物,基本都意味著高脂肪,長期攝入過多的脂肪,高血脂的問題就很難避免,隨之而來的就有很多心腦血管問題,以及血糖的波動。

如何避免這些健康問題?少吃牲畜肉類、適當多吃點禽肉,或許就是最平衡的選擇了。

常見的牲畜類肉食,豬牛羊就是,和它們比起來,雞鴨鴿這類禽肉,所包含的脂肪結構不盡相同。

簡而言之,牲畜肉類的脂肪含量更多,飽和脂肪酸也更高,膽固醇的含量也高。而禽類肉食裏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膽固醇相對低一些。

可以說,禽類食物的脂肪結構,幾乎和橄榄油接近,多吃禽肉少吃牲畜肉,起到養護心髒的好處。

2、多生少熟減少致癌物:

對大多數人來說,吃的東西必定是熟的,除了水果會是生的之外,很少再有生吃的食物吧。

舉個例子,同樣是禽肉,一盤生的一盤熟的擺在你面前,你選擇哪一種?

客觀上,熟肉的口感更好,幾乎大多數人都更喜歡熟肉。但這樣也有一個不利之處,那就是在享受肉食美味的同時,也攝入了亞硝酸鹽,這是一種致癌物。

因此,盡量選擇生的肉類,自己加工,而不是選擇那些拿到手之前就已經“熟”了的肉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加工肉”。

這樣就能更好地避免攝入亞硝酸鹽,進食後也盡可能減少了亞硝酸铵的形成。

3、多還原少氧化活躍大腦:

營養學家曾給我們提過一個問題:怎麽保障我們的大腦健康?如何才能提高大腦的使用效率?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多吃一些具有還原反應的食物,少吃能夠氧化的食物。

那麽,什麽是高氧化的食物呢?簡單地描述,就是那些富含過氧化脂一類化合物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面、漢堡之類,此外還有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甚至還包括果汁。

這類“氧化食物”,能在體內發生更多氧化反應,從而損害腦血管壁,使得腦血管變窄,減少大腦的血氧供應,從而削弱我們的思維。

與之對應的“還原食物”,基本就是含有胡蘿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這類成分,能夠阻止腦血管壁的氧化反應發生,有時候甚至還能使已經發生的氧化反應“還原”,這樣就能更好地保護腦血管,讓腦組織獲得更多的血氧供應。

4、多糙少精保護血管

現代人最常見的一些健康問題,以冠心病、腦梗等心腦血管問題最爲嚴重。這個誘因除了傳統的“三高”之外,還應該加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這種物質如果在血液中濃度太高,就會引起動脈硬化,導致心腦供血不足。

爲什麽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會升高?

主要原因竟然就在我們的飲食習慣上,吃太多精細糧食,或者加工食品,吃得太少甚至不吃粗糧。

因此,我們有必要適當增加粗糧的占比,控制過于精細的糧食分量。

5、多綠少白延年益壽:

很多人經常說要多吃新鮮蔬菜,但是你知道嗎,即使同樣是蔬菜,它們的營養價值,竟然和顔色深淺有關。

一般來說,顔色越深的蔬菜,維生素和胡蘿蔔素的含量也越高。顔色越淺、甚至是白色的蔬菜,維生素的含量會耕地一些。

因此,按照這個規律,多吃綠色蔬菜,其次是紅黃色的蔬菜,最後菜食白色蔬菜。

綠色的蔬菜,不但富含葉酸和維生素C,同時也富含鈣元素,獨有的葉綠素還有防止癌變的好處。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