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對比理想L9,車架、懸挂、增程器、芯片、智駕全面對比

選車偵探 2024-05-15 18:43:07

理想從ONE到L9,産品變得更加成熟,早期的ONE從借鑒其他品牌車型起步,到L9依舊和一些主流SUV有撇不清的關系,但憑借空氣彈簧、大空間、大彩電和大冰箱等,讓許多用戶喜歡上這款車,那麽相比早期的ONE,L9産品是否更成熟?變化在哪?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底盤懸挂

理想在打造ONE的時候,國內的中型SUV市場一哥就是豐田漢蘭達,許多車型在上市後都要和漢蘭達進行對比,豐田有一句廣告詞,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而理想在打造ONE的時候,就遵循了一個口號:“走豐田的路,讓豐田無路可走”。

沒錯,這款車從底盤結構到懸挂設計,和漢蘭達如出一轍,甚至爲了不改變懸挂的幾何結構,連懸挂的擺臂長度都相同,這意味著後期不用再去多余地調校。理想ONE的懸挂結構爲前麥弗遜後四連杆,是豐田的標准設計,有趣的是,豐田的混動並沒有大電池,而作爲增程車,理想ONE需要大電池,這意味重量要多出不少。

大家都知道,麥弗遜的一大缺點就是橫向支撐能力不足,需要避震去分擔力量,影響轉向精度,越重的車,影響越大。理想ONE的轉向精度和側傾控制都一般,同時很少看到鋁合金材質,比如前懸挂擺臂爲工程塑料+鋼板,其成分是尼龍/玻纖複合材料(PA6+GF50)。後懸主要的下控制臂也是鋼板,但被塗成銀色。

這套設計備受诟病,因此到了理想L9,理想直接向上模仿,車架參考了沃爾沃XC90的設計,懸挂則參考寶馬X7,前方碰撞的傳力路徑從一條變爲兩條,這種設計在前方小面積重疊碰撞中保護能力更足,懸挂則采用前雙叉臂和後五連杆結構,通過叉臂的形式增加橫向支撐度,多了上控制臂,後方的五連杆對輪胎的控制也更充分,但在材料方面依舊以鋼爲主,相比ONE,L9同樣標配連續阻尼控制系統,但多了空氣彈簧,在舒適度方面有所提升。

增程器變化

理想ONE的增程器代號爲DAM12TD,由哈爾濱的東安動力制造,立項時間爲2017年,當時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三缸發動機,各大廠家都以高效和省油爲理由,生産這種低成本的發動機,但由于三缸發動機的穩定性和四缸有差距,隨著市場的成熟,三缸又慢慢被淘汰,但放在理想ONE上,不做驅動,只爲發電,振動雖小,但轉速固定的情況下油耗高。

爲此,理想又找到了四川綿陽的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專門生産增程車的發電機,而新晨動力在2017年獲得了寶馬王子發動機的生産授權,理想L9的L2E15M正是寶馬王子發動機的變體。

熟悉法系車的都知道,標致雪鐵龍被稱爲萬年1.6T,其搭載的正是與寶馬合作開發的王子發動機,最早發布于2006年。新晨動力通過改變發動機的行程,將排量改爲1.5T,熱效率比三缸更高,功率從131馬力增加到154馬力。

動力/續航變化

由于負責驅動的並不是發動機,因此動力的變化主要看電機,One的電機組合爲前100kW+後145kW。L9改爲更大的電機,前面功率130kW,後電機達到200kW,綜合扭矩620Nm,比One增加了90Nm,因此百公裏加速時間縮短到5.3秒(One爲6.7秒)。

配合增加的動力,2024款L9的電池容量要多11.8度,達到52.3度。油箱容量也多了10L,達到65L,整體帶來更長的純電續航和綜合續航。快充時間從30分鍾縮短到25分鍾,同時多了對外放電。

座艙娛樂/智駕變化

L9主要的變化就是增加了二排的吸頂屏和車載冰箱,屏幕尺寸爲15.7寸,坐實了冰箱大彩電的口號,芯片從820A+J6改爲雙8155,到2024款,芯片又升級爲8295P,算力更大,揚聲器數量從12個增加到21個。同時增加了車內香氛裝置。

自動駕駛方面,老款(2022款)的L9配置就超過了One。其搭載的自動駕駛芯片爲雙英偉達Orin X,算力達到508 TOPS。One則爲爲地平線征程3,算力10 TOPS,加上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2022款的L9 MAX輔助駕駛能力更強。而到了2024款L9,自動駕駛配置反而縮水,Pro版本搭載的是地平線征程5芯片,算力爲128TOPS,取消了激光雷達,雖然價格更低,但在內卷的今天,沒有保持原有的配置稍顯遺憾,同樣的配置則留給了Ultra版。

選車偵探觀點:從變化可以看出,在配置上理想L9有著明顯的差異,增加了一些用戶喜愛的裝備,比如香氛、冰箱和大彩電等,同時標配空氣懸挂,當然價格也有差距,起步價從2021款ONE的34.98萬增加到40.98萬,缺點則是依舊沒有走出模仿,核心的底盤懸挂缺乏原創度,當然這也是未來理想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家覺得L9的變化怎麽樣?歡迎討論。

2 阅读:308

選車偵探

簡介:寫有態度的文字,做您的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