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關稅是自揭“遮羞布”?拜登亂了方寸,德、瑞表態:歐盟不跟

大衛聊科技 2024-05-16 13:38:01

近日,美國再次傳來了重磅消息,中國電動汽車、锂電池以及光伏電池等“新三樣”再次遭到了美打壓,尤其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至100%,力度空前!

但看似“嚴厲”打壓的背後,卻暴露了自揭“遮羞布”的真相,很顯然,拜登已經亂了方寸了,就連外媒也紛紛嘲諷,對中國工業的影響非常有限。

具體地,中國電動汽車被加征100%關稅,這意味著,在中國賣10W的車,出口至美國,加上關稅、利潤等,就至少需要賣25W。而價格貴了之後,中國電動汽車就很難在美國市場賣得動,基于此,就能阻止中國電動汽車出海,起到震懾和打壓的作用。

當然,這都是拜登的假象罷了,真實情況是什麽樣子的?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超越日本,中國也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但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僅僅只有1.25萬台,對比551萬台的總出口量,出口美國的汽車數量占比不足0.3%。很顯然,即使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提升至100%,對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事實上,美國進口的電動車中,中國電動車的占比很低,只有2%,而德國電動車占比則達到了22%,韓國、日本的占比分別達到了21%和18%。從這份數據就知道,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另有所圖,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可以確定的是,美方並不是爲了多增加一些稅收收入,其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向其他盟友抛出“信號”,起到羊群效應的作用。這一次對中國電動汽車先發制人,就是在敲打歐洲,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夠跟進,一同圍堵中國電動汽車。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盟似乎並沒有跟進的計劃,尤其德國、瑞典這兩個歐洲國家,已經直接表示,歐盟不跟。從自身利益角度來看,德國、瑞典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很高,站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對立面,是不明智的選擇。還有一點,美加征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對德國等歐洲國家的而影響更大,因爲大部分出口給美國的所謂的“中國電動汽車”,實際上都是寶馬、奔馳等德國汽車品牌在中國制造的汽車!

但話說回來,盡管中國電動汽車目前占據上風,但還是要有危機意識。拜登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要將單邊制裁進行到底,且想要通過施壓的動作,讓歐洲各國也跟進,中國電動汽車需要警示這個“信號”,畢竟美西方的態度總是在變,誰知道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征關稅,美方還已經開啓對第三方國家進口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且歐盟也進行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這幾個動作背後所釋放的危險信號更強,或對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産生更加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和打擊。

總的來說,中國汽車産業已經到了全面崛起的關鍵時期,但爬的越高,風就越大。在面對美方的重拳打壓之下,中國汽車廠商該如何應對,這也是整個中國汽車産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們需要提高危機意識,且加強科技研發,爭取用更強的産品力“打”回去!

0 阅读:717

大衛聊科技

簡介:分享最新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