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曉晖女士,請問北京現代量價齊跌,你可自知失職?

趣車坊 2024-05-09 22:11:55

嘴硬無法解決問題,正視問題、面對問題,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此簡單的道理,北京現代和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晖,竟然至今不明白。

數據顯示,今年1-3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有4.77萬台,沒錯,一個對頭部新勢力來說都堪稱“一塌糊塗”的數字。平均下來,北京現代作爲一個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目前在售産品達到8款的品牌,今年一季度平均月銷不足1.6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在今年年初北京現代稱2023年品牌全年總銷量共計25.7萬台,同比增長達到2.8%,但事實上,巅峰時期也就是2014年,北京現代的年銷量達到了116萬台,即便在2020年,品牌的全年銷量也有50.2萬台。9年的時間,從年銷離120萬台僅有一步之遙,到爲了僅25.7萬台的年銷“歡欣鼓舞”,如此巨大的落差,究竟是品牌戰略失誤,還是領導人帶領不利?

令人感到抓耳撓腮的是,面對幾乎可以用“節節敗退”來形容的市場表現,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晖依舊“穩如泰山”:“穩定在30萬輛的規模,出口能夠達到20萬輛的規模,整個50萬輛規模的企業,我想未來會運營的非常好。”曾經116萬台年銷,如今國內銷量穩定在30萬台就自滿稱“運營的非常好”,落差的背後,究竟是北京現代謙虛保守,還是在不思進取的領導人的帶領下頭也回頭地走在得過且過的錯誤道路上?

更爲致命的是,與銷量一起下跌的,還有北京現代的價格定位。量價齊跌,戚曉晖,你可自知失職?斷臂求生,飲鸩止渴此前在媒體采訪中,戚曉晖曾談到過北京現代有意擺脫“低價”的標簽:“過去北京現代爲什麽會有性價比品牌的印記,更多的是指我們的價格便宜,我們有很多小車是可以用來沖量的,所以這使我們的銷量飛速地提升……因爲我們願意往更高品質的産品以及在智能化方面用力,去提升我們總體的産品力。”

聽起來,砍掉低價小車、提升産品品質向上升級,沒什麽毛病。然而問題並沒有解決,美好的結果也並沒有到來,原因在于,戚曉晖一邊想要帶領北京現代擺脫性價比印記,另一邊卻仍然在走低價路線、走降價求生的老路。

比如,今年年初爲了面對新一輪的“電比油低”的價格競賽,北京現代伊蘭特,也就是比亞迪秦Plus的同級産品,價格去到了7.58萬元。戚曉晖直言:“我們的性價比其實也是非常高的,在年初的時候,比亞迪的秦Plus率先喊出來79800,電比油低。但是我們的伊蘭特是75800,電不比油低……客戶真正去比車,我們價格還是非常有優勢的。”

一旦對手祭出“殺招”,北京現代和戚曉晖便自亂陣腳。性價比標簽,戚曉晖究竟是要,還是不要?您帶領下的北京現代,是否像牆頭草一樣,風往那邊吹便向哪邊倒?如此前後矛盾的言論,是一位掌舵者該有的麽?圍繞降價做文章,如今的北京現代實際上和曾經的模樣別無二致。譬如,今年3月份北京現代推出了2024款索納塔,作爲一款B級車,2024款索納塔的起售價已經來到了13.98萬元,頂配車型售價18.68萬元。令人感到唏噓的是,即便將姿態放得低到了塵埃裏,索納塔的銷量依舊毫無起色。

作爲對比,今年3月份,經銷商價格區間爲24.98—29.56萬元的奔馳C級月銷超過了2萬台。降價求生的確不失爲一招緩兵之計,但對于本就低價的索納塔而言,繼續盲目降價無益與飲鸩止渴。

B級車的受衆極爲關注産品口碑和品牌底蘊,在品質無顛覆性升級、品牌力無本質起色的前提下,盲目將索納塔的售價帶入A級車的區間,只會讓索納塔進一步喪失在受衆心中的吸引力。號稱砍掉低價小車來提升總體産品力,實際上仍舊在降價,那麽請問戚曉晖,砍掉低價小車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麽?是讓北京現代的主流産品逐漸活成低價小車的模樣嗎?

等一等,讓北京現代等來了什麽?成功的品牌各有各的不同,失敗的品牌則大多千篇一律。和衆多在新能源汽車時代遇冷的合資品牌一樣,北京現代不僅走入了降價求生的死循環誤區,更是犯了同樣的大忌——等一等。目前北京現代在售的8款産品中,絕大部分都是“熟面孔”,並不存在一款純粹的、原汁原味的新能源産品。這也就意味著,哪怕是在措施新能源起步時期、騰飛時期後,即便已經被架在了“祖宗之法不得不變”的境地,北京現代仍舊對電動化轉型不思進取、拖沓。

此前北京現代和甯德時代已經就電氣化達成了合作,但合作的成果,並不是能救北京現代于水火的“及時雨”。“上市安排在明年,整個電動化也是從明年開啓”,戚曉晖在媒體采訪中如是說。而2024年,仍舊是北京現代的准備期。另外,戚曉晖表示如今不管是新車上市還是營銷,整個市場是非常亂的,不是上市最好的時機。著實令人汗顔。時機不是等來的,是創造的。妄想借避開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坐收漁翁之利,北京現代有這個實力嗎?究竟是北京現代和戚曉晖太過低估市場變革的速度,還是太過低估對手的拼勁、沖勁?所謂的等一等,背後只是不思進取和失職。

在海外,現代汽車的IONIQ品牌已經在三年間累計銷售了30萬台,在美國更是僅僅屈居特斯拉之後,現代汽車並不是對電動化真的完全不思進取。而在中國市場,知道今年IONIQ 5 N才發布,注意,是發布而非正式上市。“所以未來我們會去做IONIQ 5純電動系列車型的規劃。”時至今日,北京現代和戚曉晖做的仍然不是快速將IONIQ品牌導入中國市場,而是“畫餅”稱未來再進行規劃。很難評價,戚曉晖究竟帶領北京現代做出了何種實質性改變。

寫在最後

燃油車量價齊跌,新能源“等一等”、“再等一等”,在國內市場,北京現代在戚曉晖的帶領下,不能說毫無動作,只能說僅僅是翻了個身、繼續“躺平”。這不是一個曾經年銷116萬的品牌該有的表現,更不是一個掌舵者該有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年,現代汽車集團全球累計銷量有730萬台,連續兩年蟬聯全球銷量第三大汽車集團。在2019年時,現代集團尚且處在全球第五的排位。全球市場,現代汽車集團蒸蒸日上;國內市場,北京現代節節敗退。大相徑庭的遭遇,原因究竟是什麽?是否出在北京現代以及失職的戚曉晖身上?

0 阅读:18

趣車坊

簡介:廢話少說,來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