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群體”的戀愛故事,大家爲什麽愛圍觀?

鏡象娛樂 2024-05-01 23:54:16

鏡象娛樂

文丨栗子酒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就是……你就是我的男朋友了是嗎?”

“好,那我們現在談戀愛了。”

《半熟戀人3》錄制的最後一天,“美夢降霖”以一個深吻的名場面,爲他們的這段旅程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另一邊,真巧CP、近義詞CP也留下了句末的撒糖時刻,一直都有懸念的蘇蘇,則在接到于敬陽的告白後,嘗試著往前邁出一步,她開始覺得,于敬陽帶給她的那些感動裏,還摻著另外的感覺,那種感覺好像是剛萌芽的喜歡……21天的相處似乎太多短暫,從毫無聯系的陌生人到甜度爆表的收官夜,他們12人的感情路牽動著太多人的心。

截至目前,《半熟戀人3》在各大第三方播映平台的熱度榜單上,已有866次上榜,其中,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該節目共計21次位列平台全網正片播放率霸榜TOP1。顯然,《半熟戀人3》的熱度表現不俗,引發的討論也在持續發酵,而在擁擠的戀綜賽道,像這樣的案例實不多見。畢竟在短時間內,能夠讓如此多的觀衆一路追隨、一路見證並不容易,對于其中緣由,直到自己跟著節目更新追到大結局,才終于理解這檔綜藝爲何讓人如此“上頭”。

懸念與共情

描畫群像戀愛圖譜

邵佳榮首次單獨約會輪空時,沒想到王震與巧葳會因爲一次突如其來的“逃跑”,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苗;許莉和江俊霖決定各退一步時,初入小屋的李夢蝶帶來了新的“意料之外”;高頻的一對一約會、長白山集體出行、“冰封小屋”的揭秘時刻等,也在不斷影響著小屋裏每個人的感情走向……

《半熟戀人3》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讓人追得“上頭”,節目提供了太多切口,讓人無意識地代入其中。

和大多戀綜相比,《半熟戀人3》集結了更多的嘉賓,且在嘉賓選擇上,節目關注不同性格的人,巧葳溫柔知性又有些俏皮,大夢熱烈直爽有生命力,蘇蘇內斂安靜,老王幽默風趣,盧嘉俊成熟穩重,小馬陽光帥氣……差異化的半熟群像輻射著多元人群,他們之間的相處也提供了不同的戀愛模型,再加上節目引入當下社會語境中流行的性格測試、情感測試等,人物性格、相處方式等有了更清晰的區隔標簽,幾乎每個觀衆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找到理想型、理想戀愛關系的投射。

在此基礎上,節目不斷抛出的懸念見縫插針。每天的看朋友圈環節、約會“搭子”將如何組隊、嘉賓約會時無意間流露出的小細節可能預示著什麽、“冰封小屋”裏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一點點牽動著觀衆“陷”入其中。

節目裏的情感脈絡交纏,觀衆與觀察團隔空一起消耗腦細胞,猜測著每對CP的發展走向:“他倆也好有CP感”、“他們不會就這麽be了吧”、“這倆好甜啊啊啊”……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也不斷出現相關的話題討論,《半熟戀人3》播出至今,已在全網斬獲2326次熱搜,僅官方短視頻渠道就産出310條播放破百萬的短視頻,從站內到站外持續圍觀之下,有些觀衆“磕”到深處甚至抑制不住想要直奔大結局。

基于對用戶需求的滿足,《半熟戀人3》首次嘗試SVIP排播,開創綜藝會員新模式,並提前一周搶先開啓大結局點映。而大量觀衆被吸引,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們已經成爲節目的一環,深度參與其中。這種參與感不只是基于“磕糖”的過程,更在于“照鏡子”般的情感投射,面對crush內心的悸動、被偏愛的喜悅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抑或是對于相處過程中自然引出的分手後能不能和前任做朋友、異地戀如何更長久等問題,浪漫與現實的碰撞,也讓觀衆不自覺地與之共情。

自我與愛情

總是一體兩面

但愛情與愛情,總是那麽相似又那麽不同。尤其是圍觀半熟人群的戀愛過程,會有一種非常明顯的感受,他們一邊期待愛情,一邊忠于自我。

陳巧葳在來小屋之前,有過一段長達十年的婚姻。在還懵懂的年紀裏,她放棄學業、陷入愛情,但一點點犧牲掉自我並沒有換來長久穩定的家庭,三十歲那年,巧葳恢複了單身。經曆了以青春爲代價的成長,面對新的有好感的對象,她堅定地坦陳自己不會再做任何類似的妥協。

和巧葳一樣,小屋裏的每一個人都經曆過自我與愛情的碰撞,來到半熟的人生階段,他們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成長積澱,對于自己的了解更深入、對于愛情的需求也更明確。觀察室裏,觀察團成員也頻頻産生關于自我與愛情的討論,在杜老師看來,兩者是一體兩面。在一段好的親密關系裏,很多人都能從伴侶身上照見真實的自己。

基于差異化的群體特性,《半熟戀人3》嘗試留出更多空間去塑造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和前兩季節目相比,第三季新增了“冰封故事”的環節,每位嘉賓都在初入小屋時“封存”一段埋藏心底的故事,等著想要深入了解自己的人將其揭開。表面上,這只是拉近彼此距離的一個環節,但更深層地,過往的經曆完善了嘉賓個體的故事線,攤開自我而坦露的真誠,則爲情感的發生創造更多可能性,也讓他們之間的故事更抓人。

在還沒想好如何單獨面對王震時,蘇蘇意外地選擇和江俊霖進行了一場約會,一起玩過高空秋千後,之前交流最少的他們反倒成了“生死之交”;小屋的秋千記錄了很多朋友的對談、一行人也曾在長白山喊話未來等……短時間內收獲的友情同樣動人。本質上,自我的真實流露轉化爲了炙熱的情感,友情如此,愛情亦然。

了解彼此相似的過往之後,王震與巧葳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走出灑滿“粉紅泡泡”的小屋,來到王震生活、工作的地方,兩人一路走走停停,之前在“冰封小屋”的對話再次被提起,他們多了更多坦然和堅定。

于敬陽和蘇蘇雖然沒有那麽順利,但在“冰封故事”之後,兩人一起走在回去的路上,路燈突然熄滅,蘇蘇隨口問起:“燈滅了,還要繼續往前走嗎?”于敬陽接道:“走啊。”一段簡單的對話似乎一語雙關。好像經由這樣一個小小的儀式,揭開的不只有一段塵封的往事,還有冰封起來的自己和一段新關系的可能。

智者入愛河

“允許一切發生”

某種程度上,立體的群像、拉長的故事性爲戀綜的“吸引力法則”添下重要一筆。至少就目前來看,在細分程度不斷加深的戀綜賽道,《半熟戀人3》能夠持續擊中市場,不能完全歸因于市場環境的變化。誠然,隨著社會婚戀觀念愈漸寬容,半熟單身群體越來越大,同齡人更易在垂類內容中找到共鳴或情感想象,但更重要的是,《半熟戀人3》勾勒出帶有群體特質的戀愛過程,節目所聚焦的人群呈現出一種成熟的群體魅力。

淩憶在最開始與小馬接觸時,就更早地抛出一些現實層面的問題,後來兩人關系逐漸親密,淩憶也坦言自己有在兩年內結婚的打算;王震和巧葳的相處過程中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幼稚行爲,但當過于相似的經曆被攤開時,兩人也會因爲擔心重蹈覆轍,而更早地探討未來的規劃;于敬陽、邵佳榮在對待各自心儀的女嘉賓時,都將禮貌的照顧、不過度給對方壓力的分寸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或許,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不會再像初遇愛情時那般,毫無保留地付出,但經由歲月打磨而來的理性,卻教會他們如何有分寸地靠近、甚至體面地離場,正如于敬陽在收到蘇蘇的拒絕信號時說的那樣:“允許一切發生。”從這個角度來說,半熟群體的戀愛觀其實更有利于發展一段健康的親密關系,而這對每一個身處戀愛或期待戀愛的人而言,都有參考價值。

也正因理性時常占據上風,他們偶爾流露出的“非理性的部分”,更顯得熱烈張揚、彌足珍貴。

大夢在得知江俊霖有過婚史後,坦陳自己需要時間消化,後來,她嘗試帶著江俊霖去了自己的家鄉;在遇到小馬之前,淩憶從未有過談“姐弟戀”的打算,但年下弟弟的“直球”和偏愛,讓她打破了原則;巧葳在長白山喊話想要爲愛情再勇敢一次,王震後來成爲打開她勇敢能量的“開關”;于敬陽決定後退一步,但並未走遠的他,反倒等來了蘇蘇的心動時刻……這些“非理性的閃光”,在習慣深思熟慮的成年人世界裏,就像綻放的煙火般耀眼。

來到第21天,小屋故事行至尾聲,有人重新歸于人海,有人開啓了新的人生階段,追得“上頭”的觀衆們意猶未盡。顯然,在對群體需求的深度滿足上,《半熟戀人3》無疑提供了新的戀綜創作範本,一行人短暫的相處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從“全脫産”小屋生活走進現實世界,他們的故事還將繼續,《半熟戀人》也將再起新的篇章。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0 阅读:96

鏡象娛樂

簡介:洞見文娛産業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