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的別克君威已賣不動,12萬元的新索納塔能有戲嗎?

路咖汽車 2024-03-27 11:29:02

這個2024年,經曆淘汰賽的,有車企,有你我。頂住未必是錯誤的選擇,退縮也未必是正確的決定。

截止3月初,科技行業已有141家公司裁員3.4萬人,包括谷歌、微軟、亞馬遜、思科等很多人夢寐以求加入的巨頭。其他行業也是一樣,遊戲領域的U.N裁員約25%,消息公布後股價上漲約5%,EA裁員5%,索尼全球裁員,派拉蒙解雇了 Nickelodeon 的整個 Noggin 團隊,字節跳動旗下的飛書裁員20%。

恢複披露後,新的青年失業率不含在校生16-24歲的爲15.3%,高于其他年齡段低于10%的表現。可見的是,規則和趨勢不同之後,傳統的規則適用度越來越低。

汽車行業自然不能免俗,飛凡被爆預計裁員70%以上,T0級別的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已官宣將裁員7500人。大面上的局面如此,細化下來也是同樣。

比如你我身邊的汽車消費,價格戰如火如荼,燃油車已經初步跌穿底線。別克君威,中國車市裏久負盛名的中級燃油車,2024款的25T 超享版,如今在終端4S店裏裸車價已降到11.98萬元,但整個上汽通用的2月銷量,同比下滑80.2%,1-2月同比下滑59.81%。

美系車退一步,但在同樣價格、同樣市場裏,韓系車選擇的是頂住。

2024年在中國的韓國車,變了一些

3月26日上市之前,其實世人已經預料到,第十一代索納塔在中國的上市,價格會有驚喜,只看驚喜能有多大。早在2月27日,第十一代索納塔就官宣了預售信息,1.5T版本預售15萬元起,2.0T版本預售17萬元起。

而大多數人也都知道,這個價格數字的意思不大,畢竟日産天籁、本田雅閣、大衆帕薩特、邁騰等等的入門版本終端裸車價已經低于相應數字。北京現代的預售動作,更多是試試消費者的意向度,以及放出信號。收集訂單信息、4S店反饋,決定正式指導價的定價下探幅度,而放出的信號則是,針對新能源車的保有和潛在用戶,想要完成搶奪,且這已不止是索納塔一款車的任務,而是北京現代品牌中短期可見的一條明線。

比亞迪在春節假期結束後推出榮耀版後,第一個站出來“對抗”的合資品牌就是北京現代,Flag是油比電強,伊蘭特價格進行下探跟進。而索納塔的預售政策裏,明晃晃的延續著這樣的表現。到了第十一代索納塔正式上市,價格數字和購買政策一出後,油電正式PK的局面初步拉開帷幕。

1.5T+8AT版本指導價13.98萬-16.28萬元,2.0T+8AT版本指導價16.38-18.68萬元,相比預售價的下探爲1萬元。不過,這樣的價格表現相對細分市場來說,只是中上水平。福特蒙迪歐的1.5T終端起步價13.8萬元左右,2.0T終端起步價16.8萬元左右,銷量表現尚可,1月7638輛,2月3381輛,已經是活的還不錯的水平。但,雅閣的終端起步價已經進入13萬元,天籁進入14萬元內,凱美瑞在換代前,跌入15萬元內。所以沒有官方購買政策前,第十一代索納塔在同價位裏面對一種競爭對手時,除了韓系車一直以來的配置完善之外,剩下的優勢只有動力總成,1.5T最大功率170馬力,2.0T最大功率250馬力,再配上8AT,雖然要比君威的9AT少一個檔位,但誰都知道通用系的變速箱調校撐不起賣點。

不過,官方政策一出,戰鬥力開始釋放。3000元抵1萬元購車款,老車置換補貼1萬元,二者相加等于買車最少先降7000元,最多降1.7萬元。3年0息,7年/15萬公裏保修,利息折合最高在9千元附件。也就是說,如果按最省錢的購車方式,就是其大屏上打出的,12萬元起,低配的落地上路價不到13萬元。

而這個價格也就相當于,2年前買了大衆速騰中配的人,如果只考慮代步和性價比的話,相信會有一定的的後悔,最起碼和朋友聊天時,嘴上會有錯過的玩笑。

這個定價和銷售策略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好處,是減輕4S店的壓力。4S店不用爲了完成任務,自己店頭給大幅度優惠來虧本賣車,相應的份額由官方給出,這是2023-2024年業內少數品牌的好做法。而這種模式下,也能一定程度控制住價格體系,甚至是二手車的保值率。

其他産品力部分,車身尺寸長寬高4945*1860*1445/1450mm,軸距2875mm。比漢DM-i整體略小,比凱美瑞略大,和雅閣基本相仿。智能上,全系支持車道保持、主動刹車,除了最低配,其他均爲L2級別自適應續航。常用配置上,全系液晶儀表盤、無鑰匙啓動、遠程控制車輛空調/車窗等功能,全系12.3英寸大屏、LED大燈。次低配的1.5T Pro版本,已經基本上覆蓋全部日常能遇到的場景。

那麽,相比之前中國在售的一系列韓系車,第十一代索納塔的延續是高性價比、配置豐富度、全球驗證過的技術成熟度,做出的突破則是,北京現代的營銷策略上,一個是實質意義上解除了較大的渠道銷售壓力,保證了價格體系的穩定性,另一個則是,它打出的油比電強這一理念,是在吸引消費徘徊人群,8AT的應用和具體的調校,讓1.5T的WLTC油耗壓在6.5L內,2.0T的油耗在7L左右,以及價格上的思考等等。

降價潮會來麽?韓國車在中國爲何還不死心?

而以用戶第一性的角度來看待第十一代索納塔,還有2個關鍵話題,一是它在眼前降價潮裏的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什麽,第二個則是,韓國車在中國車市裏還有多少機會,其長期性如何。

解答這2個問題,並不算很難。

降價潮裏扮演的角色,要看北京現代下一步想要什麽,官方和4S店的動作分別是什麽。

北京現代的下一步,如今還是回暖,至于是否進一步跟進降價潮,當下是必然,但還有一定理性。

以其目前銷量最好的伊蘭特車型爲例,在2022年款時指導價下探至9.98萬元起,4S店終端優惠在2-2.5萬元左右,實際入門版落地裸車價在8-8.5萬元之間。跟進2024年降價潮,官方將其調整至7.48萬元起,這屬于保持相對理性的跟進。至于不太理性的案例,市面上也有很多,如凱迪拉克XT5直接官降10萬元等。

4S店是否跟進降價,這對中級轎車的降價潮是否會進一步發展有比較關鍵的促進作用。簡言之,這之中的邏輯是,如果第十一代索納塔上市後銷量增長較好,官方和4S店再協同給出一定的刺激購買政策,明顯搶奪了日系三大以及其他新能源中級轎車的市場,降價潮就明顯有繼續加大的趨勢。不過,考慮到眼前內需相對不足所引發的價格戰大前提,再考慮到品牌在回暖期相對不會做特別大顛覆性動作的思維慣性,概率上的數字可能性處在中遊水平。

而韓國車在中國車市裏的長期性,這雖然是個更大更複雜的話題,卻也是更實在更有意義的話題。

從長安鈴木退出中國開始至今,如今時間過去6年,伴隨著東風雷諾、廣汽三菱的退市,和汽車市場的競爭烈度進一步提升。每當有企業發生銷量上的動蕩時,輿論場的高頻話題總會是,XX是否退出中國市場。

韓系車在中國車市的轉折點發生在2017年,這之後北京現代曆年的銷量軌迹分別爲:

2016年114萬輛,2017年78.5萬輛,2018年74.6萬輛,2019年70.3萬輛,2020年50.2萬輛,2021年36萬輛,2022年25萬輛,2023年25.7萬輛。

銷量數字上的走勢是,北京現代完成止跌,順帶著在中國累計售出超1200萬輛,很好的吃到了車市增長的紅利。

它的兄弟車企企業,下滑同樣出現在2017年,在中國車市近幾年的軌迹分別爲:

2016年破65萬輛,2017年35.9萬輛,2018年破37萬輛,2019年28.98萬輛,2020年24.93萬輛,2021年16.3萬輛,2022年9.4萬輛,2023年16.6萬輛。

盡管多數人看到的是業績下滑,但多數人沒有明顯留意的是,隨著業績下滑,企業也一如商業規律的在對內減負,如出售工廠、梳理銷售渠道、推出新車型等。現代在2021年將工廠出售給理想汽車,2023年年中,現代汽車CEO張在勳談及中國戰略時,後續繼續關停和出售工廠,目標是以一座工廠完成合理發展。

商業市場的規律從來都是,能否賺錢、母公司是否有錢和技術來應對競爭與反擊,進一步細化到汽車這個領域,還要再加上,能否長期賺錢。畢竟,這不是快銷品,不是軟件公司,而是需要先期就砸下百億元投資,甚至要重整供應鏈體系的重運行,再慢慢收獲回報。

那可以說是,將多數不同領域的高管擺在現代/北京現代CEO位置上時,所作出的選擇都大概率是繼續嘗試,因爲離死局的定義還很遠。還是老話題,現代集團不缺錢、不缺技術,且代表的不止是私人企業,更是韓國汽車工業。

2022-2023年,全球Top3車企,2023年全球銷量超730萬輛,2023年全球營收約合人民幣8750億元,營業利潤約合810億元,淨利潤約合660億元。

如果以企業維度對比,比亞迪集團營收6023億元,汽車及相關産品營收超4834億元,2023年全球銷量302.4萬輛,集團歸母利潤300.4億元。從汽車業務的對比上,全球化、銷量突破、技術布局等方向,韓國車在多板塊值得中國車企研究與學習。除了經營之外,燃油機、變速箱、油電混合動力、插混、氫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維度的積累與進步,韓國車的掌握度也整體更高。

至于退出的話題,近幾年的官方表述和回答都是No。反攻手段是,品牌的高端化,簡單一些可理解爲,減少廉價車的銷量占比,追求主流市場偏高認知的份額(如中級車、緊湊級及以上SUV等),獲得利潤。

當然,除了商業邏輯之外,這背後的思考還有很多。如,《左傳》裏的那句,“小國無罪,恃實其罪”。

現代和起亞以及其旗下的N品牌、捷尼賽思等,代表的不僅是企業自身,更是韓國汽車工業的全部身家。兩國之間的地緣關系等決定了,它和中國車市之間緊密聯系的必然性。

如,2023年12月《韓國經濟日報》發文稱,中國在韓國汽車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韓國進口乘用車占比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車所占比重從2021年的1.2%升至4.3%。數字不大,韓國汽車銷量有極強的本土保護性,由現代起亞吃掉超90%的份額,但趨勢意義不小。

以及,韓國汽車工業協會(KAMA)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在全球8大主要汽車市場中,韓系車所占的市場份額爲7.3%,較2021年的7.7%小幅下滑0.4個百分點,排名第五,低于德日中美。

這之中,除了整車之外,還包括新能源崛起後整個零部件體系的對抗。世界電池看東亞,東亞電池看中國,甯德時代、比亞迪弗迪、中創新航等企業在全球的崛起,吃掉的正是韓國LG化學、三星SDI的份額。

寫在最後

而且,除此之外,這還關于“離開簡單,回來很難”的邏輯。邏輯雖然淺層可見,但不同決策下收獲的結果顯然不同,就比如2023-2024年全球地緣政治巨變之下,車企老板和高管們表示後悔的案例越來越多。

2024年3月19日,法國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接受采訪時:歐洲廠商“需要與中國人合作”,而“完全關閉對華大門,糟糕透頂”。

2024年開年,盡管一方面是反補貼調查,但更多是歐洲汽車行業機構和相關人員來華,研討協同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的話題和動作。以及,奔馳、寶馬、大衆等高管現身討論針對中國電動車稅收等話題。

誰都知道,汽車行業的規律跳脫不了長期主義的規律,優秀的企業可將周期縮短,但即便是余承東、李想,敢喊遙遙領先,500萬元內最好,重新定義1000萬元內等口號。卻不敢立,自己能X年回本,X年賺錢,X年飛升這類的Flag。

8 阅读:5650
评论列表
  • 2024-03-27 22:12

    就君威那外型誰受得了

  • 2024-03-27 19:00

    換了個變速箱,造成的是比上一代閹割了很多配置,起步版本連倒車雷達都沒有了

    小菜鳥影視 回覆: 沐雨晨風
    現在指導價沒優惠呀,十代現在優惠裸車價也到13了
    沐雨晨風 回覆:
    幾百塊的事兒,入門下探了三四萬,這還不香麽
  • 古龍 10
    2024-03-27 22:31

    感覺現代與起亞這2年都沒有新車換代,伊蘭特7萬,名圖8萬8,索12萬內,k3k4K5換代勤之點價格合理,韓系還是死不了!

    沐雨晨風 回覆:
    跟價格沒多大關系[得瑟]
  • 2024-03-27 17:50

    産品質量過硬,價格降到位!不會沒有市場!

  • 2024-03-27 21:43

    頂配版落地高過17個,沒有啥看頭

  • 2024-03-27 15:11

    我是21款君威車主,我非常認同你的現點,如果當時君威改成這樣,我是不會考慮的,確實太醜了!

    hby 回覆:
    21款就很醜了,新款是慘不忍睹,17-19的君威好看
  • 2024-03-28 00:43

    還是多點合資車,我怕沒有合資車了,國産車比合資車還貴[笑著哭]

  • 2024-03-28 11:34

    君威是從2009年的高端硬跌到2023的低端了

  • 2024-03-27 17:37

    馬上終端會有一萬以上的優惠的[得瑟]

  • 2024-03-27 15:41

    我覺得新索納塔的外觀更符合大衆的氣質,而且內飾也更高級

  • 2024-03-28 06:10

    韓國是越來越非主流。

  • 2024-03-27 11:54

    複古風嗎,雅閣已經開了時尚是一種循環

  • 2024-03-28 13:13

    碰撞測試墊底的垃圾貨

  • 2024-03-28 11:32

    都是越改越醜[笑著哭]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