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孫元良兵團本來3個軍,爲何在陳官莊時,只剩2個軍?

新剛讀曆史 2024-02-23 00:00:04

最近研究淮海戰役,發現一個細節,孫元良的16兵團本來是有3個軍的,41、47、99。但是在陳官莊被圍時,只剩41和47兩個軍了,這是怎麽回事呢?

1948年10月29日,徐州劉峙命令孫元良16兵團先行派出一個軍前往蚌埠布防,兵團主力暫時駐紮于商丘,等候命令。

這樣一來,99軍先行一步,到達了蚌埠,也脫離了後來的淮海戰役主要戰區,僥幸逃出生天。

99軍到蚌埠後,李延年的第九綏靖區被整體改編爲第6兵團,99軍被劃入第6兵團序列,當時第6兵團一共4個軍,分別是39、54、96、99,39和54是從塔山那邊海運過來的,剛剛參加完塔山戰役,54軍趕上了塔山戰役,但是39一直在海上,等到上岸時,範漢傑已經被俘了。

孫元良16兵團主力進駐商丘後,原駐防商丘的劉汝明第4綏靖區立即開往淮關,只留下了米文和的181師。

1948年11月2日,徐州劉峙又命令孫元良兵團前往蒙城,擇機作戰。

第二天,孫元良親率41與47兩個軍即刻動身出發,沿著商丘—永城—砀山南下,花了4天時間,于11月6日到達蒙城。

這個時間很巧,因爲淮海戰役就是1948年11月6日正式開始的。

如果孫元良16兵團能一直駐守在蒙城,那整個淮海戰役,國軍也不會陷入如此被動,黃維兵團之所以被包圍在雙堆集,正是因爲蒙城失守,後路被斷,如果當時孫元良兵團2個軍駐防蒙城,黃維兵團就沒有後顧之憂,開足馬力進逼宿縣,是完全有能力奪回宿縣,打通津浦線的。

但是,孫元良兵團並沒有在蒙城久留,11月9日,孫元良接到劉峙的命令,因爲徐州東北方向的第三綏靖區起義了,徐州告急,劉峙要求孫元良立刻動身前往宿縣,守好徐州的後方。

這一個命令直接把孫元良搞無語了,孫元良當時情緒很低落,感到整個戰場的主動權已經丟失了,完全處于被動局面。

但是孫元良還是進行了部署:

1、47A與兵團部直屬部隊沿著蒙城—板橋—趙集—宿縣公路前進;

2、41A沿著蒙城—小澗集—張家集—孫疃集—宿縣公路前進;

11月10日晚,47A與兵團部到達南坪集,但是晚上出現了一個小插曲,47A的一個機槍連被民兵襲擊了,搶走了4挺重機槍。

這一個細節,其實體現出了孫元良兵團的真實戰鬥力,連民兵都打不過,這也預示著,16兵團後來在陳官莊的結局。

11月11日傍晚,孫元良兵團抵達宿縣西關,此時駐守宿縣的的黃百韬7兵團的25軍148師和交警16總隊,當時宿縣的首腦都出城迎接孫元良,因爲2個軍的兵力進駐于此,宿縣有了靠山,基本上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了,除非中野派主力來,不然,很難拿下宿縣。

當天晚上,孫元良視察了宿縣的守備情況,城高池深,而且還有各種野戰工事加持,孫元良很滿意,打算在此常駐。

可惜形勢變化很快,11日晚,劉峙就命令孫元良兵團集體向徐州進發,准備與華野決戰,救援黃百韬。

但是同時,宿縣守備部隊也獲得情報,永城附近出現數萬部隊,正在向東移動,意圖切斷津浦線,包圍徐州,其實這正是老劉率領的中野主力(1、3、4、9縱)。

對于這些情況,整個兵團進行了分析,最優解當然是繼續守宿縣,保證徐州集體的撤退後路,也是保證16兵團自身的撤退後路,一旦戰局急轉直下,16兵團可以立刻撤往蚌埠。

但是最終孫元良還是不敢違抗劉峙的命令,只是說了句:既然劉峙調我們到徐州,就自投羅網吧,反正責任應由劉峙承擔,大家跟著倒黴就是了。

于是,孫元良兵團也失去了唯一的生路,同時,這也是造成了黃維兵團被圍的直接原因,因爲黃維千裏而來就是爲了奪回宿縣的,如果孫元良2個軍堅守宿縣,宿縣是不可能丟失的,真所謂一步臭棋,毀全局,這口鍋,非劉峙莫屬。

2 阅读: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