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北溪爆炸案,西方最好盡快拿出一個說法

絕對軍視 2024-04-28 15:47:55

距離“北溪”管道被炸毀,已經過去了18個月的時間,但關于任何明確的調查結果,至今爲止仍沒有定論。調查沒有結果,也就意味著凶手仍在逍遙法外,因而中方代表選擇主動出擊。在中方引經據典的前提下,西方必須盡快拿出一個說法,否則難以服衆。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一、調查北溪爆炸案,中方主動出擊

近日,在安理會審議“北溪”管道問題時,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發言,再次呼籲盡快啓動聯合國牽頭的國際調查。與此同時,耿爽還直言不諱的表示,自“北溪”管道爆炸至今已經超過了一年半時間,但仍然沒有一個結論,令人感到遺憾。

我們注意到,耿爽這裏用了“感到遺憾”這4個字,這就說明針對調查北溪管道被炸案,中方長期以來都非常關注,態度也十分堅決,但國際社會的表現,顯然令中方感到不滿。

說起“北溪”管道爆炸案,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到了今天仍然沒有查明真相,也就意味著俄羅斯的管道甚至是其他國家的管道,現在乃至未來都一直潛伏著巨大的危機。

(北溪管道)

更重要的是,今後類似的爆炸案可能還會發生,對全球的能源安全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而在去年北溪管道爆炸案發生後,俄羅斯作爲當事國,曾多次提交過相關調查提案,卻每次都被美西方拒之門外。在拒絕俄羅斯參與相關調查的同時,美西方爲了對外表示出其還在調查的樣子,緊接著推出了丹麥、德國和瑞典三個國家進行的國別調查。

值得玩味的是,在這三個國家展開調查後,不僅沒有得出明確的結果,反而是其中兩個國家先後宣布退出調查,“北溪”被炸的熱度,也隨之在慢慢流失。

因此,耿爽隨後在發言中提到,事態發展到今天,令人懷疑反對國際調查可能另有隱情,有力的證據也被掩蓋流失。

(傑弗裏·派亞特)

二、北溪被炸毀,兩大線索指向美國

至于真相究竟是什麽,耿爽並沒有直接下結論。但毫無疑問,事關北溪管道被炸案,美國策劃、乃至直接參與的可能性極高。爲什麽這麽說呢?

首先,是源自于歐洲國家的暗示。在今年2月7日,瑞典政府宣布結束相關調查,結論是瑞典對此案“沒有管轄權”。瑞典檢察官馬茨·永奎斯特表示,瑞典對該事件的經過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繼續調查不是瑞典的任務。

而在此後不久,也就是2月26日,丹麥警方也隨之宣布停止調查,原因是丹麥認定,“北溪”管道是因爲遭到人爲破壞,但評估認爲丹麥沒有充足的依據提起訴訟。

(美俄在液化石油氣項目上的競爭很激烈)

瑞典和丹麥的相繼退出,可能有一種原因,那就是兩國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可能他們不敢說出的線索或證據,使其産生了繼續調查下去的焦慮和擔憂,從而急于宣布退出調查,避免哪天因其而暴露真相,被美國抓住問責。

其次,是依據俄烏沖突爆發後,美俄在液化石油氣項目上的激烈競爭。前不久,美國負責能源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傑弗裏·派亞特表示,美國正努力保證俄羅斯無法發展新的液化天然氣項目。

要知道,俄羅斯之前推動天然氣管道建設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溪”管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北溪管道的炸毀,俄羅斯爲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最終的受益者只有美國。

(北溪管道發生爆炸)

三、中方的話,足以引起重視

但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有多少證據在指向美國,其憑借著輿論優勢,以及各種阻撓做法,時至今日,沒有仍然沒有被坐實其就是制造北溪爆炸案的凶手。

這也就造成了兩大後果,其一,是在國際社會上開了一個很壞的頭,之後但凡兩國發生沖突,其中一方很有可能會將能源項目作爲襲擊目標。其二,是凶手逍遙法外,但俄羅斯作爲不折不扣的受害者,卻始終無法得到真相。

(北溪管道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耿爽最後引用了一句古語,即“亡羊補牢,猶未爲晚”。

這句話的意思,顯然也就是在美西方一個坦白的機會,一個將真相公之于衆的機會。總而言之,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國際和平與安全事務中具有重要的話語權。

這也就意味著,中方代表這次在安理會上的發言,足以引起美西方的重視,事關北溪管道爆炸案,美西方最好盡快拿出一個說法。

0 阅读:181

絕對軍視

簡介:做最好看的軍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