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禁止縣級以上機關借調鄉鎮工作人員

編中人 2024-05-03 08:07:20

借調對基層幹部來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比如市機關找縣機關要人,而縣委常委部門喜歡找鄉鎮、科局等單位要人。

簡單來說,就是工作實在太多,人員永遠不夠用,編制數少于實際人數,可以這麽說,不管哪個機關都覺得自己的人太少。

另外,就是需要專業性的人員,某項工作工作量忽然增大,比如紀委對某領域的查處力度加大,需要有相關經驗的人來幫忙,又如信息化快速發展,需要軟件人才。

以上是借調發生的現實原因,簡單概括一句就是“工作需要”,到哪都是爲了工作。

雖說借調從概念來說,也是可以自上到下的,但下級機關很難向上級單位借人,除非上面有人主動提出,實際上很少發生。

特別是機構改革的持續推進,上級編制將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明確禁止縣城以上機關向鄉鎮借人。

今年的一號文件,依然是幹貨滿滿,直擊基層的痛點堵點,已明確將加大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縣以上機關一般不得從鄉鎮借調工作人員。這對基層是重大的利好。

此文件傳達到基層後,有人反映此舉將堵死基層幹部的上升通道,尤其是對普通科員來說,在以往進入借調單位後,拼命表現自己,“彎腰駝背”去舔任何可舔之人。

不得不說,這些人,尤其是曾借到兩辦、組織部門的科員,有些人被賞識,搭上了領導,從而實現了仕途平台的重用提拔。

可實際上,借調並非都能夠這麽的美好!

大多數人,是被白嫖的,上級單位動不動就打電話找鄉鎮要人,上級單位的一把手可能都不知道借的人是誰,苦活累活在前面等著,借而不調成爲大多數人的宿命。

還有,借調對原單位也是非常地不友好!

因爲能借調的都是常委等強勢部門,鄉鎮的一把手也需要掂量,多數情況不拒絕,鄉鎮的人少了,那麽還在鄉鎮的人工作量就會變大,對單位的怨言也會越來越多。

鄉鎮人員成爲領導個人布局中的一顆“釘子”,除了少數人會逆風翻盤外,很多人都會兩頭爲難,對原單位沒有貢獻,年度考核大多數不會有,而借調單位這個時候又會拿出相關的規定說事:它們管不了。

本來基層就千難萬難,老同志不幹活,人手更加不夠用,此時再抽幾個人去幫上級單位當苦力,剩下的人就更想遠離鄉鎮。

不借鄉鎮,那麽借社區的人總可以吧?

對不起,這個規定實打實的,明文規定:縣級以上單位不得借調社區工作者!

但是鄉鎮或街道還能夠借調社區工作者,只要縣委組織部同意,但事情沒有結束。

因爲上面找下面要人,上面是有對策的。

不給借調的紅頭文件,那就不是借了咯。

實際上不談借調,可以用“跟班學習”“培訓”的名義來達到借調的目的,真心希望縣以上機關提升工作效率,用自己人辦好自己的事情,爲結構改革起到表率作用。

33 阅读:27086
评论列表
  • 文哥 107
    2024-05-03 17:38

    你說了沒用,借調還在繼續

  • 2024-05-03 12:48

    爲啥市級單位可以借調下屬單位人員

      等待 回覆: 回望的瞬間
    其實叫法不一樣,我們這裏叫跟班學習,在上級單位學了兩年了
    回望的瞬間 回覆:
    我們從不借調,只有輪訓[得瑟]
  • 2024-05-03 20:43

    街辦借社區的,不査查

  • 志毅 25
    2024-05-04 00:26

    但是現在有各種專班[得瑟]

  • 2024-05-04 06:50

    很多偏遠鄉鎮沒中小學,肯定就沒人了,在那沒事做。

  • 2024-05-26 09:20

    市級借調縣級,縣級就借調鄉鎮,還要明確禁止市級借調縣級才有效

  • 2024-05-03 23:12

    個人應該幹好本職工作重要。各安其位

編中人

簡介:體制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