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元一幅沒人要的畫,他傾家蕩産賣了9000張,如今價值百億

寶寶說過去 2024-05-17 02:54:38

1983年的一天,在我國曆史博物館內,一個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年輕人正在認真地欣賞著陳列的藝術作品。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偏偏對那些無人問津的畫作生出濃厚的興趣。他甚至不惜花費20萬港幣,一舉買下了被大家視爲“廢紙”的字畫,多達9000多張。

更加讓人無比震撼的是,時隔四十多年,這些畫的價值竟然高達百億元,可謂翻了無數倍,而這也讓曾經的這位買家直接晉升爲超級富豪。

一時之間,羨慕之聲紛至沓來,人們對他既崇拜,也好奇。

那麽,這個頗具慧眼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又是爲何在當年花費巨款購買那麽多字畫呢?

豪擲20萬買“廢紙”

這個人名爲許化遲,是一個在書畫界小有名氣的人,特別是在鑒賞書畫這一領域,他就很有造詣。這爲他積攢了不少名氣。

他喜歡全國各地跑,爲的就是欣賞以及收藏畫作。

1983年,許化遲來到了中國曆史博物館,正在觀賞館內陳列的數不勝數的畫作。而他之所以出現在這裏,也是因爲博物館正在准備售賣一大批畫作。

原來,上個世紀的80年代,全國各地正處于爲了經濟發展而不斷奮鬥的特殊時期,普通老百姓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很不錯了。

而在文化方面的投資以及消費自然就很少,這就導致各地的文化建設也是發展緩慢,甚至博物館維持正常經營都變得舉步維艱。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于無奈的中國曆史博物館也就不得不將畫作進行抛售。盡管此時的字畫不過5塊錢一張,但是依然門可羅雀,無人購買。

但是許化遲不一樣,看到這些畫作,又看了館內所專門設立的外賓接待室,他的內心始終無法保持平靜。他知道自己必須做點什麽,否則,這些畫作就會被一些外國人收入囊中。

可是,即便這些字畫的價格不高,僅僅5塊錢一件,但是數量也都超過了9000件,以他個人的購買力,真的是很難承擔。

他仔細算了算,如果要將這些全部購買下來,那自己就得支付20萬港幣。

雖然知道自己未必可以在短期內想辦法拿到這些錢,但是,他還是決定破釜沉舟,爲此放手一搏。

于是,許化遲先提前交了兩萬元定下字畫以後,就趕緊想辦法去籌錢了。

盡管親朋好友都十分反對,紛紛勸說他放棄這個想法,但他始終不爲所動,竭盡全力地籌錢,借錢。爲了這些字畫,他可以不要顔面。

不過,能借的他也也都苦苦開口了,最終合計在一起,距離目標總額還是相差甚遠。

最後,他甚至忍痛將房産也一並售賣,讓自己落得傾家蕩産的地步。

有人說他已經瘋魔,有人認爲他是傻得冒泡,有人忍不住對他冷嘲熱諷......但他都沒有去理會。他只是慶幸這些字畫終于到了自己的手裏。

這些在外人看來只能當做“廢紙”的東西,許化遲卻如獲珍寶一樣收藏起來。因爲他知道,總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他之所以這麽笃定,並爲之不顧一切,就是因爲他作爲書畫鑒賞家與收藏家而具有的敏銳嗅覺與長遠目光。

而說起他所具有的這些超脫常人的實力,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我國近現代書畫的中流砥柱人物,齊白石。

和齊白石的不解之緣

許化遲和齊白石並無直接關系,而將二人緊密連接到一起的,是許化遲的父親,許麟廬。

許麟廬的畫作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師承何方。許麟廬正是拜師齊白石,而甚至可以說,他是齊白石的關門弟子。

許麟廬雖然出生于經商世家,但是他卻對家裏的生意一點也不感興趣,反而是對畫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小他就特別喜歡畫畫,也在這方面展現出了很強的天賦。

于是,他得以拜師齊白石,而整日裏跟著齊白石學習繪畫。在大師的親自指點之下,許麟廬很快如魚得水,在繪畫的世界中盡情徜徉,也日漸擁有爐火純青的技藝,成爲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

後來,他還開了一家“和平畫店”,其牌匾還是由他的師父齊白石提名的。這家畫店也由此引得文人雅士紛紛前來聚會,這些對藝術頗感興趣的人也就以此爲“據點”,好不熱鬧。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許化遲,自然也就對繪畫生出強烈的熱情與興趣。

許化遲從小就可以欣賞到各種畫作,特別是齊白石的作品,他更是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爲許化遲的父親是齊白石弟子的關系,所以,許化遲擁有將齊白石的作品挂滿屋子的機會。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不僅擁有了很高的藝術造詣以及素養,而且,他的眼光也得到了磨煉。

其實,原本許化遲的父親是想要兒子拜師齊白石的,但是,齊白石的年事已高,也不再適合。所以,許化遲只好另拜了其他名師。

而許化遲的師父也是驚訝地發現,雖然這個弟子的藝術創作能力不錯,但是,相比之下,還是他的藝術鑒賞能力更勝一籌。

繼承了父親畫店的許化遲,靠著他的這種毒辣的藝術眼光,也將這家畫店經營得有聲有色,甚至在整個藝術圈內也變得極爲出名。而面對自己所喜歡,所欣賞的畫作時,他也會義無反顧地購買下來。

爲了更好地將這條藝術之路踐行下去,許化遲後來搬到了香港。因爲相對比內地的文化市場,香港的發展很明顯更加完善一些。

不過,許化遲還是前往我國各地到處跑,爲的就是可以將那些自己所欣賞的作品一一收納起來。不管花費多少,只要是他認爲值得收藏的,那就會付出一切將其收入囊中。

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對藝術的追求十分瘋狂,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會花費20萬港幣購買一堆無人問津的“普通”畫作。

那麽,那些作品真的如此“普通”嗎?爲什麽長著一雙藝術慧眼的許化遲對它們獨有情鍾呢?

百億名畫捐贈給國家

爲了將數千張字畫買下來,許化遲不惜傾家蕩産,傾盡所有,也因此過得很是拮據。雖然其中也有齊白石的一些作品,但是更多的卻是一些從未聽說過的藝術家所創作的。

只是,對于許化遲來說,這些都是珍貴的藝術作品。他也堅信,這些作品最終有一天會迎來“翻身”的機會。

不得不說,許化遲不僅擁有鑒賞藝術的眼光,對于藝術的發展之路也是擁有了絕佳的預判。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文化藝術領域的不斷進步,而繪畫行業更是備受人們的重視,增添了許多生機。

當年許化遲所不惜花費“天價”也要購買下來的作品,也開始徹底提了“身價”。2011年,許化遲將齊白石的一幅作品進行售賣,價格超過4億元。這樣的天價讓人們無不爲之震驚,也羨慕許化遲的眼光的確不容小觑。

曾經破釜沉舟購買下來的這些作品,如今也都漲價無數倍,甚至達到了數百億元。不過,許化遲也並沒有將這些作品進行一一售賣。

許化遲表示,有些作品即便翻倍數十倍,對方給再多的錢,他也是不會售賣的。這個也很好理解,因爲從一開始,他就不是一個“賣畫”的,而是一個藝術家。他更熱衷于講這些作品收藏起來。

而且,他也將許多作品捐贈給了國家美術館。而那些畫作如果用于拍賣,已經不止百億元。特別是館內不少齊白石的作品,就是許化遲捐贈出來的,而且還是他花費5塊錢購買而來。

許化遲對于齊白石的感情很是特殊,也極爲崇拜,所以,他更加願意將這些作品交給國家。在他看來,這些作品只有交給國家,讓更多的人接受藝術的熏陶,才是作品存在的真正價值。

沒有哪一件藝術品是真正屬于某個人的,即便他自己購買了下來,也不是他的私有物。他認爲,這些作品凝聚了無窮的價值,理應進行保護與傳承。

“如果我不慎弄丟,亦或者是弄壞這些藝術作品,那我這一輩子也會愧疚不已!交給國家,我的心裏才踏實!”

許化遲所說的話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很是震撼,一個擁有如此高覺悟的藝術家,也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尊敬的。

許化遲並沒有將自己當做一個“商人”,他之所以會花費巨額財富買下無數藝術作品,最終的目的就是讓這些作品得到良好的保護,繼而進行傳揚下去。這種精神就讓人們不得不敬佩。

結語

40年前,許化遲東拼西湊,甚至不惜賣房,也要買下那些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字畫。如今,這些字畫漲價到百億元,他卻沒有任何猶豫地捐贈給了國家。

從始至終,他對于金錢就並不看重,而更加看重的是這份藝術的追求與傳承。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瘋,但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是一個真正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藝術的人。

正如同他自己所言,這些作品就如同他生命之花,生命之光一般,他對它們的珍惜程度遠超過普通人的想象。而他也深知,只有捐贈給國家,這些藝術作品才可以得到最佳保護,也可以發揚光大,讓更多人欣賞到藝術大家之作。

作者:六月編輯:夜雨聲煩參考文獻:杭州網:《許化遲:沒買過假畫成不了大藏家大鑒賞家》,2012-11-3中國經濟網:《和平藝苑董事長許化遲:別把收藏藝術品當生意》,2011-6-27環球網-最貴中國藝術品!齊白石《山水十二屏》拍出9.315億,2017.12.18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