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適當放寬新國標電動車的重量和尺寸,民衆的呼聲就不會停止

境心說車 2024-05-02 14:58:54

2019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出台,至今已經過去5年,但是老百姓的呼聲始終沒有停止過。新國標出台的宗旨是促使電動車制造企業生産出符合安全規定的電動車。要求電動車駕駛者通過考駕照辦理牌照、爲車輛購買保險、佩戴安全頭盔、安全合法駕駛電動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其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

按照新國標規定48伏電動車屬于電動自行車,不需要駕駛證、可以合法載一名12周歲以下兒童,方便成年人接送孩子上學使用。新規對電動自行車的配置參數作出了如下規定:電池標稱電壓48伏、電機額定功率400瓦、車速達到15公裏/時會發出提示聲、最高車速不能超過25公裏/時、前後輪中心距1.25米、鞍座長度0.35、整車高度1.1米、車把寬度0.45米、不能加裝後視鏡、不能加裝後備箱、整車重量55公斤、必須具備腳踏騎行功能。

民衆呼聲的原因分析:

1.車重限制存在兩個安全隱患:按照新規規定,電動自行車整體重量包含電池不能超過55公斤。如果使用傳統鉛酸蓄電池,車重就超過規定了,只能使用重量是鉛酸蓄電池1/3的锂電池。新規沒出台之前48伏電動車使用的是厚壁鋼管焊接,車架結實堅固耐用。按照新規規定,如果再使用老式厚壁鋼管焊接車架,那麽車重就超標了,生産出來的電動車不符合新規規定,屬于不合格産品無法上電動自行車綠牌,但是按新規規定生産出來的電動自行車,就限重這一塊存在兩個嚴重的安全隱患。

首先說電池新規沒出台之前,48伏電動車普遍采用的是48伏12安或20安的普通鉛酸蓄電池。這種電池質量穩定安全可靠,因爲經曆100多年的發展,其制作的原材料性能穩定,過充過放不存在起火燃燒的情況。但是新規規定實施以後,爲了滿足車重的要求只能使用重量更輕的锂電池。雖然锂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能量密度高、續航裏程遠、支持快充等優點。

但锂電是一種活潑的金屬,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過充過放、電池受到撞擊、電池組進水、私自更改線路、購買到劣質锂電池或者電池保護板出現問題,導致電池短路都存在起火爆燃的安全隱患。自2019年4月15日新規實施以後,因電動自行車造成的火災事故和人員傷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特別是2月23號南京火災,造成15人遇難,44人受傷,其原因就是電動自行車停放處電池起火燃燒,火勢迅速向高處蔓延造成的。

锂電池起火燃燒屬于熱失控,特別是在密閉的環境內,火勢初期使用水滅火劑根本無法將火撲滅,锂電池劇烈燃燒在短時間內會産生很多有毒有害氣體,如果在密閉的空間內,人一旦吸入3~5口,就有可能造成缺氧窒息,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造成窒息而亡。因锂電池造成的火災案例和傷亡人數,在新聞媒體報道中經常能夠看到。

例如2019年5月5號,廣西省桂林雁山區燕山鎮西龍村發生一起火災,共造成5人死亡,事故原因是電動自行車起火引發的。2019年5月5日上海普陀區澳門路335弄小區發生火災共造成5人死亡,事故調查原因系電動自行車锂離子電池充電引發的。類似因電動自行車锂電池造成的火災和人員傷亡經常發生,新聞媒體我們看到的只是簡短的幾行數字,但這背後有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

2020 年,全國總計發生了1.4萬起電動車火災,致使41人喪生;2021年,僅在居住場所發生的電動車火災,就多達16869起,造成57人傷亡;2022年,全國接報的電動車火災達1.8萬起,相比2021年上升 23.4%;2023年,全國接報的電動車火災爲2.1萬起,比2022年增長了17.4%。而這所有火災絕大多數都是使用锂電池造成的,如果繼續使用以前安全性高的鉛酸蓄電池就可以減少悲劇的發生。

第2點就是車架,由于新規嚴格限制車身總重量必須控制在55公斤以內。我們都知道車架是用鋼管焊接的,鐵是一種較重的金屬。新規沒出台之前使用2毫米厚壁鋼管焊接車架,堅固耐用。新規出台以後,如果再使用兩毫米鋼管焊接車架重量就超過規定了,車架只能改用1.2毫米薄壁鋼管來焊接,雖然達到了節省材料的目的,但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薄壁鋼管車架采用氣體保護焊焊接,焊接區域溫度高,焊接接頭附近的金屬經過高溫結構會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爲會産生紋裂,這種裂紋非常細小屏目測很難觀察到。隨著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使用時間的延長,如載物較重或在高低不平的路平上行駛,顛簸導致裂紋慢慢擴大就會出現車架斷裂的情況。這就給每天使用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的寶媽以及老年人帶來危險。

2.不能安裝後視鏡:後視鏡的作用是在車輛需要轉彎或者掉頭的時候,可以通過觀測左右後視鏡查看後方路面上車輛和行人的行駛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駕駛操作。新國標電動車卻不能安裝後視鏡,理由是如果安裝後視鏡整車高度就超過1.1米、車把寬度也超過0.45,這樣生産出來的車輛就不符合規定了,所以不能安裝後視鏡。而如果沒有後視鏡駕駛者在轉彎或者掉頭的時候只能扭頭察看後方路面上的車輛行駛情況,這就導致在轉彎換扭頭的過程中,車輛處于盲駕狀態,極易引發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

3.華而不實的腳蹬子:新規規定48伏電動車屬于電動自行車、60伏電動車屬于輕便摩托車、72伏及以上屬于電動摩托車。這三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有腳蹬子。專家給出的解釋是有腳蹬子可以免去電池沒電推行的煩惱,利用腳蹬助力騎行可以將車輛蹬回家。實際情況是沒電根本蹬不動,即使能蹬得動,還沒有推著走的快。再說在電動車行駛過程中,腳蹬子始終處在轉動的狀態,轉動速度非常快,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打傷腳以及坐在後排座位上的兒童。

4.過斑馬線要推行:按照新規規定電動車過斑馬線必須下車推行,原因是可以避免車輛行駛速度過快與行人發生刮蹭。而實際情況是城市的四岔路口多是交通要道,車來車往人流量大,綠燈只有短短的30秒鍾。現在城市主幹道路面寬闊,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如果騎電動車都下車推行,勢必會造成車輛通行效率下降、造成道路更加擁堵。由于綠燈時間過短,一些推行者在經過馬路中間的時候交通信號燈有可能由綠燈變爲紅燈,這有可能引發與機動車發生碰撞的事故。

其他不合理之處:雖然電動自行車可以合法載一名12周歲以下兒童,如果家中有兩個孩子怎麽辦?那只能再買一輛了,因爲如果載2名幾童就違法了,有可能受到處罰。如果家長一次送一個孩子,來回要兩次,這勢必會耽誤上班時間,早晚來回接送孩子行駛次數多,還有可能與其他車輛發生刮蹭等事故。還有就是由于車重受到限制,電池容量小,新國標電動車只能行駛二三十公裏,無法滿足部分用戶對長途騎行的需求。

規定不放寬帶來的影響:自新規實施以來,因電動自行車造成的火災和人員傷亡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如果不放開這個趨勢會進一步增加,給人民生命財産造成更大威脅,這有可能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恐懼。如果不放開車輛存在的其他安全隱患會增加事故發生概率,比如不能加裝後視鏡,無法采用厚壁鋼管焊接車架,這都會增加用戶在使用電動車的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如果政策不適當放寬,因電動自行車存在的安全隱患,部分用戶會對車輛比如加裝後備箱、去掉腳蹬子、安裝後視鏡、違規載人,這有可能會受到交警的處罰,甚至車輛被暫扣。這會進一步增加人民群衆對新規的不滿,而所有這些都違背了電動車新規推出的宗旨。

適當放寬的好處:如果新規能從底線層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適當放寬新規的規定,不足之處予以改正,提升民衆使用電動車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那麽老百姓肯定會支持的。而老百姓支持也正反映了新規實施的好處,這樣在國家的合法監督管理下,在老百姓的積極配合下,新規能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政策放寬,那麽也更有利于新規的順利展開,才能真正維護道路暢通,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産安全,那麽老百姓肯定會舉雙手支持。

實施放寬政策的建議與考慮因素:需加強安全教育,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識,開展安全性能評估,確保放寬政策,不會對整體安全造成較大影響。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結合安全性能、速度、載重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確保標准科學合理。建立嚴格的車輛檢測制度,確保車輛符合放寬後的標准,加大執法力度,對違規行爲進行教育或適當處罰,完善道路設施,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總結:

電動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在電動車數量增多的同時,因部分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比如闖紅燈、逆行、在機動車道上行駛,與機動車搶道,這增加了交通事故頻發的概率。在這個背景下,國家本著保護人民群衆財産安全,制定了電動車新規。

但是對電動自行車制定的規定存在不合理之處,比如腳蹬子、車身重量限制、不能安裝後視鏡。這就導致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可以通過放寬車身重量限制和車輛高度限制,比如使用更安全的鉛酸電池,避免锂電池爆燃帶來的火災隱患。重量放寬可以使用厚壁鋼管焊接車架,避免薄壁鋼管斷裂存在的安全隱患。

而如果車身尺寸放寬,可以加裝後視鏡,避免駕駛者在轉彎過程中盲駕有可能造成的事故隱患。希望在這些方面國家能聽從民意將政策適當放寬,能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這樣老百姓才願意配合新規規定,駕駛電動車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能夠保持道路暢通、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概率,這些都有利于新規的執行,這樣也能體現新規真正實施所帶來的益處。

1 阅读:115
评论列表
  • 2024-05-02 16:13

    問問騎車人的意見,標准該改改了

  • 2024-05-02 20:58

    不是有電摩了嗎?交保險。養路費辦駕照就能開

境心說車

簡介:專注分享電動車知識與行業資訊